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好課堂秩序,老師一定要警惕這5大失誤!

1

失誤一:

上課不叫起立


上課喊起立是有必要的。首先,這是一種禮貌,相互尊敬對方。其次,可以迅速讓學生和老師都進入上課的狀態。

上課前,學生往往還沒從休息的十分鐘興奮狀態中靜下心來,所以老師非常有必要做這個常規工作。

2

失誤二:

學生說話時,自己還在講課


當學生上課講話時,老師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學生會認為老師對他們講話是不在意的,是允許的,那麼即使老師聲嘶力竭,也無法控制學生上課時不講話。

所以

當學生講話時,必須立刻停止講課。明確告訴學生,上課不經允許就隨便講話,是絕對不行的。

3

失誤三:

學生屢次違反課堂紀律,

沒有受到及時的教育


課堂上,學生第一次違反紀律,是不知道,老師可以原諒,這是因為老師大度。

學生第二次犯同樣的錯誤,叫做不小心,是學生沒有吸取教訓,老師勉強還可以原諒,這是因為老師寬容。

學生第三次犯同樣的錯誤,那就是故意的!老師是不可以熟視無睹的! 

對三次犯一樣錯誤的同學,一定要聯繫家長進行教育,使他從中吸取教訓,也讓其他同學引以為鑑!

4

失誤四:

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很多嚴重的課堂紀律問題,到最後把學生送進校長辦公室,都是因小事引起,最後激化成了大沖突。本來事情並不大,但是老師卻和學生髮生了語言上的衝突,然後不斷升級,不可收拾。

作為老師,必須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保持清醒的理智,以冷靜的態度來處理學生的錯誤。如果一個老師經常為一件小事,便表現出怒不可遏的樣子,反而會降低自己的威信,惡化師生關係,影響課堂管理。

老師首先要密切監控學生的行為表現,來回在教室走動,對問題的發生要有一定的預見性。要以不太引人注意的方式處理學生一般的行為問題,避免其他學生受到干擾。

5

失誤五:

沒有制定課堂規則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許多學生如果不知道課堂規則,就不清楚什麼行為是不應該在課堂上出現的,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違紀,為什麼要受罰,所以當老師處罰他們的違紀行為時,會感到茫然,甚至牴觸。

要管理好課堂,一定要為學生制定一套指導他們課堂行為的規則。

制定課堂規則的目的:防止師生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對正當課堂行為進行維持和強化;及時對不當或違規課堂行為進行矯正。

在制定課堂規則時,要引導學生討論為什麼要制定課堂規則,課堂規則的重要性等,使學生產生歸屬感。

要和學生討論這些規則背後的道理,確保他們對之有真正的理解,認識到每條規則的必要性。每條規則不能長,通常涉及到集中注意力、尊重他人、保持安靜、帶齊學習用具、完成家庭作業等。

研究顯示,課堂上用於教學時間比例最高、用於處理紀律問題的時間比例最少的老師,在新學年的前兩週花在教學生紀律規則、程序、標準和要求上的時間最長。

規則不僅僅是用來約束人的,設計合理的規則對學生的課堂行為有指導作用,對於師生間的互動與教學是必不可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