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杨千嬅的音乐,是“林夕的一块肉”,是女生们的醒悟?

说起杨千嬅,想必大家都认识。杨千嬅被媒体称之为大笑姑婆,被誉为愉悦达人。杨千嬅每次的红毯装扮都会让人眼前一亮,不入俗流。也许杨千嬅不是红毯上最性感、最靓丽的女星,但一定是最有型、最个性的一个。而在音乐方面,林夕把最好的词给了杨千嬅,把最好的情感给了陈奕迅,把最好的感悟给了王菲。

那么,她的音乐如何的呢?下面一起来分析一下!

为什么说杨千嬅的音乐,是“林夕的一块肉”,是女生们的醒悟?

杨千嬅是典型的港女

她的祖辈和很多移民一样,从广东潮州迁至香港。就读于护士学校,从事护士行业。1995年,放弃护士工作,通过参加无线电视第14届《新秀歌唱大赛》得到季军而入行。

而杨千嬅最爱的偶像是陈百强,读护士学校期间,杨千嬅终于不再受严格家教的限制,得以去看陈百强的演唱会,后来她说,很遗憾那个时候只买得起山顶票,偶像无法看到自己的脸。

为什么说杨千嬅的音乐,是“林夕的一块肉”,是女生们的醒悟?

1993年10月25日,陈百强去世。杨千嬅为之伤心落泪。后来我们看到一头紫发的杨千嬅,便是因为这是她偶像最爱的颜色。甚至后来她半开玩笑地说,自己会喜欢先生丁子高,也是因为丁生有和陈百强一样的眼皮内双。

1995年,21岁的杨千嬅参加了TVB和华星唱片联合举办的第十四届新秀歌唱大赛,演唱了彭羚的《等得太久》。

这是杨千嬅青春里最冒险的一件事,她以为是唱卡拉OK,未曾想到华星唱片真的签了她,而她的天后之路也从这里展开。 父母指责女儿虚荣,有了牌照还不好好当护士,杨千嬅对父母说,给她三年,不行就还回去当护士。

这一届比赛,还有一个选手是英国金士顿大学建筑系的学生,利用暑假飞回老家参赛,他略显青涩,留着分头,唱了一首张学友的《望月》。 这个选手后来夺得这一届新秀歌唱大赛的冠军,杨千嬅则排在第三名——想必你也猜到,我说的是陈奕迅。

从此,杨千嬅走上了音乐的道路。

为什么说杨千嬅的音乐,是“林夕的一块肉”,是女生们的醒悟?

林夕把最好的情感给了陈奕迅,把最好的感悟给了王菲,把最好的词给了杨千嬅

1996年10月,杨千嬅的第一张专辑《狼来了》正式出街。

这张《狼来了》比陈奕迅首张同名专辑销量要好,也被陈奕迅多次拿来自嘲。

但第一张专辑对杨千嬅极为重要的原因并不在于商业成绩,而是从这张《狼来了》开始,杨千嬅的两种重要风格开始确立:悲伤多情的柔,与决绝坚忍的勇,亦或是兼而有之。这种风格亦与刚刚提到的,杨千嬅本人的真实人格契合。

其实,真正成为杨千嬅代表作的,是第二张专辑《直觉》中的一首歌。

那就是——《再见二丁目》

林夕词作数千,把自己完全真实的情感经历放进歌中的却寥寥可数,杨千嬅演绎的《再见二丁目》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之一,而杨千嬅的演绎也让林夕开始对她偏心,用他本人那个很有名的比喻来说,王菲是无名分的夫妻,杨千嬅则是他身上的一块肉。

为什么说杨千嬅的音乐,是“林夕的一块肉”,是女生们的醒悟?

《再见二丁目》没有朗朗上口的旋律,没有华丽优美的词藻,甚至刚开始听的时候,连歌词都难以理解到感同身受,直到逐渐听得多了,才越发止不住的感动。

比如歌词“满街脚步突然静了/满天柏树突然没有动摇/这一刹我只需要一罐热茶吧/那味道似是什么都不紧要”

你我是否也有这样的时刻,或在希望落空时,或在等候未果时,抑或只是转瞬之间。周遭一切的一切都已停下脚步,只留下你我一个。想寻出口,又净是尽头;想寻温暖,却周身冰凉。谁的手中有一杯热茶,无关乎味道,无关乎爱好,只为那丝毫的温暖,抵御内心的严寒。

“ 原来过得很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如能忘掉渴望/岁月长衣裳薄/不假设你或会在旁/我也可以畅游异国放心吃喝”

如果你我都明了,有些人、有些事不上心,就可以不伤心。如果,放下心中渴望,不去想念,不去奢望,你我亦可以笑开怀,活自在。可是如果,没有如果......

为什么说杨千嬅的音乐,是“林夕的一块肉”,是女生们的醒悟?

林夕还说,《再见二丁目》可以当做写词的教科书。

林若宁说,当写外景时,就会来看看《再见二丁目》,看看景该写到什么程度。

一般而言,写歌词无非是“外景”、“内情”和“说理”。

景是具象的,情是抽象的,理是形而上的。景多了就太“实”,像塞满了家具的房间,拥挤而不得要领;情多了就太“虚”,没有载体过于空洞,如同悲伤深处空无一物;

理多了就无趣,像浮在半空中重复没劲的废话。所以情要怎样和景结合,景要写到何种程度,又如何从具象升华为理又不跳脱,着实是词人要考虑的事。

《再见二丁目》就给出了很好的范本。

不得不说,杨千嬅将《再见二丁目》从耳朵唱进心里,唱到泪里。

我仿佛身处异境,悠远绵长的小道向哪里延伸,两旁萧条的黄叶坠坠而落,走在路中央的人的背影拉了好长,好长。

为什么说杨千嬅的音乐,是“林夕的一块肉”,是女生们的醒悟?

