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北岸醫院8個ICU住滿了新冠患者,“安慰”號對抗疫“零緩解”


關於輕症患者,美國政府給出的建議依舊是居家隔離就好,這在一定程度了減輕了醫院的負擔,但實際上美國政府並不會禁止輕症患者出門。這也就意味著,仍舊有很大的家庭傳播和社區傳播的風險。


記者 | 吳 雪

受訪者 | 周秋萍 (美國長島北岸醫院ICU主任)


4月2日,在美國長島的一棟住所,我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按下鬧鈴,準備起床。這是我奮戰在一線抗疫的第18天,北岸醫院ICU接診的新冠患者越來越多,連軸轉的接診量擠壓了我大部分的睡眠時間。作為一名從業三十年的ICU醫生,我每天早晚各測一次體溫,記錄在本子上,確保自己有健康的身體照顧病患。

紐約沒有針對醫護人員的單獨隔離點,我在長島的住所有很多個房間,抗疫的這些天,我選擇了一間帶洗手間的房間,單獨居住,保持與家人的社交距離。早上,先生默默做了早飯,敲門,放在門前,為了安全起見,我們從不打照面。隔離總能帶來安全感,記得二十多歲初入醫生這行,我願意不惜一切代價醫治和照顧我的病人,但我不願意拿我家人的健康去冒險。

紐約北岸醫院8個ICU住滿了新冠患者,“安慰”號對抗疫“零緩解” | 我在海外

飯後,我戴上口罩,進入車庫發動了車子,十分鐘後到達北岸醫院,一路上商店關門、街道比往常冷清了許多。美國的防控是逐步升級的。三週前,北岸醫院並不要求醫護人員戴口罩,沒過兩天,措施就升級了,全院職工戴口罩、門口監測體溫、病房暫停探視。急診科的專家、醫護,每天輪流到各個ICU巡視,觀察防護措施是否到位。

最缺的是呼吸機 想要更好的防護服

醫療物資的短缺依然存在,現在最缺的就是呼吸機,目前醫院的危重症病人很多,八個ICU的病人都上了呼吸機,現在也在集中解決這個問題,23家醫院互相調配。美國防護服的標準與國內的差別較大,有觀點認為,美國的防護措施做得不夠,但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誰的標準更有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相比較簡單的手術衣,醫護人員希望有更全面的防護。

紐約北岸醫院8個ICU住滿了新冠患者,“安慰”號對抗疫“零緩解” | 我在海外

紐約某醫院醫護人員穿著簡單隔離衣 受訪者供圖

N95口罩,儲備也很少,我所在的ICU重症監護室,每個醫護的N95口罩平均都用到兩到五天左右,雖說政府已經給紐約發放了200萬個N95口罩,但也是杯水車薪。上月底,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部長阿扎接受參議院質詢時承認,美國的口罩缺口達2.7億個。

4月4日,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又稱,若新冠疫情在美國暴發,美國口罩的庫存僅能滿足大約1%專業醫護人員需求。過去兩週,全美買不到一個口罩,我們發動了紐約華人捐贈物資。1月份華人囤積了大量口罩郵寄回國。2月份中美航線大面積停航後,這些東西寄不回去,就留在了美國。

紐約北岸醫院8個ICU住滿了新冠患者,“安慰”號對抗疫“零緩解” | 我在海外

3月份自從紐約地區暴發新冠疫情以來,這些東西拿出來可以自己使用,或拿出來捐獻給一線醫務工作者,3月25日,美國紐約長島平原華人協會募集了一週,向我們北岸醫院的Plainview和Soyyest分院捐贈10000個醫用口罩,部分N95口罩、手套以及消毒液。當地華人的孩子們也用稚嫩的畫筆,為醫護人員加油打氣。

