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頭條」研學人關注,研學戰“疫”怎樣打

「研學頭條」研學人關注,研學戰“疫”怎樣打

「研學頭條」研學人關注,研學戰“疫”怎樣打


1

研學旅行行業大考

隨著研學旅行被納入中小學教學計劃,研學旅行逐漸成為剛需,未來2-5年研學旅行學校滲透率將會穩步提升,然而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成了2020年飛出的一隻黑天鵝,這隻黑天鵝的出現牽動著億萬同胞的心,同時也讓我們研學人亂了陣腳。毫無疑問這將是研學旅行行業近年來最大的一次考驗。

2020年的春節序幕尚未打開,新型冠狀病毒卻猝不及防的攪亂了普天同慶的氛圍。既此全國的研學機構、各研學基(營)地2020年能維持盈虧平衡已經算是燒了高香,每年從3月到11月,只有8個月的盈利期。在個人看來這次疫情未來大概率按三個階段發展:

疫情爆發期(11月-2月底)

疫情消退期(3月初-5月底)

疫情過後全面恢復期(6月初-12月底)

本來今年過年早,原計劃2月初就能上班開學,現在看來開學遙遙無期,這毋庸置疑。3、4、5月連著三個月預估業務為0,原本每年3月—5月是研學旺季,7月進入全年戶外活動高峰期,按照當前情況,如果5月能夠有效控制,6月緩和一月,7月—11月這5個月,也許還能彌補些損失。12月後天氣轉冷,進入活動淡季。也就是說,這次疫情對研學行業的影響,至少是一年的時間(半年直接影響,半年間接影響),無論營地,還是基地,無論機構,還是個人,或都應該按照這個時間線來做階段性的應急預案和自救規劃。

「研學頭條」研學人關注,研學戰“疫”怎樣打


2

前線急報戰事分析

目前全國部分地區確診人數還在不斷增加,還沒有進入爆發拐點,2月16日鍾南山院士受訪:“目前疫情還存在人傳人現象,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

還有沒有可能進入復發或爆發期,我認為可能性是存在的,需要密切關注,春節假期延長後的復工潮,人員加速流入和聚集!

不管多大的困難,相信政府一定能強力處置。我們以現在和非典時期的中國GDP總量數據做一個對比。2003年非典時期,中國GDP總量12萬億人民幣,但是17年後的今天,中國GDP總量已經100多萬億。也就是說中國現在整體的抗風險能力,已經是當年的近10倍!正是基於此,我堅信的是無論這次的病毒怎麼折騰,都不可能對中國經濟產生動盪性的衝擊,只能是帶來局部的催促,中國經濟本來就處於大調整之中,而這一次事件,將使調整的步伐加速。

在中國教培行業發展史上,有一個經典的案例,是新東方在“非典”時期的遭遇。彼時,面對疫情的新東方,面臨著巨大財務危機,一度瀕臨倒閉。2003年3月,“非典”疫情全面在北京爆發。4月,北京市教委要求培訓機構全面停課。4月30日,已成立十年的北京新東方宣佈,全國的學校全部停課。俞敏洪不得不在一天內,向朋友籌集了2000萬元補上了這個窟窿。2003年4月30日晚上,他和各地新東方學校及公司的領導一一通了電話,討論了5月份之後可能出現的情況和應對策略。大家一致認為,只要保住“新東方”三個字,就保住了新東方的未來。事實如此,5月底,“非典”疫情即將散去,學生又把退的錢交回來了上課,至此,俞敏洪危機解除。新東方至今為止依舊是教育培訓行業的巨頭公司。

時隔17年,在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情下在線教育再站風口,兩次都是教育,由此得出結論,教育風口是不會短暫改變的。所以不要懷疑你的職業!馬太效應,強者愈強,疫情是危機,既是短期的壓力,也是一個行業格局變動的機會。不好的行情讓企業優勝劣汰,挺過去的企業將會拿下更大的市場份額。

「研學頭條」研學人關注,研學戰“疫”怎樣打


3

不急不躁從容應對

一場疫情,雖然給研學行業按下了暫停鍵,但正如某研學人所說:“未來會有新的業務主題,有待開拓的土壤,有新的挑戰,勝利永遠屬於願意擁抱變化,敢於嘗試,願意持續學習的精英們。”所以我們更要抓住這次難得的機會,怎樣才能讓我們挺過此次研學戰“疫”,我有以下五點建議:

一、做一個SWOT分析,讓認知迴歸常識和本質,什麼是你擁有的,什麼是你要的,什麼是你可以放棄的,什麼才是你生意長期發展的核心。(做SWOT分析一定要問的問題,不清楚可以諮詢我)

二、結合SWOT分析優勢,迭代研學課程著力特色化課程,深入研究不斷創新,停止模仿。

三、不可盲目進入線上直播,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勝任主播這一職業,需要明白你代表是你的個人IP,你的IP要力爭成為消費者心智的“默認選項”,在潛意識裡化為標準、化為常識、化為不假思索的選擇。所以學習比什麼都重要!

四、在5G的推動下,這一波疫情和上一波非典的典型不同之處是B端(企業運營)的數據化和在線化,雲計算也會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接受,視頻會議、協同辦公、視頻點播都會較快增長。所以必須學習此類辦公軟件和學習製作剪輯視頻。

五、企業做好現金流規劃和員工薪資安排,運營安排,完善培訓體系,提升員工內核。基(營)地加快基(營)地建設,助力地級市場,共建合作平臺服務地方行業。

「研學頭條」研學人關注,研學戰“疫”怎樣打


4

迴歸當下各司其責

我們當然不希望疫情再次發生。但從歷史發展來看,人類只有摒棄類似於食用野生動物、等一系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擁有健康。讓歐洲死亡近三分之一人口的黑死病,雖然是人類歷史上的巨大災難,然而卻直接推動了醫學的發展,進而帶動科學技術的革新。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我們目前最重要的事是戰勝此次疫情!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不屈不撓的民族。每經歷一次困難,就會堅強一次,成長一次,我們不僅沒有被困難打趴,反而會變的更加強大。這種敢抗爭、不怕輸、不服氣的性格,就是我們的民族精神,這是一個越挫越勇的民族,它的韌性不可小覷。

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


作者: 田萌。研學旅行導師、研學安全管理師、兒童情商訓練師、青少年成長指導師、美國心臟協會國際認證急救員。文章來源於研學頭條,研學頭條帶你發現研學旅行的樂趣,關注研學頭條的那些人和事兒,每天為你獻上研學旅行的最新消息、政策、行業大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