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不允許和英國通商到底對不對

其實乾隆不允許天朝跟英國通商,也是相當有好處的,看看乾隆讓使者帶給英王說的這句:“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乾隆不允許和英國通商到底對不對


雖說,這有點誇大其詞的一面,但想想其實還是蠻符合當時國情的。鴉片戰爭前的中國,實際上就是一個完全自給自足的國家。而所謂的貿易需要,實際上更多是英國對我們的貨物需要,英國對華貿易,自然也就是一廂情願罷了。

乾隆不允許和英國通商到底對不對


再說,英國之所以大肆鼓吹貿易,更多是“無利不起早”,從貿易中賺取利潤。用今天的話來說,他們其實就是想當中間商,從中賺差價而已。此外,中國的基礎經濟當時仍舊是處於封建時代的農業,而不是英國人更擅長的資本主義商業和工業。如果開放英國通商之後,當時的中國很可能變成如今的印度,成為一個專門為英國提供物產的原產地,賺的錢也是英國,而不是咱們。

乾隆不允許和英國通商到底對不對


雖然從某種層面來看,允許和英國通商,有利於國家開放進步,但影響有限。總體上其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滿清閉關鎖國,封建愚昧現狀,因為現狀是由當時國家的統治制度導致的,假如重返歷史,開通也未必是大家預想那麼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