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文学史:我叫嵇康,是一个很有名的古人

背景导读

新一代诗人嵇康、阮籍的出现,标志着诗歌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尖锐激烈,统治者提倡“名教”让名士反感,佛老玄学兴起,清谈风气渐盛。这时期的诗歌,不再以积极入世、慷慨悲歌为特色,取而代之的是“师心使气、隐晦曲折”。

正文

我叫“嵇康”,是一个很有名、很有名的古人。

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我会弹琴、喝酒、吟诗、做文章,以及嗑一点儿药,凡是符合“上流社会”的言行,我都会!因为我是个“名士”。

但,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我其实是一个职业“打铁的”。为啥?“穷呗!”此处话题:说魏晋名士这一独特的群体

你是不是感到很疑惑,难道一千多年前就有“江湖骗子”的说法?我就来跟你来唠唠嗑——

知识点一:其实这是种行为艺术,当时被唤做“魏晋风流”

我们这个时代特点就是:“乱”和“篡”。有谚语为证:“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比如曹丕抢了汉室,现在司马昭又准备抢曹氏,此时入朝为官那是叫一个“有黑幕”啊。所以在这个年代,自然不比几十年前的建安时候的人了,那时候还能想着策马扬鞭,建功立业,现在大家每天过日子都如履薄冰似的,忧生嗟叹。简单点讲,做官是个“夕阳产业”:高风险、低保障。时代背景分析:建安时期到正始时期,时代风气逐渐转变

但是,上帝在关上一扇大门的时候,总会留下一扇窗户!

当我们失望地,发现“建设美好新王朝”是一个泡影的时候,却十分惊喜地,找到了一个“新窗户”:活出一个真正的自我啊!没错,就是那句“文艺青年”的座右铭!

“魏晋风流”,说白了,其实就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大家首先和儒家的那些条条框框say bye-bye,我们要追求那种具有魅力、影响力的人格美,把我们在这个乱世的痛苦内心,通过言行、艺术、诗文等等手段表达出来,让个人本性的自然流露(

魏晋风流的内涵)。所以和我一起说:“去你xx的建功立业、做官吧!”

趣说文学史:我叫嵇康,是一个很有名的古人

嵇康抚琴

划重点:嵇康现身说法,讲解魏晋版“行为艺术”这门课


Q:但是“魏晋风流”始终是一个潮流,就像是“韩潮”到了一样,我嵇康如何成了那几个最“靓”的崽之一?

A:做名士喽!还是很有名的那种!


咳咳,那么我就说说,做一个展现着“魏晋风流”的“名士”的标准——成为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男子以下是具体介绍“名士”的特征

  • First论一个“名士”的修养之天生丽质篇

我嵇康是个美男子,有书为证:

根据《世说新语》记载:“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

根据《晋书》记载:“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

诶,这也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因为“颜值”也是人格魅力的一大因素

  • Second:论一个“名士”的修养之个人内涵篇

1、行上,首先在言行上,名士说话,多言语精妙,能机敏应对。《晋书》就记载了这样一件小事:

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炼有才辨,故往造之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钟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未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钟会)以此憾之……

这精彩的对白,你们就自行体会吧!

我是不会告诉你们:我们字面上在问干啥来又为啥走,其实在试探对方来的用意。

这不,后来,我就因为被“钟会”打了“小报告”,抓去做了牢准备等死。

趣说文学史:我叫嵇康,是一个很有名的古人

《世说新语》

2、这又“解锁”了我另一项技能——名士之“雅量”,《世说新语》记载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而弹之,奏《广陵散》……

要的就是这种大义凛然、临危不惧,遭了黑手也不能丧失我的涵养,让小人耻笑。

3、当然会才艺——“弹琴”,也是艺术化人生的一大表现,这里就不说我还会写诗、做文章了。另一版本《晋书》是这样子写的:

嵇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拂许,康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曰:……广陵散今绝矣。

似乎没啥,但是你们看看后来有个叫做陶渊明的小子,自己不会弹琴还抱着“无弦琴”自娱自乐,大概心里就有数了。不是每个人都是有艺术天赋的,名士嘛,自然要有点“格调”!