紐約北岸醫院8個ICU住滿了新冠患者,“安慰”號對抗疫“零緩解” | 我在海外

當地華人小朋友抗疫漫畫

4月5日,《華爾街日報》報道了美國頂級橄欖球隊新英格蘭愛國者隊的老闆動用私人飛機從中國將120萬隻N95口罩運到美國的故事。我們感到慶幸,它運回美國的不只是120萬個口罩,更是拋開一切政治、經濟、種族因素的國際人道主義合作精神,讓深陷疫情中的人們相信人類的基本價值,更看到一絲希望。

紐約市醫院急症中心護士發視頻控訴政府辜負了醫護人員,周圍的同事都暴露在病毒面前,他們無法很好地保護自己。目前,在紐約醫護人員一旦有了感染症狀,也要和普通民眾一樣,按照流程進行檢測。由於新冠病毒檢測試劑或相關裝備嚴重短缺,且至少需要7天時間才能得到檢測結果,導致無法跟蹤監測病人及醫護人員的狀況。等待檢測結果的病人在院時間加長,反過來也給醫護人員、病床及個人防護裝備的消耗造成壓力。

危重症入院多數24小時內上呼吸機

醫院的床位緊張也是比較嚴峻的問題,尤其是ICU床位。我們三週之內,把一個ICU擴展到了八個ICU,目前ICU全部住滿了,兒科、骨科甚至癌症病人所在的普通病房,手術全部停了,專科醫生甚至兒科醫生都已經調配到一線來支持一線的醫務人員。就是為了集中一切資源,控制新冠肺炎的蔓延。

紐約北岸醫院8個ICU住滿了新冠患者,“安慰”號對抗疫“零緩解” | 我在海外

長島北岸醫院醫護人員正在照顧新冠患者 受訪者供圖

在大量的病人湧入ICU之前,我們從中國和歐洲瞭解的數據,老年病人和有基礎疾病的病人感染居多。但是北岸醫院的情況不同,大多危重症病人是20歲到60之間的年輕患者,這些年輕人,本身也沒什麼基礎疾病,也不像國內聚集性、家庭性感染的特徵,所有以治療起來有些措手不及。

據我觀察,這些患者一般輕症發熱5天到7天,在家裡扛著。到急診室時,已經是中重度,血氧飽和度很低。送進病房大概12到24小時之內,病情就會急劇惡化,很多病人馬上就要插管,上呼吸機,而在隨後24小時之內,隨著病情的變化,他們還會發生多器官功能障礙。一線醫護人員幾乎超負荷運轉,1個護士管兩個床位,最長工作時間可達13個小時。

看到這個病毒傳播力這麼強,很多生命在我眼前消逝,我很揪心,唯一能做的是在壓力之下盡力去搶救。但恐懼和害怕的情緒是短暫的,我在臨床工作了十幾年,救治過刀傷、槍傷、心梗,心理素質過硬,出於職業的素養,我們不會輕易退縮,反而還能帶給患者力量。

紐約北岸醫院8個ICU住滿了新冠患者,“安慰”號對抗疫“零緩解” | 我在海外

醫護人員連續三週超負荷工作 受訪者供圖

接診印象深刻的一個新冠患者,是名40多歲的高齡孕婦,因為家屬不能探視,她的情緒起伏很大,孤獨無助使得她常常哭泣。我們的醫護很有同理心,一直用IPAD和她的先生、父母連線交流,這名孕婦心理上得到了安慰。很快,情況好轉,從危重症摘下呼吸機轉到了普通病房。再後來,她順利剖腹產下了一名健康的嬰兒。那天,我心裡特別高興。

不過,我仍有擔心的事情,最怕的就是醫護人員的感染,目前北岸醫院還未有醫生感染的情況,但醫護人員是感染病毒的高風險職業,如果病人在不明情況下前來就醫,很容易中招。據《紐約時報》報道,現有美國新冠病毒肺炎病例中,至少有8名醫護工作人員確診。其中即包括加州瓦卡維爾一家醫院的三名員工,以及華盛頓州柯克蘭市生命護理中心的五名工作人員。而在感染病毒後,這些醫護工作者也可能成為感染源,繼續傳播病毒。

