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讀《孫子兵法》

大家好,我是小段

《孫子兵法》是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也被稱之為中國上下五千年來,影響最深最大的兵書,幾乎在每一場戰役都得到巧妙地運用。不僅中國,世界上也有許多軍事家對《孫子兵法》崇拜得五體投地。

細讀《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已有2500年曆史,歷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

今天我們來細談《孫子兵法》中的精華!

細讀《孫子兵法》

一是"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意思是戰爭是國家最頭等的大事,將會關係到軍士百姓的生與死,關係到國家的存與亡,不能不認真周密地考察、分析和思考。

二是"兵貴勝,不貴久"。意思是戰爭最可貴的是速戰速決,最不可取的是日以夜繼地鏖戰。

三是"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意思是對國家有利益的才出兵,不利國家的就要停止行動。

細讀《孫子兵法》

用兵是一種詭詐的行為。能夠打的要裝做不能打;想要打的裝做不要打。要向近處,裝做要向遠處;要向遠處,裝做要向近處。給敵人以小恩小惠,去那引誘攻擊敵人無備的地方,出乎敵人意外的行動,這是軍事家指揮的微妙,是不能事先呆板規定的。

五是"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意思是用兵是一種詭詐的行為。能夠打的要裝做不能打;想要打的裝做不要打。要向近處,裝做要向遠處;要向遠處,裝做要向近處。給敵人以小恩小惠,去那引誘攻擊敵人無備的地方,出乎敵人意外的行動,這是軍事家指揮的微妙,是不能事先呆板規定的。

細讀《孫子兵法》

這五點可謂是囊括的世間智慧結晶。只有領會這5句話的精髓,你就能夠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迎刃而解。

細讀《孫子兵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孫子兵法》的第一選擇永遠都是不戰,為什麼呢,因為戰爭不如和平來的讓人舒服呀。當然接受失敗很多人都做不到,但是實際上,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不是我們能搞定的,有時候,我們只能接受失敗,但接受失敗有什麼價值呢?價值就是可以斬斷所有錯誤的源泉。其實,這也就要求你必須放棄一些事情,然後將注意力完完全全地放在最關鍵的地方,狠練基本功、狠抓基本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