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結婚的90後,00後,是你本人嗎?

還沒上大學之前,每天聽著父母老師“不許早戀”的教導,覺得結婚這件事離我們好遠。高中畢業後,學業壓力減輕,父母開始催促著我們找到另一半,甚至身邊的人在過年回家時都被安排了相親,“90後,00後被催婚”這樣的話題也榮登微博熱搜前列。

不想結婚的90後,00後,是你本人嗎?

最近,同樣有這樣一條微博熱搜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2018年結婚率再創歷史新低。2018年全國結婚率為7.2‰,值得注意的是,經濟越發達結婚率越低,比如2018年上海、浙江結婚率只有4.4‰、5.9‰,廣東、北京、天津等地結婚率也偏低。專家表示,大城市人們生活節奏快,經濟壓力大,都會導致結婚率的下降。

的確,經濟壓力的確會影響結婚率的高低,在2017年《21世紀經濟報道》就做過這樣的一項調查,結果發現20各省市結婚率與人均GDP總體呈反相關。一是因為經濟發達的城市生活成本較高,幾乎大部分年輕人都是“月光族”或“隱形貧困人口”,人們都在忙著賺更多的錢而不是每天想著如何收穫婚姻幸福;二是因為婚姻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作為支撐,否則“結婚以後住哪?”、“有了寶寶之後的教育問題怎麼辦?”等這些現實問題就會將一段婚姻壓垮。

不想結婚的90後,00後,是你本人嗎?

除了經濟壓力會影響婚姻外,人們的思想觀念的轉變也是影響結婚率的因素,特別是女性。隨著受教育程度的不斷提高,女性也作為重要勞動力進入市場。據世界勞工組織估計,2016年中國女性的勞動參與率超過63%(世界平均水平不足50%),為世界第一,甚至比意大利(58%)、希臘(60%)等發達國家的男性勞動參與率更高。從2016年《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統計監測報告表中顯示:2016年全國女性就業人員佔全社會就業人員的比重為43.1%,接近一半。經濟水平提高和在某些領域的突出成就讓中國女性的社會地位不斷提高,獨立意識也逐漸增強,她們不願意成為傳宗接代的工具,不願意每天看丈夫和公婆的臉色度日,不願意為了照顧孩子失去自己的生活,她們更願意為自己而活,不為了結婚而結婚,也願意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事業。

不想結婚的90後,00後,是你本人嗎?

老一輩的傳統觀念中,覺得組建一個傳統的家庭,生兒育女,才是正確的人生軌跡,然而事實卻不盡人意。據統計,中國家庭暴力發生率為28.7%——35.7%,受害者多半為婦女,婚後出軌率也呈上升趨勢。為了結婚而去尋找一個相處時間短,沒有感情基礎的配偶,甚至承擔著可能會發生出軌,家庭暴力等行為的風險,又怎麼會獲得婚姻幸福呢?

也許,更多人不願意結婚,一是經濟壓力,也來源於對婚後生活的深刻認識以及對當下生活的滿足,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社會勞動與奉獻中實現了自我價值,獲得了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