“安慰”號對抗疫“零緩解” 輕症患者需重視

3月30日,“安慰”號醫療船帶著為紐約提供1000張床位的使命靠岸,這些床位雖是接診非新冠病人,但對紐約人來說是個極大的鼓舞,朋友圈裡配上“權力的遊戲”音樂的視頻刷屏。但“安慰”號真的能給我們安慰嗎?對於我們醫療機構來說,只有三個字:“零緩解”。

“安慰”號的接收標準十分嚴格,需要先把病人轉到指定醫院,測試結果證實為陰性,才能送到船上去,本來是來幫忙的,結果搞得很複雜。紐約幾十家醫院人滿為患,有著1000張床位的“安慰”號,截至目前只收治了27個病人,還包括4號誤收的新冠肺炎患者。

紐約北岸醫院8個ICU住滿了新冠患者,“安慰”號對抗疫“零緩解” | 我在海外

3月30日,美國海軍醫療船“安慰”號抵達紐約,停靠在哈德遜河岸90號碼頭。圖:人民網

雖然近日,特朗普迫於壓力改口說“安慰”號準備接收紐約州和新澤西州的新冠患者,但紐約市的醫學界專家直言批評稱,這艘船就是一個“笑話”。位於賈維茨會展中心的紐約首個“方艙醫院”也開始接收病人了,共有2900張病床,雖然方艙醫院不是為了醫治新冠患者,但還是針對疫情開闢了一些場地,希望能減輕我們的救治壓力。

關於輕症患者,美國政府給出的建議依舊是居家隔離就好,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醫院的負擔,但實際上美國政府並不會禁止輕症患者出門。這也就意味著,仍舊有很大的家庭傳播和社區傳播的風險。這也是目前美國社會普遍有爭議的地方。

4月4日,全美當天確診人數累計超過30萬,在白宮記者發佈會上,特朗普表示在接下來兩週將是美國抗疫形勢最嚴峻的時刻,死亡人數將會激增。紐約市長白思豪雖然改口呼籲大家在公共場合用頭巾、手絹遮住口鼻,但美國官方和醫療界一直不建議民眾戴口罩。

紐約北岸醫院8個ICU住滿了新冠患者,“安慰”號對抗疫“零緩解” | 我在海外

4月4日,一名戴口罩的美國市民走進一家超市。圖:新華社

不過,4月5日,美國疾控中心態度發生大轉變,在最新聲明中,發佈戴口罩的建議。原因是研究發現,新冠病毒感染者中很大一部分是無症狀感染者。甚至在得州的小城市Laredo還出臺了不戴口罩,將面臨最高1000美元的罰款的規定。不管對於戴口罩文化接不接受,美國民眾都真正對新冠病毒警惕起來了,至少迫使他們重新看待這一新型病毒。

眼下,當務之急是抗擊疫情,中國的抗疫經驗,對我們幫助很大。我們一直有跟武漢的專家連線溝通,我還下載了衛健委的第七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關於治療方案,紐約23家醫院的幾十個ICU中,大概有100多名危重症專科醫生,將把一些文獻和診療方案彙總在一起,制定出自己治療的方案和指南。

紐約北岸醫院8個ICU住滿了新冠患者,“安慰”號對抗疫“零緩解” | 我在海外

4月6日,在美國紐約一家醫院外,醫護人員將死亡患者遺體送往臨時冷藏車後推著空床返回。圖:新華社

這個方案每天都在變化,因為隨著疫情發展,隨著病人病情變化,大家都在綜合考慮,綜合治療,主要的治療方案還要結合多器官的支持治療。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4月7日11點40分,美國新冠確診病例已超36萬例,死亡人數接近11000例。4月4日,白宮新冠肺炎事務協調員博克斯在記者會上表示,有模型預測紐約、底特律、新奧爾良等地的疫情或在未來六七天到達拐點。作為醫護人員,我們正等待著轉機。


新民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