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中的人生智慧

作為中華文化瑰寶的孫子兵法,看完之後感嘆道中國古人智慧的高超。作為一部以兵法著稱的書籍,看過之後你才明白他在戰爭之外有更多的裨益。我今天就粗略的講一下書中提到的人生智慧,供大家參考參考。

《孫子兵法》中的人生智慧

多想、多琢磨

孫子開篇就講:"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也,不可不察也。"意思簡單明瞭,我也就不多講了。我就說說這句話引來我們對人生的反思:

打仗對於國家是大事,需要好好琢磨要不要打、怎麼打這些問題。對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又會有那些大事,我也是否有過好好琢磨、謹慎決定呢?

人的一生有很多大事需要考慮,但是更重要的是一種顧及後果、謹慎決定、用心去考慮的態度。國家打仗時為了利益,人生做一些決定、做一些事情首先也是為了自己長遠利益。我們也要對自己負責,不能指望別人提前給自己做計劃,因為只有自己最瞭解自己的未來。所以只有自己為自己做的計劃才更有用。

人生中會遇到的善惡、愛情、健康、金錢等等都需要我們好好考慮怎麼樣才可以更好的去把握他們,而不是輕率的跟著別人的腳步或看法去做決定的。人要有自己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致人而不致於人

做人永遠不能受制於人,而且既不能受制於人也不能受致任何其他的東西比如:金錢、美色等等會影響你主觀判斷的東西。這裡我們並不是讓大家皈依臥佛,而是要以一種“身外之物”的態度是看待這些東西。

在現實中我要時刻警惕主觀感情、人性短視對我們的影響,因為只有我們的目光不被這些東西吸引,我們才不會受制於人。才能真正擁有這些東西,現實中往往就是這樣的。只有眼光放得長遠,眼界更加開闊才可以做出更加有利於我們的選擇。

當我們可以不至於人的時候,我們就有機會利用這些人性的弱點去做一些事情。才能在人生的跑道上走的更遠更好。

看清本質

孫子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道別人也知道自己就算打了一百場都不會消亡。

如果說”知己“ 和 ”彼“各為百分之五十的勝率,但是現實生活中就算我們無時不刻的在研究別人,也就不可能把這個”彼“研究明白,況且有時候我們並不知道這個”彼“是誰。所以我們的重心應該放在瞭解自身。

如何瞭解自己,在看清自己的時候要放下自己面具。去思考自己做的一切到底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口中所說的家人、孩子、老人還是為了自己的懶惰又或者瀟灑找的藉口。如果是為了口中所說的,那麼我們有沒有更好、更直接、更讓你理解的做法。不要等到一切都為時已晚才能想清楚,有很多事情是沒有回頭路的。

所以就像打戰一樣,要看清本質,這問題的表面可能是一句奉承或一次拒絕、一個有目的的人、一個表面積極的態度。

好了,今天孫子就講到這裡,中國古人留下的經典文化,有超出你想象的實用性和啟迪性。希望大家有空多讀讀古典著作,要知道中華兒女都是這些著作的薰陶下成長了幾千年的。這些著作永遠是最適合我們去參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