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上线中!垃圾不分类后果可能很严重!

相信有不少人干过这样的事,把垃圾分门别类的装好,放到对应的垃圾桶里。可是,垃圾车一来,全都倒在一起,好不容易建立的那点分类意识瞬间崩塌,一夜回到解放前。

不过这种情况可能很快就会得到改善,1月31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准备于7月1日正式执行。意味着垃圾分类将正式纳入法治监管范围,《条例》中涉及了对生活垃圾的源头、投放、收集、运输、处置、资源利用以及监督管理等部分作出明确规定。以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建立健全的垃圾分类管理体系,降低生活垃圾排放,循环利用有效资源。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上线中!垃圾不分类后果可能很严重!


《条例》中将生活垃圾分为四类:

可回收物:纸张、塑料、金属等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废弃物;

有害垃圾:电池、灯管、药品等能对人体或者自然环境产生危害的生活废弃物;

湿垃圾:食材、绿植、药渣等易腐烂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

干垃圾:除上述之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

目前已经有多个小区物业常备的垃圾桶有干垃圾、湿垃圾之分,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则在小区的垃圾分类箱房。没有按规定进行分类的垃圾,不会被收走。像垃圾混装、混运等违规操作的单位和个人将面临罚款、吊销经营许可等处罚。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上线中!垃圾不分类后果可能很严重!


或许有人不理解,扔个垃圾的事情,用得着专门出规定吗?垃圾分类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是它背后却大有文章,这其中不仅仅是大众所熟知的保护环境这样一个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大命题,还关乎于人类本身的健康。

以垃圾分类较好的日本为例:

1980年日本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在此之前,日本因大量焚烧垃圾进行发电,导致大气中二噁英含量剧增,成为“二噁英大国”。

二噁英是一类无色无味的脂溶性有毒物质,毒性是砒霜的900倍,被称作“世纪之毒”。稳定的结构,令其难以自然降解,可以积累在生物体内,引发各类病变,经常接触的人更易得癌症。

因此日本的垃圾分类制度,极为严苛:一个饮料瓶需要拆分成瓶身、瓶盖、塑料包装,分成3类进行分别投放。与此同时,不同类型的垃圾有专用的垃圾袋,通过袋子上的信息能知道这袋垃圾是哪家的。

另外,回收垃圾在时间上也有严格要求,周几回收某一类型的垃圾,如果错过本周回收某类垃圾。那么,对不起,这类垃圾你需要等上一周的时间,才能扔出去。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上线中!垃圾不分类后果可能很严重!


相比之下,《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就显得温柔许多,毕竟凡事得讲个循序渐进。据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回应,《条例》将于2020年底全面强制执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预计可减少35%垃圾处理量,降低因填埋、焚烧产生的水污染、空气污染,环境污染压力有望得到极大的缓解 。

目前国内越来越多人逐渐养成垃圾分类意识,但是垃圾的分类及循坏再造全面落实、提高效率仍然任重道远。对于个人而言,在垃圾车统一拉走生活垃圾之前先把特殊的、有较高再造利用价值的物品分拣收集,专门处理,从个人源头做起从而提高整个社会效率,何尝不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