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之死(文臣篇)——嵇康

嵇康,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是三国时期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年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相交从游,被后人称为“竹林七贤”,而嵇康则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至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来却因得罪司马氏的心腹钟会,为其构陷,最终被司马昭处死。那么一代名士嵇康,为什么会被司马昭处死呢?这其中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为了搞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还从历史出发。

三国人物之死(文臣篇)——嵇康

嵇康年幼丧父,由母亲和兄长抚养成人。幼年即十分聪颖,博览群书学习各种技艺。成年后喜读道家著作,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然而他却是不注重打扮的人。后来他迎娶了沛王曹林之女长乐亭主为妻,育有一儿一女。此外,嵇康文采飞扬,还擅长音乐,又精通绘画、书法,成为当时名士的代表。

曹魏正始年间,嵇康与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等人,时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人谓竹林七贤。尽管他们之间的政治主张和追求并不一致,但是在喜好清谈、文艺、崇尚老庄的思想,追求个性解放、自由等方面,他们还相通的,这也让他们时常聚在一起,逐渐成为一个松散的文人小群体。竹林七贤的出现,反映了面对当时战乱不止、政治黑暗的社会,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态度。他们对社会黑暗的无奈,对礼教虚伪的反感,迫使他们以一种出世的姿态,面对世界和人生。反倒促使他们追求个性张扬奔放,行为举止上的特立独行、风流潇洒、精神上的自由高贵,思想上清静无为,崇尚老庄,文风上的也多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们这种魏晋风度对后世中国的文学、音乐、艺术、哲学、宗教等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国人物之死(文臣篇)——嵇康

然而,当他们在竹林里交游的时候,整个曹魏政局却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特别是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族掌握曹魏朝权,并要逐渐取代曹魏皇室的时候,他们是无法逃脱这场翻天覆地的转变。这也迫使他们必须在新的政治环境下作出自己的政治抉择。于是,他们之间开始分化了,山涛、向秀等人倒向司马氏,成为司马氏的政治集团的一员,阮籍、刘伶等人则嗜酒如命,选择逃避政治与现实。而作竹林七贤的领袖之一的嵇康,则对司马氏家族采取了不合作,甚至反对的态度。当时司马氏知道嵇康是名士,而且是士林的领袖,如果这样的人加入自己的阵营,会对自己家族取代曹魏政权,取得舆论上和一大批知识分子的支持。所以,司马氏便积极拉拢嵇康为自己的集团服务,可面对司马氏的拉拢,嵇康依旧是一副强烈地不肯合作的态度。为什么嵇康会如此强烈的反对司马氏呢?一方面,他是曹魏婚亲,他取了曹操的曾孙女,沛王曹林之女长乐亭主为妻。这使他在骨子是对曹魏皇室是有感情的,司马氏要取而代之,他自然不会合作,另一方面,他对司马氏靠搞军事政变、搞政治黑手这一套,也十分看不上,他不愿同流合污,为虎作伥。此外他崇尚老庄、对司马氏搞的那套虚伪的礼教也十分反感。这些都促使他对司马氏是彻底的不合作。他曾公开写文章以批评儒家以名教为名,影射司马氏。他公开宣称“以六经为污秽,以仁义为臭腐”。他还大胆提出了“超名教而任自然”的观点,矛头直指儒家的名教,意思是要人们摆脱名教的束缚,顺应自然大道。表达了他对司马氏专权的不满于轻蔑。这些“反革命”的言论,自然也与司马氏希望用儒家的礼法,收拢人心,管理国家的理念是背道而驰。之后,嵇康多次躲避司马氏的征召。特别他昔日的好友山涛,推荐他接任自己的职务,本来对司马氏早已不满的嵇康,这次对山涛也发了火,他认为山涛是将他往火坑里推。于是,给山涛写一封著名的信,《与山巨源绝交书》。在信中,嵇康列举自己种种不能当官的理由,并责怪山涛强人所难。他说自己自由散漫惯了,难以适应官场的规矩。而且他还每非汤武、薄孔周,是十分反对礼教的,他也是嫉恶如仇、轻嗣真言,遇见事情不肯妥协的主,无法与官场的人交往。嵇康的信表达了自己不愿出来做官,要与山涛绝交,更重要的是公开表达自己不愿与司马氏合作的意向。嵇康这种积极不合作的态度,大肆宣传任自然的“反革命”言论,反对儒家的礼法,公然与司马氏的政治宣传唱对台戏,自然引起司马氏的十分不满,这也成为了他日后被司马氏诛杀的重要原因。

