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本閱讀】——《孫子兵法》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好書——《孫子兵法》。這本書家喻戶曉,無人不知,作者孫武。

孫武(約公元前545年—約公元前470年),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 。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其著有鉅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他撰著的《孫子兵法》在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史、軍事學術史和哲學思想史上都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並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哲學等領域被廣泛運用。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該書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本本閱讀】——《孫子兵法》

孫武

《孫子兵法》中有很多方法都可以用在能現在的職場、交際和生活中體現。

  • 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注:在職場中為什麼有很多自認為有能力的人,都被上司以各種理由逐出自己的團隊,想想看來或許就是他不服從上級領導的安排,與領導起爭執鬧矛盾。其實這樣的人總覺得領導上司能力不夠或者思想迂腐,但是仔細想想,為什麼他會是你的領導呢,他未必就是你想的那樣的無能迂腐,他必然也有自己的過人之處,或許是專業技術,或許是交際手腕,這些都夠你學習好長時間的了。

  • 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治亂,數也;勇怯,勢也;強弱,形也

    注:混亂就是從嚴整中發生,怯懦從勇敢中誕生,軟弱從堅強中誕生;組織嚴整與否,在於組織的編制好壞;成員的勇敢與否,取決於形式的優劣;團隊的強弱,代表了團隊的整體力量。這句話強調了團隊編制、組織紀律、成員能力以及團隊的整體能力由弱及強,有好及壞的轉化,若果想要保持一個團隊的競爭力,就要注重團隊編制、組織紀律、成員能力的培養,而這些能力取決於團隊的領導者和成員。領導者要建立好團隊紀律和團隊氛圍,要讓每個成員發揮自己的優勢並讓整個團隊運行良好,讓團隊和個人得到好的發展;團隊成員也要做到勇,勇於奉獻,勇於擔當,在一個好的團隊中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拓展和提升。

  • 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制權也

    注:分析利害條件,讓自己的建議讓上司接納,然後既可以早就有利的形勢,這個可以作為外在的輔助條件,所謂的“勢”,就是利用現階段的有利情況,伺機而動。在一個團隊中,引導項目進展的不僅僅是團隊的領導者,作為領導者也未必能夠將現有形式考慮的十分全面,此時作為團隊成員,如果能夠看清當前項目進展的狀態,做出自己的分析,並於團隊領導溝通,無論你的分析是否為領導接納,這樣的行為必然有利於項目的進行,畢竟多一分思考,就少一分風險。在進行項目的分析時,要全面的分析現狀況下的利與弊,做到因利而動,隨機應變。

  •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多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注:廟算是指在打仗前舉行的作戰會議。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做事情之前,規劃是相當重要的。古語有云:三思而後行,在團隊項目開展之前,就要對項目開展後可能發生的一切變數進行透徹的分析,並制定出有效的對應之策,如此方可有條不紊,進退有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