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揭示了婚姻生活中的三個真相

《浮生六記》前兩章呈現給我們的是沈復和芸娘詩情畫意、恩愛有趣的神仙生活,但是第三章《坎坷記愁》,卻一下子把我們拉回到了窮困潦倒、妻死子散的殘酷現實。

沈復給了芸娘最深的愛,卻缺乏責任感,整日吟詩作畫不會賺錢養家,芸娘病了沒錢醫治,子女生活沒錢貼補,最後妻死子散孤苦無依。

芸娘雖有百般好,卻失了公婆歡心,被公婆趕出家門。芸娘勤儉持家,病中還繡經書補貼家用,病痛折磨得她形銷骨立,40歲就香消玉損。

讓人不禁感嘆:再美的愛情,也經不起現實的摧殘。

愛情不能當飯吃,這話糙理不糙。沒有面包的愛情,確實很難長久。

《浮生六記》揭示了婚姻生活中的三個真相

1.婚姻生活中,一定要有生活保障

沈復對芸娘縱有百般好,卻沒有承擔起養家的責任,只寄情於書畫和山水。

沈復父親病中讓沈復拜師學做幕僚,好繼承父親的事業養家餬口,可沈復卻說這是他拋下讀書,浪遊的開始。

你可曾想到沈復當幕僚、遊宦三十年,只有四川、重慶和雲南沒有去過。哪怕是在交通四方八達的當今社會,也有很多人一生都不曾遊歷過這麼多地方。

沈復到處遊山玩水,卻沒有一份長久賺錢的工作。他見識了官場的醜惡,就不再做幕僚改做生意。但不到一年,就賠得一塌糊塗,又不得已重操舊業,後來乾脆閒居在家。

沈復妹夫勸沈復一起去廣州做生意,芸娘也說與其整天為茶米油鹽發愁只寄情於書畫,不如去掙一些錢回來一勞永逸。可是,跟著沈復這樣沒有賺錢能力的男人,哪有一勞永逸的生活?

沈復一路遊山玩水到了廣州,不到十天就賣完了自己所帶的貨物,卻在廣州待了四個月。沈復在書中沒有提到賺了多少錢,但四個月大概花了百來兩銀子,也沒有提還做了什麼營生,只寫了他在廣州的遊玩還有他和妓女喜兒的情事。

《浮生六記》揭示了婚姻生活中的三個真相

沈復的妹夫再去廣州從商,沈復的父親卻不準沈復再去,可見沈復的廣州之行也沒發什麼財。就算沈復掙了些錢,也被他花得差不多了,要不然日子怎麼越過越窮呢。

後來,沈復多年都沒有工作的機會,在家邊開了個書畫鋪,可是三天的收入還不夠一天的花銷,生活困苦不堪。因為貧寒,女兒典當簪釵衣物貼補家用,兒子冬季沒外出讀書也沒有禦寒的衣服,芸娘也不再請醫問藥。

俗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雖然沈復和芸娘也曾把布衣菜飯的生活過了詩,可是終究因為沒錢而落得個妻子早亡、子女離散的悲慘下場。

高曉松在《奇葩說》裡曾說過一句話:“過去我花錢從不眨眼睛,現在不行了,得精打細算養家餬口了。為人夫就要盡一個丈夫的責任,任何男人都不能以任何藉口逃脫,儘管你是藝術家,但你首先是個有家庭有老婆的人。”

