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解蔡文姬的生平简介和历史典故的大佬吗?说明一下可以吗?

神米多面多


\t蔡文姬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才女,可惜命途多舛,早年是大家闺秀,在父亲的庇护下生活。历史上影响蔡文姬的男人共有六人:

  其一,给了蔡文姬生命和文学修养的男人

  毫无疑问,这是蔡文姬的父亲蔡邕,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音乐家辞赋家,同时也是蔡文姬的父亲。董卓当政,力求蔡邕前来支撑门面,蔡邕不去,董卓说你不来我杀了你全家。蔡邕无法,只好前来,没想到董卓却一日升他的官职多次,最后官拜左中郎将,跟随献帝迁都长安,被封为高阳乡侯。蔡邕的文学才华高,自然对自己的女儿要求也很严格。为蔡文姬走向文学之路提供良好的途径。

  其二,走近蔡文姬生命的第一个男人

  他叫卫仲道,是卫家老二。卫家是河东世家,在那里有着很高的声望。初兴于汉名将卫青,被立为皇后的卫子夫。卫氏家族就是从那一刻起平步青云。老大是卫楷,字伯儒,后来是曹魏大臣,刚开始小两口感情还好,夫唱妇随的,可是后来,卫仲道得病死了。从此,蔡文姬成了寡妇,再次回到父亲身边。

  其三,把蔡文姬带入魔窟的男人

  这人是董卓,曾经让蔡文姬家大红大紫,也曾让蔡文姬一家一落千丈。董卓专权,吕布在王允的劝说下刺杀董卓。董卓被杀后,蔡邕下狱,蔡文姬一家也毁于乱兵之际。还有人说董卓是个色魔头,曾对蔡文姬动过心思,甚至强奸过蔡文姬。与史无据。

  其四,给了蔡文姬一个异域家的男人

  这人是少数民族领袖。当时中原大乱李傕郭汜等作乱关中,匈奴趁机劫掠,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蔡琰在北方生活了有十二年之久,并生下两个儿子。在匈奴左贤王那里,蔡文姬的生活稍微安定下来,不过由于语言不通,而且风俗也不同,因此对蔡文姬来说,自己梦绕魂牵的还是自己的祖国。

  其五,让蔡文姬赢得尊严的男人

  蔡文姬是大文学家,大诗人,一切得益于曹操。当年曹操四处打探蔡文姬的下落,因为早年曹操曾经和蔡邕交情莫逆。曹操得知,南匈奴左贤王的王妃是中原人,姓蔡!曹操大为惊喜,立即派周近做为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前往南匈奴,要把蔡文姬赎回来。能回到日夜思念的中原故土,蔡文姬十分高兴;但要离开两个天真无邪的儿子,她不仅悲从中来,泪如雨下。在汉朝使者的催促下,恍惚中登车离去,在车轮辚辚的转动中,她听到了儿子们撕心列肺的哭喊声,从而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著名诗歌《胡笳十八拍》。后来为了报答曹操的知遇之恩,整理了父亲的大量诗作。

  其六,最后一任丈夫,一个完整的家

  在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第三次出嫁了。她的新任丈夫,是田校尉董祀,刚刚20岁出头,正当青春年少,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是一位自视甚高的人物。而此时的蔡文姬,却已经三十五岁,饱经离乱忧伤,已是残花败柳之身。不过曾救下丈夫一条命,婚后的第二年,董祀犯法当斩,被曹操判了死罪。蔡文姬披散着头发,赤着双脚,一进来就跪在曹操面前,替她丈夫请罪。曹操被她打动,见蔡文姬穿得单薄,心中大为不忍,忙命人拿来一顶头巾和一双鞋袜,叫她穿戴起来。并让她在董祀归来之前,住在自己家中。在一次闲谈中,曹操问她:“听说夫人家有不少书籍文稿,现在还有吗?”蔡文姬感慨地说:“我父亲生前给我四千多卷书,但是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不过,我还能背出四百多篇。”曹操大喜,忙说:“我想派十个官吏到夫人家,让他们把你背出来的文章记下来,你看怎样?”蔡文姬婉言谢绝,曹操于是让人给她送去纸笔,以便默写文章。当年送纸笔,可非同寻常。那时造纸术刚刚普及,告别笨重的竹简,用纸和笔来写作,对于一位才思横溢的女诗人,是多么重大的援助和支持。后来,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多篇文章,文无遗误。曹操看了,十分满意。董祀获救后,感念妻子的恩德,带着妻子溯洛水而上,隐居山林。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视。


