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考釋》的書法藝術

研究古文字的書籍,一般都不用排版的方式印刷,而是手寫。手寫的字,大多隻具表達文義的作用,但有的還兼具備書法欣賞的功能。王國維的書《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考釋》就是這種手寫的書,其手寫的文字,除具表達文義的作用外外,尚有書法欣賞功能,請看圖1。

《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考釋》的書法藝術

圖1

該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是圖版,題名“姬佛陀類次”;第二部分《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考釋》是對圖版中甲骨文字的考釋,題名“海寧王國維”。圖1就是考釋部分的開頭之處。這何異於小楷範本。早就聽說王國維的學問很大,看到此書手寫文字的高超書法藝術,更增加了對此人的崇拜。他的這本書是何時何處寫的?他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靜安,號觀堂。1911年發生辛亥革命,靜安先生同羅振玉一起避居日本。1916年,應上海著名猶太富商哈同之聘,返滬主持《學術叢編》。並繼續從事甲骨文、考古學研究。1917年底,北京大學蔡元培托馬衡與王國維聯繫,欲聘其往北大任教。經與羅振玉商量,1918年給予回絕,並任倉聖明智大學經學教授,撰《經學概論講義》。哈同的一座私產愛儷園,當時一般稱其為哈同花園,是上海的充滿詭奇和神秘色彩的近代“大觀園”。大管家姬覺彌(我不知道《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圖版,題姬佛陀類次,姬佛陀是否就是姬覺彌?不過在《愛儷園夢影錄》中,據李恩績親見,是王國維自己類次的)在園子裡開辦倉聖明智大學和女學,還有廣倉學宭、廣倉學文會、廣倉學古物陳列會等,並印刷《廣倉學會雜誌》。廣倉學宭的主要成員就包括當時已為學界所熟知的王靜安先生。從《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考釋》一書序言的末款來看,“戩壽堂”就在愛儷園之內。愛儷園所藏甲骨,對於靜安先生的古文字研究,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是書作於王氏居愛儷園期間,具體為1917年,時年41歲。

李恩績著《愛儷園夢影錄》一書中對王靜安先生的描述是這樣的:

一個不很高大的身材,面孔也瘦小,牙齒有點獠在外面。常穿著當時通行的法布袍子,羅緞短袖馬褂。後面拖了一條短辮子。冬天他戴上一個瓜皮帽子,或者穿上羊皮袍子。但他沒有比羊皮更高貴的皮衣。他的衣式不很時式,也不很古板,但很整潔。他的近視眼鏡是新式的。他也會抽香菸。總之他的物質生活,是很隨隨便便,決沒有一點遺老或者名流的氣味。看去有點像舊式商店裡的小夥計。

李恩績的書中對王靜安先生的為人也有描寫:

他對人不很會講應酬話,更不會客氣。假使有人請他看一件古銅器,他看了假使說是“靠不住的”,那個人無論找出一些這樣真實證據的話來,例如色澤的如何古雅,青綠的如何瑩澈,文字的如何精緻,什麼書上有類似的著錄。將這些話提供給他參考,再請他仔細看一下。他看了以後,依然是“靠不住的”四個字答覆,也不附和人,也不和人駁難。

有時姬覺彌要和他解決一個字義,他只嘻嘻的一笑,或者有機會更跑遠一點。他感到和這位“小學大師”學問的途徑有點不同,所以不肯多非難,免得引起無聊的誤會。

他的這種嚴謹、認真和不肯附和於人的治學態度,也影響到他的教學。王靜安先生剛從東洋回來,在尚未開始編書之前,請他在學校裡上課。因為他不肯高談闊論,也做不出噱頭來,所以不大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作為對比,倉聖明智大學有位鄭琴師,這位琴師技法一般卻頗喜講琴理,雖然是極普通的琴理,“出於鄭琴師之口,入於姬覺彌之耳,似乎比康德從‘實理批判’發展到‘純理批判’,還奧妙十倍。”園中還有一位綽號“大藏經”的紹興師爺,“大藏經”喜歡吹牛,常把《洗冤錄》上的事情,說成是自己經辦的案件,還自吹十三經二十四史諸子百家皆在腹中。但是大家卻記得他做過一首沒有成篇的祝壽詩,他這首詩雖然僅僅做了一聯,卻還有人傳誦。因為羅迦陵(哈同的妻子)是七月初七生日,他這一聯詩正是描寫七夕的景緻。詩句是:“天上鵲橋銀漢白,人間馬路電燈紅。”而詩句沒有完篇的原因是,他的同事們未免“少見多怪”,聽到“馬路電燈紅”,忍不住鬨堂大笑。於是他的詩興再也鼓不起來了,所以沒有完篇。

瞭解過王先生的為人處事,再回到圖1上來。這裡考釋了兩片甲骨。所謂考釋,就是有考有釋。釋就是把甲骨文用現行文字翻譯出來,考就是作種種的說明與考證、論證。第一片有釋無考,第二片有考有釋,先釋後考。被考釋的兩片甲骨見圖2。

《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考釋》的書法藝術

圖2甲骨拓片

印在該書圖版部分的拓片,似乎不太清楚,現從《甲骨文合集》中,提取出相同的兩片(32120、34187片)並列在一起。這兩片甲骨,王先生只釋出了其中的主要文字,邊邊角角還有少量的字與符號。在胡厚宣主編的《甲骨文合集釋文》中,對於這些都一一釋出。

《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考釋》的書法藝術

兩片中的幾個“三”字,是兆序,先刻上去的。同後刻的卜辭文字內容無關。

我們現在再看圖3,

《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考釋》的書法藝術

圖3 選字

這是從圖1中選出的幾個字,略事放大,作了反色處理。我們看,像不像字帖?再細觀其用筆。“六”字的橫筆,起筆筆鋒在藏露之間,下筆本不重,稍作運行又輕輕提起,使筆畫欲斷還連,到了末端,重按,做了運毫的動作再回鋒收筆。使這一橫首尾的粗細和藏露產生強烈對比。“土”字的下橫也有此類對比,但含蓄得多。“九”字的折筆,彎折處的“肩膀頭”堅實有力。末端的鉤似顏魯公。“牛”字豎筆末處懸針,“卜”字之豎為垂露。“辭”字中之倒三角的折筆,其起筆為橫,此小橫細、潤、勁,惹人喜愛。其右邊的“辛”上點圓潤,下豎由於是全字的結束之筆,稍作粗壯處理。“春”字的“日”開口秀氣,內小橫不滿。全字的末筆,捺畫含蓄。較之“春”字,“秋”字的捺開張,但不是怒張。不過其位置再高一點的話,可能會更好。

這些字是在什麼環境下寫成的呢?他不是在有意進行書法創作那種只寫少字數的書法作品,而是在寫一整部書啊。這就是說,他的書法功底已經內化到他的綜合素質裡面去了。我們看到的這些精彩的作品,不是他刻意表現出來的,而是自然流露的結晶。我們讀王先生的書,既能增長甲骨文知識,又能欣賞到賞心悅目的書法,我們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