青新時評:青年,要與時代共振

習近平總書記特別重視對青年人價值觀的培養。他多次在與青年學生交流或回信中,分享了自己在梁家河知青時期的艱苦生活和成長曆程,以身示範,勉勵青年人立鴻鵠志,做奮鬥者。無論是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對廣大青年提出的愛國、勵志、求真、力行四點希望,還是紀念五四運動一百週年慶祝大會上要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擔當時代責任、勇於砥礪奮鬥、練就過硬本領、錘鍊品德修為的六點要求,抑或是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的囑託,都寄託了總書記對廣大青年的殷切希望:“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在總書記的號召下,千千萬萬青年扛起了時代重任。“最美奮鬥者”嫦娥團隊平均年齡32.6歲、神舟團隊平均年齡33歲、北斗團隊平均年齡35歲;“石墨烯駕馭者”曹原登上《自然》年度人物榜首時22歲;5G核心技術的研發者申怡飛21歲;在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馳援武漢的“最美逆行者”裡,“90後”“00後”超過1.2萬人,佔整個隊伍的近三分之一。奮戰在全國一線崗位的防疫戰士中,“90後”“00後”同樣佔據了很大比例。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青春答卷。就如90後護士李佳辰給自己媽媽家書中寫的那樣:2003年您參加抗擊“非典”時我還小,但,曾經是你,今天是我。

歷史的江河奔流向前,時代在發展,社會在改變,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能在自己的時代座標上創造新的歷史。從五四運動到南湖紅船,從大慶油田到紅旗渠,從北京奧運到中國“天眼”,處處留下了青年人的身影,但不論時代如何變遷,中國青年向上的蓬勃力量始終不應改變。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站在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歷史交匯期,面對新問題、新挑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青年主動扛起責任與擔當,需要青年人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善於從歷史和文明中汲取精神力量,從勤學與實踐中練就過硬本領,從英雄和楷模身上雕琢品格風範,從謙恭與自省中錘鍊品德修為,堅定不移地做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者、搏擊者和見證者。因時而是,順勢而為,追求有高度、有寬度、有廣度的人生,讓浩然正氣、蓬勃朝氣、堅毅勇氣成為新時代青年最閃亮的標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