大叔聊历史


看到你问的这个问题后,(鉴史以明志)历史爱好者愿意为你回答,同时也希望你好好学习历史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孩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

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文姬归汉”的故事在历朝历代被广为流传。

蔡文姬与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并称“古代四大才女”,与李清照的卓绝不羁、卓文君的白首不渝、上官婉儿的权倾朝野不同,蔡文姬曾沦落为奴隶,饱受凌辱。

世人流传她《胡笳十八拍》的动人音乐,“文姬归汉”被引为千古美谈,却不知她一生三嫁,遭遇凄惨。

蔡文姬名叫蔡琰,是东汉大名鼎鼎的书法家、文学家蔡邕唯一的女儿,出身书香之家的蔡文姬博闻强识,精音乐,善诗词。东汉末年,时局变化,黄巾起义,蔡邕因为受董卓牵连被治罪赐死,随后军阀混战,边境上的羌胡番兵趁火打劫,掠掳中原一带。

这时,失去父亲保护的蔡文姬,与许多妇女一道被掳到了匈奴。后来蔡文姬在《悲愤诗》中写道,匈奴把他们掳走时,“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其惨状可见一斑。

蔡文姬在匈奴待了12年,她从奴隶成为匈奴左贤王的侍妾,赢得了宠爱并生了两个儿子。后来曹操掌权,思及当年的老师兼好友蔡邕,开始打听他唯一女儿的下落。得知蔡文姬在匈奴,曹操用了千两黄金、一双白璧将她赎回。这就是著名的“文姬归汉”。

离开的时候蔡文姬是痛苦的,她的儿子抱着她的脖颈,问母亲啊你要去哪里,母亲你向来仁慈,为什么这次对儿子这么残忍?蔡文姬“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注定无法兼得,但富有才华的蔡文姬又怎能忍受在 “人俗少义理”的匈奴为奴为妾?

蔡文姬在被掳至匈奴之前,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那是她美好安定的前半段人生中昙花一现的初恋。

蔡家有女初长成,到了适婚年龄,蔡文姬被父母许给了河东世族卫家,丈夫卫仲道是当时大学出色的学子。

才子配佳人,蔡文姬与卫仲道两人志趣相投,恩爱有加。本应成为美谈的故事却早早落幕,卫仲道因为身体不好,婚后不到一年时间,便咯血而死。蔡文姬没有生下一儿半女,遭到了卫家的嫌弃,被指责克死了丈夫。从小未受过委屈,婚后也备受宠爱,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毅然离开了卫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蔡文姬被曹操赎回后,故乡陈留早已物是人非,这个没有一片栖身之所的女人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给了他的手下董祀。董祀样是个懂音律,通书史的才气男子,但正因如此,自视甚高的董祀对曹操的安排十分不满。刚结婚后的蔡文姬常常思念儿子,精神恍惚,正值壮年的董祀面对一个这样有过两次婚姻的女人自然很难心生喜欢。

命运似乎还想考验蔡文姬,婚后第二年,董祀犯法,曹操要将其处死。蔡文姬听到消息后,在曹操大宴宾客的时候,“蓬首徒行,叩头请罪”,声泪俱下的蔡文姬卯足了劲给丈夫开脱求情。倍受打动的曹操快马加鞭将文状追回,宽恕了董祀。

经此一难的董祀和蔡文姬对彼此敞开了心扉,也看透了世事,他们到山林隐居,不问尘俗。董祀也接纳了妻子的过去,后来蔡文姬将自己在匈奴的故事写成著名的《胡笳十八拍》,董祀则以胡琴与筝来弹奏,在中原开创了胡乐的风气。此后两人寄情山水,研究音乐诗词,历史文学,一直恩爱到了白头。

