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之作戰之解1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潰糧,責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故不盡之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之作戰之解1

大凡用兵作戰,一般的規律師要動用戰車千輛,輜重車千輛,集結軍隊十萬,還要長途運輸軍糧。那麼,前方後方的經費,招待使節賓客的開支,維修作戰器材的消耗,車輛兵甲保養補充的開支,方方面面每天都需要耗費數目龐大的資金,然後十萬大軍房能出動。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之作戰之解1

動用如此龐大的軍隊作戰,就需要力爭速勝。曠日持久就會使軍隊疲憊,銳志受挫;攻打城池就會使戰鬥力耗損;軍隊長期在外作戰,將會使國家財力難以維持。如果軍隊疲憊,銳氣受挫,戰鬥力耗損,國家經濟枯竭,那麼,別的諸侯國就會乘此危機而發起進攻。到時候,即使有再高明能力的人,也無法挽回危局力。所以,用兵作戰只聽說過寧可指揮笨拙而但求速戰速勝的事,還沒有見過講究指揮精巧而使戰爭曠日持久的現象。戰爭久拖不下而對國家有利的情形,從來未曾有過。因此,不完全瞭解用兵弊害的人,也久不可能真正認識到用兵的益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