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到底是不是个孝子,连他的邻居都看不下去了

介子推到底是不是个孝子,连他的邻居都看不下去了

介子推跟随晋文公重耳,流落诸侯国近20年,在回到晋国以后,不想到朝中为官,便隐居在乡野之中。可是作为重耳的忠实跟随者,介子推曾经割了自己的大腿肉,来给晋文公饱腹,如此虽算不得多大功劳,却也应该受到封赏,毕竟就连重耳身边的奴婢们,多多少少都受到了赏赐。

然而等到尘埃落定,晋文公封赏大大小小的功臣,却唯独忘记了封赏这个介子推。而介子推却也自得其乐,根本不以为然,就算是饿得上顿不接下顿,他完全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整天在山中找些野物,编些草履,在市集上卖了,聊以度日。

这也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只要是离群索居,吟诗作赋,居住在高山大川中的人,就算没多少功绩,也被当做高人,受到世人的尊崇。后来有唐一代的“钟南捷径”便被有心之人所利用,便是这种糟粕的弊端。其实介子推在史书中,除了跟随重耳,重耳饥饿之时,割了自己的肉给重耳吃以外,并无其他的功劳,更没有所谓的才华之说。

而介子推此人呢,恐怕并非是个孝子。在他家中,尚且有个年老的母亲,古往今来,功成名就而后,多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最好的办法就是可以朝中为官膝前尽孝,尽可能让自己的父母可以吃好喝好。

介子推既然有机会进入重耳身边,就代表着可以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就算是再怎么想当个世外高人,也得先尽孝,况且来说介子推并不是什么名门之家,更不是什么权臣,却不愿意降下身段,他的个人意志凌驾于亲情之上,连自己的老母亲也吃不好喝不好,整天想的就是隐居隐居,果然只是个自私之人。

当时介子推有个邻居,叫解张的,见母子俩生活困苦,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便跑到晋文公面前去反映情况,这个人算是祖坟上冒了青烟,可能也是善有善报,对介子推起了怜悯之心,便被晋文公委任为下大夫。而介子推却是被烧死在绵山之上,保全了其所为高士的风范,然而他的老母亲,跟着他倒霉,也是被烧死在山上了。生子如此,人生之大不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