蔡文姬生于战乱,偏才貌双全,于是在她的身世浮沉中便多了一曲曲哀歌,令人动容又无奈。

第一次嫁人是父母之命,第二次嫁人时是被掳的奴隶,第三次嫁人是上位者的安排。在那个男尊女卑、时局动荡的社会,蔡文姬无法选择自己的婚姻。 那时候的女子是可悲的,但她却没有听天由命。

丈夫早逝,被嫌克夫,她毅然归家。被掳至异族,她没有顾影自怜,而是在苦难中积极学习当地的民俗文化,欣赏胡风乐器。曹操指婚后,虽与丈夫感情一般,她却重情重义,为他争取来了一条性命。

只缘感君一回顾,为君风露立中宵。这样坚强又美好的女人,上天又怎会舍得不给她一个圆满的结局?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蔡文姬《悲愤诗》

被虏入胡地的你十二年来“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却在得知曹操要重金赎你归汉时,沉默了。我仿佛看到你独自走到夕阳下,遥望着远方荒土:你生命中最盛的年华所抛掷的地方。我仿佛听到你一声声叩问自已:“文姬啊文姬,难道你真的愿意为了续写那几本古书舍弃已然共同生活十二年的夫君与两个幼子?文姬啊文姬,你可知这一别,关山重重,大漠遥遥,生离便是死别?”然而我分明看到汉文化孕育的你毅然选择了慈父未竟的事业。是啊,你对故国亲人的思念是刻骨铭心的,忍辱偷生十二载,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回到故土继承父志。四百多篇文无遗误的古史文章无数记述史实的血泪诗篇,归汉后的你才华尽现,让世人为之震撼、动容。

文姬,你生于乱世一生流离,却秉承父志,完成《续汉书》你婚嫁三次命运坎坷,却才华横溢,留下《悲愤诗》与《胡笳十八拍》。你如一株空谷幽兰,吐芳于世,留香于史。任凭千余年的历史风雨霜天,抹不掉的是我对你永远的敬慕与想念。

更多精彩回答与文章,请关注鉴史以明志


鉴史以明志


蔡琰,字文姬,别字昭姬,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人,东汉时期女性文学家,文学家蔡邕之女。也是古代四大才女之一!

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后回家。南匈奴入侵时,为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赎回,嫁给董祀。

说两个她的小故事:

1,听音辩琴

蔡琰九岁时,父亲蔡邕夜间弹琴,突然断了一根弦,蔡琰说:“是第二根弦断了。”蔡邕说:“你这不过是偶然说中罢了。”于是故意弄断一根问她,蔡琰说是第四根。从小就展现出了一代才女的不同之处!

2,默写古籍

琰为丈夫董祀求情时,天气非常寒冷,曹操见蔡琰没有穿鞋又披散着头发,于是赠给蔡琰头巾鞋子袜子。蔡琰的父亲蔡邕家里曾经收藏了很多古书,曹操问蔡琰:“听说你家原来有很多古籍,现在还能想起来吗?”蔡琰说:“当初父亲留给我的书籍有四千余卷,但因为战乱流离失所,保存下来的很少,现在我能记下的,只有四百余篇。”曹操说:“我派十个人陪夫人写下来,可以吗?”蔡琰说:“男女授受不亲,给我纸笔,我一个人写给你就是。”于是蔡琰将自己所记下的古籍内容写下来送给曹操,没有一点错误。


野史共享


蔡文姬是我国历史上的大才女,蔡文姬懂音律,会文学能作诗歌。不幸的是国家战乱,被匈奴人掠夺。当时的情景是:男人头落血水溅,女人掠掳不须还。

蔡文姬被掠掳到匈奴以后和匈奴左贤王建立了家庭,生育了儿女。蔡文姬不是一般的女子,蔡文姬一身才气匈奴人十分看起,百般尊重。蔡文姬把中原文化传流到了大漠以北。

后来蔡文姬被曹操重金赎回,匈奴人湖水之边茄音悲,唱声哀,始终望着汉朝的方向。





郭玺清


本来想说说她默写古籍和精通音律的故事,但发现已经有大咖写啦。蔡文姬的故事流传太多啦,做为琴人,我就从她创作的古琴曲《胡茄十八拍》来讲讲她的过人才华,内心的纠结与不幸。

