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呂布手下大將,被曹操得到後,卻成了孫權揮之不去的噩夢

本文為原創首作,為你深度解析歷史事件

(一)西漢最牛商人

在漢武帝時期,在雁門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出現了一位叫聶壹的富商,由於當時馬邑屢屢遭匈奴騷擾,聶壹異常憤怒,便想出一條計謀,要誘殺單于。於是聶壹,便聯繫到西漢大臣王恢,獻計:匈奴人貪婪咱西漢的東西,我又是商人,以我為誘餌,假意投降,再以利誘惑匈奴,那麼匈奴單于必會中計。

原是呂布手下大將,被曹操得到後,卻成了孫權揮之不去的噩夢

就這樣聶壹以商人身份,又找到匈奴單于,言稱投降,並要殺掉西漢邊界重鎮馬邑,請匈奴前來助陣。單于驚喜非常,便同意了。漢武帝派出李廣、王恢、韓安國等五位大將,領三十萬大軍,埋伏在馬邑,只等匈奴單于前來,一舉活捉。但哪料,匈奴單于也不是白給的,雖被聶壹誘惑領兵前來,卻格外小心,先派兵抓來一位西漢校尉,親自審問後,頓時大驚,急忙撤兵。這次誘殺匈奴單于的計策失敗了。

以上事件,是發生在公元前134年,史稱"馬邑之謀"。其中,這位以自己為誘餌,誘殺匈奴單于的商人:聶壹,堪稱是西漢最牛商人。在馬邑之謀失敗後,為了避免匈奴的報復,而被迫把姓氏"聶",改為"張",隱姓埋名於歷史的江湖之中……

原是呂布手下大將,被曹操得到後,卻成了孫權揮之不去的噩夢

(二)300多年後,聶家後輩出英豪

一晃300多年過去了,如今已經到了三國時期,公元198年,在白門樓前,呂布五花大綁著,被帶到曹操和劉備面前,此刻的呂布完全失去了威風,被曹操一番調笑後,卻還想投降曹操。

一直未吭聲的劉備終於發話了:曹哥,你咋就忘了,呂布是如何對待丁原和董卓的?都被他咔嚓掉了腦袋!這一句,嚇得曹操立刻殺掉了呂布。在《三國演義》中,此刻的呂布完全瘋了,大罵劉備"大耳賊",怒斥其忘恩負義。幾乎同時,呂布手下大將張遼也被推了過來,不但大罵呂布貪生怕死,且還非常囂張。

原是呂布手下大將,被曹操得到後,卻成了孫權揮之不去的噩夢

曹操指著張遼,說道:"這人好生面善。"張遼大喝:"濮陽城中曾相遇,如何忘卻?"跟著便又說,"可惜當日火不大,不曾燒死你這國賊!"這一句,氣的曹操都要瘋了:"你小子都成我階下囚,還特麼這麼囂張。"提著劍就要殺張遼。幸虧被關羽和劉備勸住。曹操多鬼,立刻轉變畫風,把劍丟在地上,哈哈大笑:"別緊張別緊張,我看場面太壓抑了,就活躍活躍氣氛,我怎麼捨得殺張遼?"然後親手鬆綁,由此張遼跟隨了曹操……

《三國演義》曹操收降張遼,雖寫的很熱鬧,但實則在正史中,就一句話:(張)遼將其眾降,拜中郎將,賜爵關內侯。張遼由此跟隨了曹操,開始縱橫三國江湖。那麼張遼是哪裡人氏呢?

原是呂布手下大將,被曹操得到後,卻成了孫權揮之不去的噩夢

(三)曹操手下的第一敢死隊隊長

史載,正是雁門馬邑人,其先祖便是那位"馬邑之謀"的主角,以自己為誘餌,要誘殺匈奴單于的聶壹。在跟隨了曹操後,其實張遼過得並不怎麼樣,畢竟不是"曹家人",所以曹操更多的是把張遼當成"敢死隊的隊長"使用。比如,在關羽斬顏良的戰鬥中。

史載: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咱中國自古講究排位,所以從這句話中,可以清楚的看出,當時的張遼是在關羽之上,是"敢死隊的正隊長",關羽是副隊長。但關羽卻在此戰後一戰成神。張遼卻成了打醬油的角色了。

原是呂布手下大將,被曹操得到後,卻成了孫權揮之不去的噩夢

所謂是金子終會發光,公元215年,孫權率十萬大軍,東吳名將:呂蒙、甘寧等跟隨,親征合肥,歷史上著名的"合肥之戰"爆發了。當時守合肥的曹軍僅有七千人,三位戰將是:李典、樂進和張遼。面對氣勢洶洶的孫權十萬大軍,全城一片驚恐。幸虧之前曹操留下一"錦囊",三人連忙拆開看去,是一句話:若孫權至者,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城,護軍勿得與戰。即,要是孫權前來,張遼和李典,出去揍他,樂進率領其他人守城,無論外面打成啥養,也不要出城。從曹操的這個"錦囊妙計"中可見,曹操還是把張遼當成"敢死隊長"使用。張遼如何想,不得而知,但第一次以敢死隊隊長身份出現在史冊中時,張遼完全被關羽搶走了風頭,那麼這一次呢?

原是呂布手下大將,被曹操得到後,卻成了孫權揮之不去的噩夢

(四)孫權揮之不去的噩夢

史載:張遼精選出八百敢死隊員,宰牛吃肉,大口喝酒,於當日凌晨,張遼率領這八百曹魏敢死隊,便衝向孫權的大營。那真是虎入羊群般,張遼連殺孫權兩員戰將後,大呼著:擋我張遼者死(大呼自名)!一舉就殺到了孫權的眼前了。嚇得孫權撒丫子,就逃到了一地勢陡峭的高處,估計是手足並用爬上去的。因為隨後,張遼便躍馬而來,卻不能提馬追擊,只能望著上面的孫權,氣得大叫:"你特麼給我下來!"

孫權拿起長矛亂揮舞以防身,當發現張遼帶的人少後,這才緩過神來,指揮人馬圍剿張遼。四方吳兵潮水般湧來,張遼毫無懼色,左右衝鋒,擋著死,避者生,吳兵根本圍不住,便殺出重圍了,卻突然聽到有人高喊:"張將軍,你丟下我們不管了嗎?"

原是呂布手下大將,被曹操得到後,卻成了孫權揮之不去的噩夢

張遼回望,是有些敢死隊員,被吳兵圍困在裡面,絕望中發出的呼救聲。張遼回馬殺回,吳兵驚得四散分開,張遼又救出這些敢死隊員……總之是:(孫)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自旦戰至日中,吳人奪氣……即,孫權十萬大軍,如同擺設,自凌晨打到中午,張遼率眾安然退回,孫權和吳兵卻依然驚魂未定。

原是呂布手下大將,被曹操得到後,卻成了孫權揮之不去的噩夢

這一戰,便是著名的張遼"八百破十萬"又叫"張遼威震逍遙津",自此後吳國凡有小孩子啼哭時,只要大人叫:"張遼來啦!"小孩子立刻就嚇的不哭了。且多年後,曹丕登基,派病重的張遼前來應戰孫權時。孫權都嚇得對手下叫:"兄弟們張遼雖病重,咱還是別惹他,一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啊!"可見,張遼已成了孫權揮之不去的噩夢。

今天的內容就講到這裡, 如有更多觀點,歡迎大家積極分享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