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虽被司马昭处死,却留下继曹操诗作之后又一组成功的四言诗

嵇康,字叔夜,是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他幼年聪颖,博览群书,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后还娶了曹操的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据史料记载,嵇康因得罪钟会,后遭到其构陷,被司马昭处死,年仅四十。嵇康诗歌现存五十余首,有四言、五言、六言、杂体、骚体,体裁比较丰富。成就最高的是四言诗,他的《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九首,是继曹操诗作之后又一组成功的四言诗。

嵇康:虽被司马昭处死,却留下继曹操诗作之后又一组成功的四言诗

接下来,我们一起品读其中的两首诗作。

良马既闲,丽服有晖。左揽繁弱,右接忘归。风驰电逝,蹑景追飞。凌厉中原,顾盼生姿。(其九)

这首诗似一幅人物剪影,表现了嵇康兄长驱马疾驰的姿态。如果与曹植的《白马篇》相比,同样是突出骑射技术的精湛,但在精神气质方面有非常大的不同。嵇康写到了“丽服有晖”,华丽的衣服熠熠生辉,写到“凌厉中原”那种一往无前的气概、摆脱束缚的自由奔放,更写出“顾盼生姿”的从容妩媚。

嵇康:虽被司马昭处死,却留下继曹操诗作之后又一组成功的四言诗

一般而言,马匹会因受到惊吓而过度紧张,也会因为刺激而情绪极为亢奋狂欢,但有了“丽服有晖”“顾盼生姿”,便有了稳定感、有了潇洒从容。这种好整以暇、处变不惊是建立在良马和人长期训练的基础上的,是魏晋风度的重要体现。而且,曹植《白马篇》侠客的精湛技艺及英雄气概是为了“边境多警急”,“赴国难”,即是说技艺与气概是解除国难的手段,只有与“国难”联系在一起,技艺与气概才有意义,但在这里,技艺与气概本身便是目的,便是欣赏赞叹的对象,这是魏晋审美超脱精神的流露。这样,曹植《白马篇》里的游侠便变成一个风流士族。

嵇康:虽被司马昭处死,却留下继曹操诗作之后又一组成功的四言诗

与《诗经》、曹操的四言诗相比,嵇康的诗歌更有文采。“左揽繁弱,右接忘归”(繁弱、忘归都是名弓)是对偶,而“风驰”“电逝”“蹑景(影)”“追飞(飞禽)”,前两个是譬喻,后两个是比较,而连续用四个词来渲染疾驰,这种铺陈的手法即是赋。把赋的手法压缩进极其简约的四言诗,这是创造,也体现了魏晋对文采的追求。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十四)

嵇康:虽被司马昭处死,却留下继曹操诗作之后又一组成功的四言诗

这首诗有意避开艰辛紧张的行军或战斗场面,而表现行军休整的情状。射鸟、钓鱼、观赏飞禽、演奏琴瑟等都是魏晋士族的生活风尚、生活内容,兰圃、华山、平皋、长川也都是常见事物,并不稀奇,但通过恰当的搭配,产生了相当好的效果,长满兰花的园畦、青草丰茂的山坡,生机盎然;水边的原野。绵长的河流,令人感觉宽广而悠远。当然搭配得当也得益手作者的美情趣乃至整个精神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