蔡邕注有《琴操》,对古琴有深刻的理解。古代四大名琴之一的“焦尾”就是由蔡邕亲手所斫。到了魏晋时期,相传嵇康夜里弹琴吸引了鬼,并教授给嵇康《广陵散》,这只鬼便是“蔡邕”。

受老爸的影响,蔡文姬从小无师自通,对音律、文学理解就高于常人,只可惜她生在乱世,被胡人掳走,在塞外生活了多年。由于思念故土,她用西域乐器胡茄,创作了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胡茄十八拍》,后又被人重新翻成了琴曲。

《胡笳十八拍》是古琴曲里的旷世之作,也是十大古琴名曲之一,曲谱分为十八段,讲述了她凄凉的一生和心路纠葛的历程:

1、汉末天下大乱,宦官、外戚、军阀相继把持朝政,农民起义、军阀混战、外族入侵,陆续不断。“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即是在兵荒马乱之中被胡骑掳掠西去的。传说里说她是被迫嫁给胡人将军为妻,但从历史判断,她太概也就是被一个士兵给霸占了,受尽折磨。

2、她在被强留在南匈奴的十二年间,生活上与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异方殊俗的生活是与她格格不入的:毛皮做的衣服,穿在身上心惊肉跳;以肉奶为食,腥膻难闻,无法下咽;居无定处,逐水草而迁徒,住在临时用草笺、干牛羊粪垒成的窝棚里。

3、在精神上,她经受着双重的屈辱,后来,她为胡人生了两个儿子,在身心两方面都受到煎熬的情况下,思返故乡,照顾两个儿子,就成了支持她坚强地活下去的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4、终于有一天,她看到了帮土来接他的车队,这时候她是又喜又悲,万分纠结。喜的是终于可以返回故土,结束惨无人道的生活;悲的是,要与自己两个儿子从此天各一方,永远分离。她最终还是要选择返回故土。坐在马上,远远的看着送她离开的两个儿子,她心如刀绞。

5、回到故乡,她的父亲已经被腰斩(蔡邕因叹董卓被王允斩杀),她的家已经不在了。故土还是故土,但是已经物是人非,她已经举目无亲,无家可归。她忽然感觉这片故土熟悉而陌生,又思念远在胡地的两个儿子,痛不欲生。

这就是当时发生在才女蔡文姬身上的悲惨故事。明朝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东京风格颓下,蔡文姬才气英英。后面我会在我的头条号里详细解析这首琴曲,欢迎方家关注指正。





抚琴观史


蔡文姬,名琰,子明姬,后因避司马昭的名讳,改名文姬。蔡文姬一生三嫁,命运坎坷,这也许就是历史上才女共同的命运使然。蔡文姬天生丽质,聪慧过人,追求自由的理想境界;心比天高,但命如纸薄;自持才高,最终却导致婚姻的不幸。但这些又似乎跟蔡文姬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她的婚姻破裂完全是来自外在的生活环境,而不是内在的客观因素。

说起来,蔡文姬的第一次婚姻可谓郎才女貌,丈夫是历史上文坛赫赫有名的青年学者卫仲道,而卫家也是当时河东世族。蔡家当然也不含糊,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曾官拜左中郎将,又被称为蔡中郎,声名播于朝野,是当时的文坛领袖。蔡文姬就更不用说了,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博学多才,尤善 诗赋,还在辩论和音乐方面有所造诣。可以说,无论是硬件条件还是软件条件都是非常高的,配个卫仲道绰绰有余。