“杨千嬅以情见长,寓情入曲”的唱功

杨千嬅的CD好听毋庸置疑。

《再见二丁目》中气息吐字撑起了整个画面感,《知更》里面轻吟浅唱,让你觉得她就坐在对面和你聊天;《假如让我说下去》后面略带失控又把自己拉回来就让你置身台风天暴雨中自己内心天人交战。

换个说法,就像我们写文章一样,要找准写作角度,还要靠文笔来表达。杨千嬅无疑是个中高手,她很能抓住一首歌的切入角度,通过唱功——也就是歌手的”文笔“来表达。这是一种精准的控制,无论是声音还是情感。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大嗓子歌手高音震天也感动不了你,失却控制和拿捏,表达就变成了宣泄。

再看杨千嬅的现场。推荐一首拉阔的《缠绵游戏》,个人认为唱的比梁汉文好。原唱十分苦情,惨到给你带来负能量。杨千嬅的演唱却唱出一种她的态度:质问。你告诉我”为何情不可永久?“,接着来一句”或根本我未看透“,就是让你觉得她看得透透的。当然这首现场技术上不是完美,但有谁在意呢?

为什么说杨千嬅的音乐,是“林夕的一块肉”,是女生们的醒悟?

另外,她与陈奕迅在某些方面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不同,选秀,专辑,人山人海,林夕,黄伟文,诸多的重合点,感情投入,中音饱满、层次多样,唯一不同的是杨千嬅并没有像陈奕迅那样火遍大江南北,哪怕是她的歌曲里面并不缺少胜过陈奕迅的经典的歌曲。

比如《假如让我说下去》、《河童》、《勇》、《一千零一个》,以及最近才出的《火鸟》、《来生舞》等等。估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的唱功并不似陈奕迅那样高超,或者说是稳定,于是她的国语专辑几乎以张张惨败的结局收尾。

不过呢,很多经典粤语歌可以由不同的人翻唱出不同的味道,但是杨千fa的唱功是让你觉得这首歌非她唱不可。

为什么说杨千嬅的音乐,是“林夕的一块肉”,是女生们的醒悟?

比如《勇》,《少女的祈祷》,《飞女正传》,等等,也确实很少见别人能翻唱她的歌。她独特的嗓音和穿插在句与句之间换气的气息已经不仅仅是在唱一首歌,而是在表达歌者的生活态度,爱情态度,让听者不知不觉跟着歌中的女主聊天,或共鸣或一起控诉歌中的男主。

还有那个学生时代,她从《扬眉》开始的卡带,一直到《single》。那时连情窦都未开,不知爱情为何,竟也能似乎在她歌声中经历许多感情故事一般,随着心绪起起伏伏,比看言情小说和电视剧还容易入戏,特别神奇。

不得不说,杨千桦情感控制上天赋异禀,这些年来技术也精进不少,她有了更强大的表达武器和境界修炼。

也难怪林夕说:把杨千嬅的音乐比喻成他身上的一块肉。

为什么说杨千嬅的音乐,是“林夕的一块肉”,是女生们的醒悟?

有勇气去做一个平凡人

我们听着杨千嬅的歌谈恋爱,分手,再谈恋爱,再分手,也看着杨千嬅小姐的一段段恋情,看她恋爱时幸福的样子,也看她失恋时不能自已到甚至在舞台上哭泣,其实不免会小小地惊讶,原来她本人,真的和那些歌一样。

其实,我们听她的歌哭过无数,所以在每次演唱会上,她唱着唱着哭出来,或者边哭边唱的时候,就好像看到无数次哭着哭过的自己。她哭,我们跟着一起哭,她说,“得,我hold紧以家,你地等我阵先”,大家便破涕而笑。心疼硬颈的她,像心疼扶不起来的自己一样,她做得到,就提醒你也做得到一样。

那些歌,像是总在和自己拧巴,却又壮烈得很,虽然也会说“分半点福气赠我,不准留低我一个”,但这也只是看到好友幸福时的自嘲罢了,水瓶座的烈女呐,根本没有想要和爱情、和自己、和生活和解的意思。

为什么说杨千嬅的音乐,是“林夕的一块肉”,是女生们的醒悟?

我们听着杨千嬅的歌谈恋爱,分手,再谈恋爱,再分手,也看着杨千嬅小姐的一段段恋情,看她恋爱时幸福的样子,也看她失恋时不能自已到甚至在舞台上哭泣,其实不免会小小地惊讶,原来她本人,真的和那些歌一样。

但她总是唱着唱着就哭得莫名其妙,以至哽咽,空词,然后台下万名歌迷帮她,她不肯停下,声音颤抖地接着唱,不介意自己的音色、音调对不对,准不准,只有满腔的感情流露。有人暗暗觉得她在演,毕竟已为人妻,怎还会为一首歌再去哭。也有人觉得这样的她,再唱翻以前得歌也已失去了当时可以打动人的情绪内核。

为什么说杨千嬅的音乐,是“林夕的一块肉”,是女生们的醒悟?

她说,“记忆总是美好的,我们是这样长大。”

这就杨千嬅。那么平凡,但又那么闪亮。别的明星,让我们仰望,让我们羡慕。

只有杨千嬅,让我们醒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