三国人物之死(文臣篇)——嵇康

造成嵇康之死的直接事件,就是吕巽诬陷兄弟吕安的事情。那吕氏兄弟也算当时的名士,和嵇康关系也还很好。吕巽看弟弟吕安的老婆长的漂亮,就借弟弟不在家的是时候,把弟弟吕安的老婆徐氏灌醉并奸污。得知自己的老婆被哥哥欺负了,十分气愤的吕安想告发哥哥,就找嵇康商量,嵇康劝他家丑不要外扬,此事打住。但结果却是哥哥吕巽恶人先告状,把吕安给告了,罪名是“不孝”。那吕巽与司马氏的心腹钟会交好,又在司马昭面前受宠,他的诬告自然到得了当局的承认,于是就把的兄弟吕安发配边疆,极其失落的吕安满腹郁闷给嵇康写了封信,结果信被司马昭给截了,他看了吕安的信十分厌恶,由此就把吕安给追收入狱。吕安在衙门申辩,叫好友嵇康做证,正直的嵇康知道吕安是被冤枉的,义不容辞出庭做证,而钟会却当庭宣告他乱群惑众。结果就把自己也给带进去了

三国人物之死(文臣篇)——嵇康

嵇康一入狱事件就闹大,直接反馈到了司马昭的目前。按理说,嵇康是闻名天下的名士,也没犯什么大罪,司马昭也不会直接就处死嵇康。但是钟会的诬陷,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司隶校尉钟会对司马昭说:嵇康不是个等闲之辈,他是条卧龙,可不能让他飞起来。你的天下就要到手了,唯有这人是你要担心的,杀嵇康,机不可失。他还列举出当年两个圣人姜太公和孔子杀名士的例子,来加强司马昭的信念,并说嵇康曾经要帮助毌丘俭谋反。那钟会为什么会如此致嵇康狱死地呢?原来,当时钟会知道嵇康是当时有名的人物,自己写了本书,想得到嵇康的评论,三番五次的去嵇康家,因为害怕与他面质,每次临近屋舍的时候便又折返回府。最后不得已,起了个五更,将书扔到嵇康家的院子里,反身撒腿就跑。有一次,钟会去见嵇康,看见嵇康在树荫下打铁。没敢打扰,就呆呆的站在一旁。嵇康目不斜视,专心锤炼。久之,钟会觉得无聊和窝火就准备走人。嵇康冷不丁冒出话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仍然保持着口辩的才能,说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然后恨恨而去。嵇康不待见钟会,因为他性格比较耿直清高,内心里是忠于曹魏政权,骨子里看不起像钟会这样投靠司马氏的人。嵇康对钟会的怠慢和鄙夷,渐渐在他心中种下了仇恨之花。睚眦必报的钟会,此时果然逮住了机会,这次他要报嵇康之前对自己的轻慢,要致嵇康于死地。早就对嵇康不合作而不满的司马昭,听了钟会的一番话,他也认为像嵇康那样的名士,不除掉,说不定哪天煽动那帮读书人,反对自己闹事,而且他又是曹家的女婿,骨子里肯是支持曹家的,反对司马氏取代曹魏的。特别是嵇康入狱后,有不少太学生为嵇康求情,甚至要到监狱与他同住。司马昭一看,你嵇康入狱了还有这么大的煽动能量,自然坚信了要除掉嵇康。就这样,司马昭在钟会的挑唆下,认为嵇康已经没什么用处,倒不如除掉省心。于是,双双判了嵇康和吕安的死刑。

公元263年,司马昭下令把嵇康、吕安押到洛阳东市斩首,嵇康时年41岁。京师的三千太学生“请以为师”,可终不得许。在死刑目前,嵇康没有卑躬屈膝地求饶,而潇洒地从容赴死,他在刑前索琴而扶,从容地弹了一曲《广陵散》。玄起处风停云滞,人鬼俱寂,唯工尺跳跃于琴盘,思绪滑动于指尖,情感流淌于五玄,天籁回荡于苍天,仙乐袅袅如行云流水,琴声铮铮有铁戈之声,惊天地,泣鬼神,听者无不动容。曲毕慨然长叹:“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最后是慷慨赴死。当时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就这样,一代名士嵇康悲壮而潇洒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然而他以自己高大的人格、绝世的风度,向世人迸发出了最后那耀眼夺目的光辉。

三国人物之死(文臣篇)——嵇康

嵇康之死,的确是冤案,是封建专权社会下造成的悲剧。嵇康之死,起因是吕巽、吕安兄弟的官司和钟会的诬陷,但归根结底是他的得罪司马氏造成的。他是当时的名士,又是曹家的女婿,声望广,影响大,有号召力,他又完全地不肯与司马氏合作,又公开宣称任自然的思想,反对司马氏宣扬的名教礼法,这些都造成了他最后被杀的悲剧。其实,按现代话说,嵇康顶多算是一个持不同政见的小知识分子,挺多写写文章,发表一下不同的见解,根本没颠覆政府的能力,正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他的死是司马昭的过分猜忌,是当时专制体制下的言论不自由,对知识分子的不宽容,而是采取禁锢打击的方式对待造成的悲剧结局。以上这些就是嵇康之死给我们现代人带来的历史思考与启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