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內李嘉誠父子出手10次!樓市反轉了?10年來首次,2類人難了


從十年前算起,房地產的年均銷售面積從10億平米,擴張到了17億平米,銷售額膨脹到了16萬億元的水平。

10年時間,年均銷售面積增加了7億平米,按100平米一套房子來算,相當於每年多賣出去700萬套房。

顯然,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可以看做房地產的“兩條腿”。

一條腿用來擴大體量,另一條腿用來提升利潤,兩條腿越走越快,才能帶動上下游數十個行業的擴張,上游的原材料,鋼筋水泥,中游的工程建築設備、施工機械,下游的傢俱、家電都會受到帶動。

但是,今年受短期事件衝擊,樓市卻迎來了2大反轉,銷售面積、銷售額全部走低。

銷售面積方面,在2月份,二線城市中新房、二手房各有12個城市無成交;三線城市中,新房有7個城市無成交,二手房有12個城市無成交。70個大中城市中,新房價格環比上漲城市僅21個,為近57個月以來最少,1月份為47個。

到了3月份,易居研究院監測的13個城市二手房成交量為5.1萬套,同比下降達28.6%,二手房成交量處於歷史低位。

從整個一季度來看,13個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同比下滑近三成,創出歷史同期最低水平。

銷售額方面也是如此,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9日,167家A股房企和赴港上市內房股發佈2019年年報,合計營業收入4.26萬億元,同比增長22.77%,淨利潤同比下降7.56%。

其中,太古地產、恆基地產、九龍倉置業、長實集團等63家公司淨利潤同比下滑。

要知道,這些房企公佈的業績報告,都是2019年的財報,今年的一季報還沒出來,短期事件的衝擊還沒有計入。

此外,龍頭房企恆大核心淨利潤預期較去年下降約48%,淨利潤預期約為人民幣較去年下降約50%,同屬第一梯隊的萬科銷售與淨利增速已達近幾年最低,這被市場解讀作“經營績效不及預期”、“為平滑利潤採用激進費用確認方式”。

當銷售面積、銷售額兩個關鍵變量全部“反轉”時,市場的“泥沙俱下”似乎已不可避免。

但是,正所謂“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連夜趕科場”,市場低迷之時,我們卻看到了有大佬在暗暗“加倉”。

據新浪財經報道,李嘉誠家族最近不斷增持長實和長和,旗下公司更是接連暴漲,個人身家淨增逾400億,浮盈已經達成1個億的小目標。

4月7日,李嘉誠再度增持長實和長和,3月19日以來已經10次增持長實,3次增持長和。

也就是說,李嘉誠父子在短短20天之內,已經連續10次出手了,笑納了400億的新增身家。

我們可以看一下時間線。

在3月份,一間由李嘉誠及李澤鉅各自擁有50%權益的公司,於3月20日、3月23日、3月24日及3月25日,分別在36.0731-38.4493港元的均價區間,購入長實共1660.15萬股,涉及資金約6.2億港元。增持後,李嘉誠持股由33.93%增至34.38%。

另一間由父子各擁有50%權益的公司,則於3月20日、23日,以每股48.0596港元、46.4832港元的均價,購入長和共85萬股,涉資約4030萬港元。

到了4月份,4月1日、2日、3日、6日再度連續4日增持長實集團,分別買入39.8萬股、40萬股、113.5萬股、2.6萬股,合計195.9萬股,涉資8390萬港元。

為什麼李嘉誠如此急於出手?

原因有二。

1,近期資本市場波動劇烈,內房股的恆大、融創、碧桂園,A股市場的萬科、保利等龍頭企業均全線下跌,趁此機會增持,能攤薄持有成本,說明李嘉誠依舊看好房地產市場。

2,李澤鉅在其父親李嘉誠退任後首次擔大旗主持業績記者會,李澤鉅表示上任後集團發展策略一定沒有改變,亦沒有轉變“展不忘穩健,穩健不忘發展”的策略。

李澤鉅說的一句話更耐人尋味:“財務仍穩健,集團見慣風浪,亦在風浪中成長”。

看來,這父子倆是鐵了心要做“別人恐懼時我貪婪”的表率。

但是,他們對長實集團打的“算盤”,能適用於內地的房地產市場嗎?

當然不能。

藍白認為,李嘉誠父子的行動,更多是從資本市場持股權、資金週轉角度出發的,與房地產市場的景氣度沒有太大關係。

要知道,長江實業旗下包括物業銷售、物業租務、酒店、飛機租賃、英式酒館及基建業務,2019年長實收入總額為963億港元,同比增加49%。

說到這裡,答案再明顯不過了,為什麼李嘉誠家族出手如此豪闊?

因為太有錢了!

截至2019年底,銀行結存及定期存款達603億港幣,借款總額為801億港元,負債淨額與總資本淨額的比率約為 5.2%,且借款還款期攤分達17 年,1年內到期的借款只有68億港幣。

口袋裡有源源不斷的收入,看到自家公司出現了好價格,換做是誰,都會忍不住增持,這是人之常情,與房地產市場沒有太大關係。

重要的是,樓市在10年來首次出現了一個信號,這讓李嘉誠的行動,看起來有點“黯然失色”。

據中指院統計,一季度50個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月均成交面積約1410萬平方米,為近10年來同期最低水平,行業新開工、投資額均受到影響。

另據貝殼研究院發佈的數據,一季度重點18城二手房成交量環比減少39.2%,同比減少44.6%,當前成交量為近5年季度成交最低水平。

這樣的信號,似乎與首富的增持行動“格格不入”。

對兩類人來說,以後處境會越來越難。

比如,手裡現金不多,卻總是想加槓桿買房的人。

李嘉誠為什麼有底氣出手?因為人家賬上趴著603億的現金,身上的負債可以在長達17年的時間裡償還。

而我們這樣的普通人,每天朝九晚五的上班,一家人幾十萬的存款都攢了好幾年,還老是想著抄底樓市,這樣的想法,可能會使你埋在“半山腰”。

比如,月均淨收入不足以覆蓋房貸的人。

什麼叫月均淨收入?

把每個月的收入做個等分,除去各類消費貸、經營貸、車貸等還款、吃穿用度、旅遊、輔導班的錢,就叫做淨收入。

如果這部分月均淨收入連房貸、月供都捂不住,也就意味著供手裡這套房子捉襟見肘,要麼增加新的收入,要麼砍掉大的支出,沒有其他路可走。

從這個角度來看,認清自己所處的位置很重要,首富可以拿著幾個億在市場裡呼風喚雨,無視房地產市場的景氣度變化和週期輪迴,而對我們普通人來說,還是先考慮明天起床後工作能不能保住更務實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