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個池子,全世界的水龍頭都會往這個池子灌水

中國是個池子,全世界的水龍頭都會往這個池子灌水

全球防控疫情的大背景下,關注經濟未來複蘇的家機遇則是投資人不得不重視的焦點,疫情肯定會被控制住,只是時間的問題。然而,疫情控制之後經濟發展的結構、模式以及不同行業領域的生存環境卻變得大不相同,整個世界秩序很可能會因為新冠肺炎而改寫。

我們先不考慮疫情、政治生態,因為哪有更專業的人士去考慮,我們只考慮投資的機遇。探索未來投資機遇最便利的捷徑,就是資本的移動路徑,大寬鬆已經是現實存在的事實,無論美國高達6萬億的刺激,還是日本7萬億的刺激,甚至歐盟的寬鬆,都是前所未有的積極,這可能在人類經濟史上都是少見的激進。

既然是人類歷史上少見的激進,那就意味著隨後而來的財富重新分配的大變局,這些鉅額的寬鬆資金,最終都會通過經濟的形式,被分配到不同人手中,成為個人或者小集體的財富,那麼到底誰能從分一杯羹呢?

至此,我們的立意就很清晰,積極參與這場世紀財富重新分配的活動,儘可能多的為自己爭取一些回來,這是我的觀點也是本文探討的開始,那麼,如何才能搶更多呢?

怎麼才能多給自己弄點錢回來?我覺得需要抓住隨之而來的機會,這個機會來自於疫情過後的市場需求,這是最直接的瓜分財富的方式和手段,只要知道需求何在,錢肯定就在那個地方。

那麼疫情過後,鄙人以為真正的需求不是蘋果手機,也不是華為手機,更不是lv或者古馳那些奢侈品,而是能夠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傳統消費是第一需求。

為何這樣講呢?這一場疫情會讓很多國家、和個人變窮,消費從過去的追求享受變成滿足生存,這是必然的結果。所以,我想傳統的消費領域才是重點,比如醫藥、服裝、食品和飲料等等,能夠保證人們吃穿住的活下去的基本需求才是機遇所在。

世界上能夠滿足傳統需求的國家不多,從應對疫情的過程就可以看出來,巨大如美國,整個口罩也是勞神費力,什麼3d打印傳統縫紉機都上了,結果是啥?45小時整出4個口罩,相對於需求來說這就是個小玩鬧。能夠幾千萬上億向市場提供供給的是中國。同樣的道理,疫情過後的日常需求,和疫情期間的醫療物資相比較,不會那麼集中但是絕對有持續性。出於對生命的珍惜,醫療保健會變的炙手可熱,這次疫情期間暴露的問題就是,誰身體強健抵抗力強,即便是感染了新冠病毒,多吃多喝多拉多睡也能把病毒乾死,這個領域則更突出中醫藥領域,如果一定要說突出的受益領域,沒有哪個領域比中醫藥更受益了,因此,不管是做實業的還是搞投機的,在中醫藥領域下點功夫,這場世紀盛宴你一定是座上賓。

第一階段的需求如果僅限於吃喝拉撒睡的傳統需求的話,那麼進入第二個續階段,就變成重樹世界秩序的行業領域,比如5g,新能源汽車等高科技創新領域就變的異常重要和激烈,也是吸引資金的一塊更大的窪地,想賺的更多風險小的那就是第一階段的傳統消費。如果想賺的快還多的,那就需要承擔更大的風險,只能是高科技創新領域,凡是西方過去壟斷的行業領域都會被打破,都是機遇。

第三個需求就是基礎需求,如果前面二個需求都是直接滿足個人需求的話,那麼第三個機會就是滿足整個經濟復甦時代的基礎需求,也就是包括原材料在內的,諸如強週期所包括的所有門類,用簡單的一句話來概括的話,那就是支撐經濟運行的領域都行。很顯然這一塊的機會就顯得平淡無奇,穩定性非常好,缺乏爆發性,不是很適合投機。

有人可能不贊同我的觀點,認為我的全世界寬鬆肥了中國是一廂情願,那隻能說你沒見識沒高度沒格局沒文化沒思想沒品位。你看看微博,這是一個純本土化的社交平臺,從羅素、明晟進入中國以來,世界投資大佬都紛紛來微博開場子,為什麼呢?

所以,我的觀點:傳統消費+高科技創新+強週期基礎產業=搶錢。

觀點僅供探討交流,歡迎批評指正。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