在婚姻生活中,男人要有賺錢的能力要能撐起一個家,而且賺的錢應該首先用了滿足家庭的生活需要,保證家人衣食無憂之後才能考慮個人的需要。

有了物質基礎、生活保障,才有了幸福婚姻的基石。如果沒有這些堅固的基石,婚姻的大廈就會在風雨中飄搖,早晚會轟然倒塌。

《浮生六記》揭示了婚姻生活中的三個真相

2.婚姻生活中,好的陪伴和好的生活缺一不可

沈復和芸娘一起吟詩作詩、談古論史,還一起製作盆景、插花焚香,可謂相知相伴,相濡以沫。

後來,芸娘因代寫家書遭公公誤會責備,又因幫公公納妾失了婆婆歡心,最後公公誤會芸娘揹著丈夫借債,又讒言誹謗小叔,還說了悖逆荒謬的話,趕芸娘出家門。

沈復知道其中原委,甘願陪芸娘離家別居。離開家後的日子更加貧寒,寄人籬下,借錢度日,即使如此,沈復也不離不棄,陪伴在芸娘身邊。

兩年後,公公知曉了事情原委,知道錯怪了芸娘,才讓他們重新住回舊宅。不管是離家別居還是住在舊宅,沈復一直陪伴著芸娘,給了芸娘最長情的告白。

芸娘曾主動幫沈復納妾卻沒成,沈復也曾有過和妓女喜兒短暫的情事,但終究和芸娘結婚23年,沈復不曾納過妾,守著芸娘一個人。這在那個三妻四妾的封建社會實屬少見。

陪伴是最好的愛,沈復給了芸娘最好的陪伴,卻沒有給芸娘衣食無憂的生活,如果沈復能賺錢能養家,沈復和芸娘一定能幸福得更長久。

《浮生六記》揭示了婚姻生活中的三個真相

曾經看過一對殘疾夫妻的勵志故事,丈夫李宏偉身高只有1.26米,妻子張麗麗也是侏儒。李宏偉並沒有因為殘疾而放棄努力,他學習修車,開了一個電動自行車修配店,為了不被社會淘汰還在學習新能源自行車的維修。

丈夫換零件測電壓,妻子就招呼客人打下手,倆人一起把修車店經營得很好,小日子也過著有聲有色,還生了一個健康正常的兒子。

李宏偉雖然殘疾卻不斷修煉自己的賺錢能力,夫妻二人互相陪伴共同努力,才有了夢寐以求的小日子。

真正長久幸福的婚姻應該是既要有好的陪伴,也要有好的生活,兩者缺一不可。

有人把夫妻之間一起過日子比喻成一雙筷子,一是生活的酸甜苦辣要一起品嚐,二是不管什麼時候都在一起。

在婚姻生活中,夫妻倆要過成一雙筷子,你不離開我,我不離開你,一直陪伴在一起。同時,夫妻雙方還要共同承擔起養家的責任,長久幸福的婚姻一定是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的。

《浮生六記》揭示了婚姻生活中的三個真相

3.婚姻生活中,懂比愛更重要

群裡有個書友吐槽:隔離在家,她空閒時候就戴著耳機聽書或參加線上課,今天她老公跟她說話,她沒聽到,她老公就衝她大吼,說她聽那些書上那些課有什麼用,還不如去研究菜譜。

這個書友說她老公自己不求上進也就算了,她也沒指望老公做出啥改變,但她想提升一下自己,老公不但不理解還反對,認為她是浪費時間,實在是委屈。

其實,婚姻生活中的許多不愉快,往往是因為“不懂得”。

沈復和芸娘結婚二十三年,時間越久,感情越好,這不只是因為他們彼此深愛,還因為他們互相懂得。沈復曾說對芸娘使個眼色,芸娘就能心領神會。

沈復懂芸娘恭敬多禮,於是他也學芸娘把“豈敢”、“得罪”當成了口頭禪。

沈復懂芸娘嚮往自由,讓芸娘女扮男裝同去廟會,帶芸娘去遊太湖見天地之寬廣。

沈復懂芸娘與人無爭,芸娘被公婆誤會趕出家門後,就陪她一同離家別居。

芸娘懂沈復熱情好客,每次都準備好茶酒款待,從不破壞他們品詩論畫的雅興。

芸娘懂沈復愛花成癖,就撿花石和沈復一起裝點盆景,製作昆蟲標本裝飾花草。

芸娘懂沈復討厭官場,幕僚不願做生意也做不好,所以由他閒居在家寄情於書畫。

《浮生六記》揭示了婚姻生活中的三個真相

沈復和芸孃的婚姻生活,處處都蘊含著一個“懂”字。而在婚姻生活中,懂比愛更重要。

作家蘇芩曾說:“懂你的人,會用你所需要的方式去愛你;不懂你的人,會用他所需要的方式去愛你。”

因為互相懂得,所以彼此接納,我知道你的好,也接納你的不好。

因為互相懂得,所以彼此成全,支持你的喜好,成全你做你自己。


幸福的婚姻,離不開夫妻之間不離不棄的陪伴,更離不開物質基礎和生活保障。只有當夫妻二人有足以支撐起婚姻生活的能力時,婚姻才能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幸福的婚姻,需要用心經營,需要彼此理解和尊重,需要相互懂得和成全。

佛說:婚姻其實是一場修行。《浮生六記》是一本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完成這場修行的書。


我是東吉,兩個男孩的職場媽媽,讀書平臺簽約作者,喜歡閱讀和寫作,希望通過書籍和文字遇見你,遇見這世間美好的一切,歡迎點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