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之作戰之解2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於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力屈。財殫,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車罷馬,甲冑失弩,戟楯蔽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其稈一石,當吾二十石。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之作戰之解2


善於用兵的人,兵員絕不一再徵集,糧食不會多次運送。武器裝備由國內取用,糧食飼料則在敵國補充,這樣軍隊的武器糧草供應就可以滿足作戰需求了。

戰爭致使國家陷於貧窮的主要方面是向出征部隊遠程運送物資,遠程運輸必然導致百姓的貧窮。臨近軍隊駐地的地區,物價必然高漲,物價高漲就會使百姓財力枯竭。國家財力枯竭,就必然導致加重徭役賦稅的徵用。軍力耗盡,財力枯竭,國家便會出現十室九空,普遍的貧窮。人民群眾的財產將因戰爭而耗去十分之七;國家的財富也會由於車輛的損壞,馬匹的疲勞生病,盔甲服裝,箭羽弓弩,槍戟盾牌,車蔽大櫓的製造補充而耗去十分之六。

所以高明的將帥總是力求在敵國解決糧草的供應問題。吃掉敵國的一鍾糧食相當於本國運送二十鍾糧食;耗費敵國的一石草料等於從本國運送二十石草料。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之作戰之解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