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點模型,改些思維

學點模型,改些思維

​去年,《窮查理寶典》風靡南北,芒格先生說:「要想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你必須擁有多個模型」,但書裡,列出了提綱,卻少了詳敘。

今年,《好好思考》留步案几,作者成甲將思維模型帶進生活,推開了一扇思考的天窗。但個人之上,專業世界,模型何其精彩,我不禁好奇。

直到,《模型思維》橫空出世。

作者斯科特·佩奇來自美國複雜性科學中心聖塔菲研究所,是活躍在一線的科普作者。他在10年裡出版了5本著作,開設了一門受歡迎的模型思維課。這本書是他多年教學經驗的提煉。

得到作者萬維剛評價這本書:「比芒格的模型還要高級,這是正規化思維模型」。


從思維模型到模型思維


什麼是模型?既熟悉,又陌生。

既熟悉,從小到大,學了數學模型、物理模型、生物模型、化學模型…,牛頓爺爺的教誨歷歷在目。

又陌生,學了這麼多,僅是在書本世界中張望,你並不知道如何將這些模型應用在生活。

作者則是另闢蹊徑,穿越基礎學科,研究和日常生活相關的問題。

實力和運氣到底哪個才是成功的關鍵?為什麼異地戀的相聚能夠帶來很大的幸福感?你在團隊中是不是不可替代的那個人?選擇什麼樣的策略才能在遊戲中處於不敗之地?

如果把世界看成黑箱,模型指大腦從輸入到輸出之間的中間黑箱處理過程,幫我們理解世界。

你有沒有覺得,沿著模型的道路,找到正確的問題,就好了,但作者給你當頭棒喝。

不是模型學的不對,而是思維出了問題。

從小到大,學校告訴我們的是一對一邏輯,也就是說一個問題需要一個模型,現實生活則大相徑庭。

作者認為,在給定情況下不僅使用一個模型,而要使用多個模型。面對現實的複雜挑戰,創造一個包容更廣的世界,你需要的不是單個模型,而是多個模型構成的格柵。


左右不再為難


考慮這兩個看似相互矛盾的說法:「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以及「廚子多了煮壞湯」。

誰是誰非?模型來幫忙。

模型是有前提假設的,幫你分辨適用場景。

廚子多,一定有問題麼?大多數好餐館都僱用了不止一名廚師,他們為何並無問題?

關鍵在於這些廚師只用一套菜譜,制訂這個菜譜時,需要大量的廚師各展所長,一旦燃起了灶火,大家按照單一的菜譜行動,於是乎,「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相反,同時按照多份菜譜煮湯,是不可能煮出好湯的,於是乎,「廚子多了煮壞湯」。

菜譜是行動計劃,大多數菜譜都包括一個不可道轉的步驟說明,這些行動的不可逆轉性意味著我們需要一個單一的行動步驟。

相反的語言經常共存,但是相反的定理卻不會出現。給出了不同解釋的模型必定有不同的假設。

模型擁有澄清思想的力量。從模型中得出的推論總是採用條件判斷形式:如果條件 A 成立,那麼可以得出結果 B。我們從經典文獻和偉大思想家的名言中吸取的教訓卻通常不包括任何條件。如果我們試圖依據這種「原則」來生活或管理他人,就肯定會迷失在眾多意思相反的語海洋當中。

當迷惑「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還是「廚子多了燒壞湯」,當左右為難時,你不如想想,模型的條件是什麼,你是否準備了行動計劃。


絕處何患逢生


模型需要學習,但學海無涯,何苦作舟。

你好不好奇,學習有什麼模型?

有人告訴你,要向自己學習,即使事前豬一樣,事後你也是諸葛亮,學會覆盤和反思,也就學會了學習。

這是書中的,強化學習模型:個體會根據一個已採用過的行動或備選方案的獎勵(或收益)是否超過了渴望水平來加大或減少該行動或備選方案的權重。

比如,德魯克推崇的反饋分析法:在你準備做一件事情之前,記錄下你對結果/效果的期望,在事情完成之後,將實際的結果/效果與你的預期進行比較,通過比較,你就會發現什麼事情你可以做好,什麼事情你是做不好的。