嘿嘿,当然我一死,充分显示“名士”的号召力:三千人为我求情,“名士”的魅力,也就对政府的威胁!(名士被处死的原因所在,被利用和死亡二选一

  • Third:论一个“名士”的修养之修仙篇

话又说回到晋朝儒家学说崩溃,“玄学”风靡一时,简称“修仙”,自然作为一个“合格”的名士,不懂得这些是不过关的,据《晋书》记载:

康尝采药,游山泽,会其得意,忽焉忘返。时有樵苏者遇之,咸谓为神

毕竟有了这种夸张的“行为艺术”加持,传播流量自然就大了。

不过,我是发自内心的,因为我始终不是“道士”。当时就想着融入“自然”,无意间,才忽然发觉,这不也是一种变相“炒作”。诶,无心插柳嘛。

(因为:魏晋名士信奉老庄哲学,追求自由的精神天地

当然也有一种人呢,先长的丑不说,行为也很“怪诞”,也成了名士,其实仔细想想道理是一样的。我没说谁,就是我的一众“死党”之一——刘伶。

趣说文学史:我叫嵇康,是一个很有名的古人

刘伶病酒


小插曲(现实篇):但是,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说到底,终究还是要“打铁”混口饭吃。嘿嘿,但,我好像蛮喜欢的,跟谁有仇,就拿“锤子”锤铁泄愤!名士嘛,”其喜愠之色”,怎么能让别人知道呢?

下面我就和大家介绍下我的“好基友”们,大家都是“名士”里的“精英”,为啥呢?——

知识点二:这是一伙反政府主义者,而且有个响亮的名字——“竹林七贤”

我们“竹林七贤”是魏晋风流、魏晋名士的代表——

因为,那些年,我和“好基友”们,敢一起做一件“大事”:反抗司马家族,坚决抵制“黑幕”政治。这自然让我们从一众伪“名士”中脱颖而出。当然,虽然文学史、历史书上记载的轰轰烈烈,可事实上我们也无非就是酣饮和故作旷达,以逃避迫害,顺便地,这种委婉带点儿讽刺的“拒绝”,通过我们的名气不断“发酵”,告诉世人我们的不满和原因所在——政治太黑暗了

。所以史书说的一点没错:“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这和下文“竹林七贤”艺术成就息息相关

那,他们分别是:陈留阮籍、阮咸、河内山涛、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琅琊王戎 。

不过为啥我们在当时能活这么久?——不是说了我们是很“委婉”的人,而且在“魏晋风流”下,作为一线“名士”,粉丝的力量,也是很可怕的,不找个合适的理由,有时候还真拿我们没办法,想抓我们?我们又没犯法不是。(Ps:别吐槽我“吸毒”,那时候不犯法,反而是一种高端生活)

趣说文学史:我叫嵇康,是一个很有名的古人

竹林七贤图

划重点:传说中的竹林七贤”的贡献

  • 这是一个名士的内心独白:

我们“竹林七贤”中的佼佼者是我和阮籍魏晋正始文学的代表人物

话句话说,我们可能是和最和世界格格不入的人——

阮籍的五言诗写得很好,后世的人写了《诗品》说什么“厥旨渊放,归趣难求”来概括的阮籍的诗歌艺术特色,因为阮籍的诗歌多用象征、比兴的手法,例如“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等等,寓理其中,情随辞转

但是,唯独我看见了阮籍诗歌中内心中的悲伤,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如对于生命短暂的思索,“朝为美少年,夕暮成丑老”;如用高昂的精神世界,扫除一切以忧郁和苦闷,“岂与蓬莱户,弹琴诵言誓?”等等。

在他笔下,《咏怀八十二首》开拓了五言组诗的形式

但,有时候,一个失意的人,才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文人

而我,嵇康,也是如此。

可能性子更烈一些,我的成就在散文:《与山巨源绝交书》是我自由挥洒、感情热烈下写就的“绝交书”,我将一个傲岸精神的我,淋漓尽致得表现出来,后人可能会赞颂我的品格吧——真的名士!

可我,又少了一个朋友,这可能就是你们所不了解的“孤独”吧!

也因此,

文学史下了结论:建安、正始时期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这少不了我们的“功劳”。

末了,我叫嵇康,是一个很孤独、很孤独的古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