十六岁的时候,妙龄少女蔡文姬就嫁给卫仲道。两人经常谈谈文学、时政和诗歌,每次都争论的面红耳赤,但就是不伤感情。卫仲道彻底被蔡文姬的才华所折服。从 此,卫仲道更加爱蔡文姬,两人相敬如宾,恩爱非常。可惜好景不长,卫仲道得了肺病,整日咳嗽吐血,结果英年早逝。只留下蔡文姬一人成了寡妇。这夫妻二人平 日里只顾着探讨诗文音律,享受二人世界,却耽误了生儿育女。卫仲道死后,公婆就见机说蔡琰是个扫把星,克死了丈夫;又说蔡文姬是个光会打鸣不会下蛋的老母 鸡。面对着这种恶意的人身攻击,蔡文姬当然无法忍受,一气之下便回了娘家。这也就使蔡文姬的第一次婚姻正式宣告失败。

蔡文姬第二次婚姻与其父蔡邕之死有关,而蔡邕之死则与另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董卓。当董卓成功地把持朝政之后,便迅速地笼络了一帮朝中的文武 百官为其效力。比如笼络吕布,是看重了他的武力。笼络李儒,是看重了他的谋略。笼络王允是看重其在官场中的声望。笼络蔡邕,则是看重他在学术界的地位。为了收买蔡邕,董卓将其一日连升三级,后来还封他为高阳侯。条件可谓相当丰厚,蔡邕动心了,死心塌地跟了董卓。后来董卓被王允用连环计所杀, 蔡邕受到牵连,下了大狱,不久便驾鹤西去,病死狱中。蔡邕死后,蔡家树倒猢狲散。二十出头的蔡文姬流离失所,结果酿出了她的第二次婚姻了。

当时大汉王朝的版图很大,下设的各个州县都有专人负责。但有些州县由于人力的原因还是疏于管理,比如并州地区自刺史丁原进京以后,汉朝就逐渐失去了对这个 区域的控制。而当时的南匈奴自从归顺汉朝以后,就允许在并州休养生息,聪明的南匈奴借助这个时机南下抢掠。他们除了抢掠金银珠宝之外,还主要抢掠美女。 这个完全可以理解,当时的南匈奴属于茹毛饮血的游牧民族,没见过什么世面。整日面对的又是本民族那些壮的像牛的双颊红润的姑娘,早就看腻了。所以乍一见到汉朝风姿绰约的姑娘,一下子就看傻了。就这样,蔡文姬和许多姑娘被掳到南匈奴,结果被左贤王一眼相中,纳为王妃。十二年后,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痛苦的蔡文姬生了两个儿子,使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看来蔡文姬还是个美女,至少在胡人眼里是个美女,否则不会在众多的汉朝姑娘中脱颖而出。在南匈奴生活时期,蔡文姬仍然没有荒废自己诗文创作。凭借着少年时代打下的结识基础,她先后学会了吹奏“胡笳”及一些异族的语言。为她以后的创作史诗名篇《胡笳十八拍》奠定了基础。

东汉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已晋位汉相的曹操得知蔡文姬流落南匈奴的消息之后,心中非常焦急。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把她赎了回来。曹操是蔡邕的学生,自幼就跟蔡文姬相识,常常出入与蔡邕府上的曹操自然有很多与蔡文姬见面的机会。少年时代的蔡文姬便熟读史书,精通音律,声名远扬。曹操自然对蔡文姬十分敬重,或许还有些许少年青涩的爱慕之情,曹操便有了后来以重金赎回蔡文姬的举动。

后来曹操又牵线搭桥,给蔡文姬介绍了第三任老公,此人就是陈留名士董祀。曹操之所以将漂亮而且知书达礼又精通文学音律的蔡琰嫁给他,自有他的道理。第一,为了报答老师蔡文姬的培养之恩。第二,是想利用蔡琰笼络董祀。