從實踐中獲得反饋,從現實中得到調整,你的知識將更穩固,你的行動將更從容。

強化學習有侷限:個體不會增加從未採取過的行動的權重。你的認知邊界在經驗之中,你無法學到原本就不知道的東西,面對未知,你可能無所適從。

追問模型的條件,強化學習假設個體是孤立採取行動的。但是,人們也會通過觀察他人來學習。可以用另一個模型來補強:社會學習模型。

社會學習模型,假設個體能夠觀察到他人的行動和獎勵,這可以加快學習速度。

認知科學家萊夫和溫格在提出,學習不是為了一個象徵性的目標(比如證書),而是為了完成任務。學習是從相對容易、出錯後也不會付出太大代價的技能開始,從邊緣參與到充分參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教”看起來不是最核心的,學徒所學到的不是來自教者的教,而是來自於對他人工作的觀察。

模型擁有修正行動的力量。馬奇特別強調了,別再去尋找什麼最優學習方法了,學習在三個層面同時發生。選擇學習方法,沒有唯一的好方法,在不同階段要不同的聚焦。

只顧向前奔跑,你背後的破綻也會越來越大,但絕處也能逢生。如果行動受阻,你該想想,有沒有多模型,拼出另一方天地。


坐井也要望天


全書介紹了24種模型,壓軸的是:崎嶇景觀模型。

把人生的圖景比喻成山峰,你是不是渴望一步步向上,渴望登上峰頂。

現實的吊櫃之處在於,這座山不是靜態的,你面對的景觀還取決於他人的行為。人和人互相影響是複雜的,但相互作用的結果可能是均衡的,最終,每個參與者都站在局部或全局山峰上。

當我們同時考慮多人參與並且允許相互作用時,就會得到一個具有多個山峰的景觀,也就是「崎嶇景觀」。

學點模型,改些思維

要在崎嶇景觀中找到最優或接近最佳的高峰,需要多樣性和複雜性的方法。用不同的模型就能夠產生多個不同的局部峰值,然後就可以從這些局部峰值中選擇一個最優的。

到年底了,想不想制定明年的目標。什麼樣的目標才是最好的?

有人會援引德魯克的SMART法則,這樣的目標使用時有驅動力,但條條框框讓人望而生畏。也有人提出,用相鄰可能,這是生物演化的模型,從自身出發,一步一步前進,擁抱最多的可能性,但如何衡量,你又陷入了迷茫。

即使你制定了目標,如何判斷自己能否達到。我們忽視未來價值,你要知道時間貼現模型,用模型來還原價值。我們又低估自己的能力,你需要三倍增長模型,來不斷挑戰自己的邊界。

模型擁有創造現實的力量。現實世界少有孤山,有的只是一座一座崎嶇景觀,多模型帶來更多視角,創造更多可能。見得多了,自然望天。


所有模型都是錯誤的


全書開篇,佩奇寫到,所有模型既簡化世界,也要精確定義。

模型簡化了世界,剝離不必要的細節,抽象掉若干現實世界中的因素。模型需要精確定義,通常使用數學公式,而不是文字,需要有一點數學基礎。

通過簡化和精確化,模型重新包裝了現實的舊酒,裝入了“數學”新瓶中。模型可以創造易於處理的空間,讓我們能夠以符合邏輯的方式思考。

邏輯也不是沒有代價的,即使是牛頓提出的那些定律和法則,也只是在特定的條件下成立。所有模型都是簡化的,省略掉了細節。

這就導致模型的第三個共同特徵是:所有模型都是錯誤的。

所有模型都是錯的,這當然是事實。但是,我們不會因這個事實而洩氣。恰恰相反,它會成為我們通過多個模型來追求智慧的動力。通過同時考慮多個模型,我們可以實現多個可能情況的交叉,從而克服單個模型因嚴格而導致的狹隘性。

學習模型,當展開更包納的心態,打開更多樣的視野。


成為模型思考者


這本書,書名直譯是模型思考者( Model Thinker ),這是一種身份,也是看待世界的一條窄縫。

在信息時代,你眼前有很多數據,但往往都只是時間長河上的瞬間或片段的記錄。世界並不是固定不變的,碎片數據不能告訴我們普遍真理。沒有模型,就無法理解這些不斷滑過的數據流。

你要學點模型,這本書是一個完整的工具包,讓模型組成一個群體來幫助我們。

佩奇是個跨學科天才,他在書中給出的模型,涉及各個學科領域,他是如何做到的,模型思維背後的模型是什麼?

你也要練練思維,看看大師如何馭繁如簡。模型就是幫助我們像大師那樣去思考的工具。

你不是鐵匠,手裡拿著錘子,看什麼都像是釘子。擁有模型思維,不簡單看待世界。

你是名劍客,揮舞這把利劍,縱橫江湖揮斥方遒。擁有模型思維,展開嶄新的天地。

只要你願意嘗試成為模型思考者,就肯定能從本書中收穫東西。


學點模型,改些思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