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晉南獨特民居——地窨院

虞國故里,在平陸張店鎮。下高速,鎮街北行兩百米,右側坡下有牌:地窨院旅遊點。附有電話。

探訪晉南獨特民居——地窨院

地窨院是晉南獨特民居,主要分佈在平陸張店一帶,也是我此次尋訪內容之一。下坡,無明顯入口。打個電話過去,幾分鐘後,一老者從外騎車而來。老者名王守賢,今年七十一歲,在鎮上開獸醫店,戴副眼鏡,斯斯文文。寒暄畢,王老拿出鑰匙,從一處不起眼的地方開門進去,走一段幽暗隧道,向下拐個彎,豁然開朗。這是個地下四合院,中間天井,地面鋪磚,像口大旱井。四面黃土壁,每面各兩個拱型門,共八孔窯洞。

探訪晉南獨特民居——地窨院

站在這口“大旱井”中,首先想到兩個成語:坐井觀天,井底之蛙。觀天,天非圓,乃是方的,變異形了;環顧四周高高黃土壁,又有種壓抑壓迫感撲面而來,如只無奈無助可憐蛙。

王老像洞悉我心思,告我,地窨院並非你想象的不堪呀,其實好處多著呢!冬暖夏涼啊,防風沙啊,防盜匪啊,就地取材啊,如數家珍。仔細想想,還真是,冬天風沙刮不進,夏天烈日曬不到,是個大空調;外面看不見,入口又隱蔽,以前不太平,若盜賊光顧,門都沒有,像個保險箱;黃土高原特產是黃土,地窨院建設因地制宜,先往地下挖院子,再往四面挖窯洞,省了磚瓦,富人挖個奢華,窮人挖個簡陋,因戶而異,各取其需。

探訪晉南獨特民居——地窨院

想不到,地窨院竟有諸般好處。存在即合理,有道理的。地窨院,就是當地自然與社會環境的產物。想起我們老祖宗,也曾挖洞穴居過,這兩者,是否存在一種生存質量不斷遞進的傳承關係呢?看來,這井底之蛙,是隻幸福蛙了。

王老接著說,惜如此好東西,現存不多了。以前全縣有一萬多座,如今只剩幾百座,有的竟成了垃圾坑。特別是年輕人,都喜住地上,因地窨院雖好,畢竟有些不方便。王老有三個兒子,都已成家立業,不願住,搬了出去,去年老伴去世,現在這麼大個地窨院,只剩他一人住。他嘆口氣,他當地窨院是個寶,可年輕人卻當棵草。可他不想搬,他對地窨院有感情。這座乾隆時造的地窨院,已經繁衍了十幾代人。朽朽老宅,於他而言,卻是無比鮮活,到處有著生命的氣息。他將守護她,直至生命盡頭。

探訪晉南獨特民居——地窨院

王老打開北面一間窯洞,是他的臥室,洞壁光滑整潔,壁上掛著各種榮譽照片。榮譽是有關部門對他的肯定,照片是省市領導參觀後與他的合影。這些年來,他一直在做保護這一傳統民居工作。他正與有關人員一起,收集地窨院營造技藝資料,設想申報世界非遺項目。

探訪晉南獨特民居——地窨院

王老領我參觀了各窯洞陳設及院中兩口井後,又帶我上了地窨院頂。頂面皆平,用軲轆壓實,以防雨天漏水,沿地窨院邊砌了低矮漏磚牆,以防人畜不小心掉入。俯視地窨院,忽然腦中念頭一閃,如果沒護牆,地窨院不就是一大陷阱麼?是否地窨院除以上諸多好處,還有一用處,在那戰亂頻仍的冷兵器時代,鐵騎狂奔,在平原地帶擋無可擋,地窨院就是最好的陷阱。而這,會否就是地窨院的前身呢?不過,對我的奇思妙想,卻被王老否定了。

雖則否定,我還是想起了發生於此的另一陷阱。張店鎮不遠的古城村,即

探訪晉南獨特民居——地窨院

是春秋時虞國故城。由於虞國國君的貪婪,晉獻公就給他設了個陷阱,送他屈產的良馬垂棘的璧,向他假道伐虢。虞君中計,兩次假道,結果身辱國滅,為天下笑。當然,此陷阱已非彼陷阱,不可同日而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