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高中數學學習方法,懂了就不怕不會

我給學生們講數學課的時候,基本上我想要講講處理數學問題的大思路,大框架,因為很多稍微難點的問題,都需要理解這幾個思想,才能做的得心應手。我要講的思維或者思想,不是大家常說的思維或者思想。

5種高中數學學習方法,懂了就不怕不會

一、低次、降冪處理

很多學生在做數學問題的時候,不管三七二十一,上來先給他平方,或者原本是個一次的式子,不知道怎麼弄得變成了高次的多項式,比如在三角函數問題中,原本用二倍角公式可以做降冪,但很多學生想到的第一個方法是講帶平方的式子展開,他們沒有發現展開之後的式子反而複雜了;

二、不要把已知式子複雜化

解決數學問題最關鍵的依然是把複雜的式子要往簡單點化,而不是把簡單問題變複雜,加入你在處理一個問題的時候,發現自己的處理方式反而使得問題更加複雜,這時候你要停下來,思考一下,有麼有更簡單的角度去解決這個問題,比如下面這道題:

5種高中數學學習方法,懂了就不怕不會

這道題本身並不難,但是很多學生在解決第三問的時候,直接把括號中的那部分帶到原函數中,帶進去之後發現整個式子非常複雜,並且脫離了我們現學的知識點,顯然不可取,既然複雜不可取,那應該是通過簡單處理就應該能解決問題,回頭看看條件和結論,一定有方法的;

三、不定方程思想

不定方程思想是賦特殊值法的關鍵,不定方程的核心就是方程的解不唯一,既然不唯一,那我就可以取範圍內的一組解進去,肯定是滿足題目條件的;在有些動點問題中也是一樣的,提幹中給了一個動點滿足條件,讓你求某個式子的定值問題,既然是動點,不唯一,而結果是唯一的,所以自然而然我找一個特殊點去處理就可以了,不定方程在數學問題的應用非常廣泛,數列中的一類題型完全可以用這個思想去求解,如下:

5種高中數學學習方法,懂了就不怕不會

我們知道不管是等差數列還是等比數列,都有兩個基本量,等差是首項和公差,等比是首項和公比,知道這兩個量,這個數列的所有項都可以求出來,但對一個等差或者等比數列來說,兩個未知量需要兩個方程來求解,但是你只給我一組等式,一組等式只能列出一組方程,一組方程解不出兩個未知數,而問題問的是具體的值!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個問題跟首項和公差取具體的值沒有關係,它只跟這兩個量之間的“等式關係”有關,所以我只要取一組滿足等式關係的值就行了,常取常數列,問題迎刃而解。

四、用文字語言方式描述數學結論

人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一直在接觸自然語言,所以我認為相比符號語言,自然語言是更容易記憶的,所以一些數學結論儘可能用自然語言總結出來,記憶效果會更好。比如三角函數中的“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兩角互補,正弦相等,餘弦互為相反數”,“兩角互餘,一角正弦等於另一角餘弦”,我覺得這寫文字語言比記符號語言更容易理解一些,再比如:直角三角形中,30度所對的邊是斜邊的二分之一倍,60度所對的邊是斜邊的二分之根號三倍等等。多用文字語言而非符號語言,對問題和定理的理解跟深刻一些。

五、勤記結論

有些數學問題你一定要多記結論,技巧性的運算規則,這樣會幫你提速,比如空間向量中,平面的法向量也有結論直接可以寫出來,差比數列的求和公式也可以記下,在做題中就可以幫你省很多的時間哦!

好的,今天小剛老師有關數學學習的分享就到這個地方,歡迎各位小夥伴們在下方留言,也期待你的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