董祀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觉得自己独步天下,根本看不上蔡文姬。董祀心想,蔡文姬毕竟已经三十多岁,而且还结过两次婚。第一次嫁给卫仲道不久,卫仲道就一病呜呼,必有克夫之命;第二次嫁给左贤王,更是残花败柳;再加之蔡文姬因为思念远在南匈奴的两个孩子,整日神思恍惚,董祀怕娶会家来影响自己心情。 但他又碍于曹操的权势不好明说。曹操看在眼里,记上心头,立刻做出安抚。他先是给董祀讲了关于蔡文姬的满腹横溢的才华。在一次闲谈中,曹操曾表露出自己很羡慕蔡家的藏书。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曹操很是失望,但当他听到蔡文姬还能背出四百篇文章时,便大喜过望。后来 蔡文姬凭着自己的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而且文无遗误。董祀虽然有些动心,但他还是十分忌讳蔡文姬已是二婚之身。后来曹操又加封董祀的官职,董祀才勉强同意这门婚事。于是,蔡文姬便有了第三次婚姻。然而,令蔡文姬始料不及的是,婚后第三年,董祀因犯法而被判死刑。蔡文姬一生命运多舛,这个不幸的消息无疑又一次让她的心沉入了冰窟。蔡文姬为救丈夫,决定亲自冒死去向曹操哀求。

曹操是她父亲蔡邕生前的学生,一生怜香惜才。蔡文姬流落匈奴十二年,曹操不惜重金、不择手段赎她归汉,看到这个一生坎坷的蔡门才女叩头请罪,苦苦哀求,不由长叹一声:“你过去和现在的遭遇我都十分同情,但处死的公文已发,有什么办法呢?”蔡文姬央告说:“明公有好马万匹,勇士成千,何不派一骑士快马加鞭去救董祀临死之命呢?今天明公之为,文姬将感激不尽。”董祀就这样被曹操破例赦免了死罪。两年之后,蔡文姬写下《续汉书》。





奔跑的蜗牛灬


蔡文姬本名蔡琰,字文姬,生于汉末三国时期。父亲蔡邕是东汉著名文学家,也是当时的文坛泰斗。

蔡文姬自小聪明伶俐,博学多才,尤其精通音律,且天生丽质。

9岁时,其父蔡邕夜间弹琴,突然断了一根琴弦,在隔壁的文姬立即说:“是第二根弦断了。”蔡邕说:“你不过是偶然说中罢了。”数日后,蔡邕又弹琴,故意弄断一根琴弦,问文姬,文姬答道:“是第四根弦。”果然如她所言。

兴平二年(195年),李催,郭汜作乱关中,南匈奴趁乱进犯中原。蔡文姬因丈夫卫仲道病死后回家居住,父亲蔡邕又受董卓一案牵连,冤死狱中。蔡文姬失去庇护,不得已和百姓一起逃亡,不幸被匈奴左贤王所掳,流落大漠。左贤王见其貌美,纳为妃。蔡文姬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生育了两个儿子。

蔡文姬身在胡地心在汉,对故国的思念,对家乡的牵挂,常常让他夜不能寐,她作《胡笳呤》,每当夜深人静,思念故国时,蔡文姬就弹起胡笳,那笳声低回哀怨,时断时续,在大漠的夜空流连,如泣如诉,让人心酸,使人伤感,无数帐篷中的人们,早晨起来发觉自己已泪湿了枕巾。

建安十一年(207年),曹操平定了中国北方,成为北方实际控制人,他在一次酒宴上听到蔡文姬流落到匈奴的消息,且有思归之心,想起自己和蔡邕的情谊,决定帮助蔡文姬归国。

曹操派使者,拿着金壁向匈奴左贤王赎人,左贤王迫于曹操的势力,不敢不从,只得放文姬归汉。

回国后,在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嫁给了屯田尉董祀。

而后,董视犯了死罪,文姬去找曹操求情,当时曹操正在宴请公卿名士,对满座的宾客说:“蔡邕的女儿就在外面,今天让大家见一见”蔡文姬披散着头发,光着脚,叩头请罪。说话声音婉转,情感酸楚哀痛,在座的宾客都为之感动,但曹操却说:“可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怎么办?”文姬说:“你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终于被蔡文姬说动,赦免了董祀。

董祀回家后,知道是蔡文姬救了他,夫妻愈加恩爱,不久他们选择归隐田园,过着琴瑟和谐的生活。

蔡文姬是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清代诗评家张玉谷有诗赞之:“文姬才欲压文君,《悲愤》长篇洵大文,老杜固宗曹七步,办香可也及衩裙。”

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流传至今,读之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激人怀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