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創業,家業由誰來繼承呢?曹操、劉備、袁紹等人的案例值得深思

東漢末年隨著董卓一把火燒了洛陽,把漢獻帝帶到長安之後。關東的群雄就開始彼此爭鬥,最終形成割據局面。當這些群雄漸漸老去,這個時候就需要考慮怎麼將產業傳承下去了。辛苦創業,家業由誰來繼承呢?這是一個大難題。叱吒風雲的群雄在此事上的表現卻並不相同。

辛苦創業,家業由誰來繼承呢?曹操、劉備、袁紹等人的案例值得深思

一、拱手相讓型

拱手相讓型當屬陶謙讓徐州。《三國演義》將此事說成是劉備的仁德,才使得陶謙將自己的地盤讓給劉備。當你翻開史書你就會發現真相併非如此。

陶謙不是一個仁厚的長者,能在亂世中立足腳根,怎麼會是一個簡單的角色呢?陶謙有兩個兒子,一個叫陶商,一個叫陶應。

為什麼不傳給自己的兒子呢?這份家業掙的不容易啊。

陶謙發現自己的兒子沒有掌控徐州的能力,西面有曹操必拿下徐州的決心,北面還有公孫瓚,袁紹的勢力。放眼望去整個徐州能勉強扛得住曹操的也就劉備一個人。

劉備是公孫瓚的鐵哥們,當地的世家大族對劉備比較擁護,雖然自己手下的丹陽兵對劉備並不服氣。

綜合分析,不讓兒子接班,那是為兒子好!這份家業就此放棄了,從這個角度來說陶謙也是個果斷之人。

辛苦創業,家業由誰來繼承呢?曹操、劉備、袁紹等人的案例值得深思

二、意外繼承型

意外接班型的有兩個,一個是劉焉。他聽從廣漢董扶的建議,說益州分野有天子氣,就謀求得益州牧。他有四個兒子,劉範是長子,劉璋最小。估計劉焉最看中三子劉瑁,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劉瑁的老婆後來成了劉備的老婆,也就是蜀漢的穆皇后。穆皇后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

焉有異志,而聞善相者相後當大貴。焉時將子瑁自隨,遂為瑁納後。——《三國志·蜀書·二主妃子傳》

可惜劉瑁無緣享受這一福分,比劉焉走的還要早。

劉璋和他兩個哥哥當時留在長安。劉焉想和馬騰合作襲擊長安,結果事情敗露,長子,次子都被殺,劉璋幸好被漢獻帝派回蜀地。

最後事情也沒有交待就死了。劉璋的接班很匆忙,他在蜀地根本沒有勢力,只是趙韙覺得劉璋這個人比較軟弱,容易控制就成了蜀地之主。

還有一個意外接班型就是孫策,孫策和周瑜兩人橫掃江東,正值年輕力壯之時,根本沒有考慮過誰來接班的問題,結果卻遇到許貢的門客報復,遇刺身亡。臨死之時,自己的孩子年幼,所以就交給了自己的弟弟孫權。

辛苦創業,家業由誰來繼承呢?曹操、劉備、袁紹等人的案例值得深思

三、糾結未決型

袁紹經過幾年的努力,打下四州。袁紹的能力很強,水平也不錯,只是在親情方面拖泥帶水。

他的兒子袁譚過繼給袁基為繼子,能力很不錯,所以讓他守青州。袁熙是老二,能力也不錯,所以袁紹讓他守幽州刺史,他最喜歡老三袁尚。這樣三個兒子都培養著各自的勢力,袁紹也沒有制止。

按道理應該有個主次,他卻平均對待,他還有一個外甥,高幹。這樣四人一人一州。理由是什麼呢?

紹曰:“孤欲令四兒各據一州,以觀其能。”——《三國志·魏書·董二袁劉傳》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肯定得壞事情。因為各領一州,就會形成各自為政。事實上也是如此,本來都忠於袁紹的手下謀士紛紛站隊,使得原先鐵板一塊的內部四分五裂,相互攻訐。

官渡之戰為什麼敗了,除了曹操的水平和許攸的放水之外,袁紹這一昏招關係也很大。

袁紹去世時也沒有將這件事情作出合理安排。袁紹一死,袁氏兄弟就相互攻擊,最後便宜的自然就是曹操了。曹操利用他們兄弟不合爭主,輕鬆拿下袁紹原來的地盤。

辛苦創業,家業由誰來繼承呢?曹操、劉備、袁紹等人的案例值得深思

四、殘忍決斷型

劉表有二個兒子,一個是長子劉琦,前妻生的;一個是幼子劉琮,荊州蔡家大族之女生的。劉表一人一騎進入荊州能站穩主要靠兩個世家,一個是蔡家,還有一個就是蒯家。這兩家都支持劉琮。這是壓倒性的優勢,劉表也喜歡劉琮。

這一下劉琦就很尷尬了,因為留在城內說不定會遭毒手。所以他不得不求助於諸葛亮,最後諸葛亮跟他說了一句: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劉琦妙懂,此時正好黃祖被孫權幹掉了,所以他就跟父親說我去江夏鎮守,顯然表態荊州之主,我主動放棄不爭了。

劉表的接班沒有問題,劉琮很順利接班。可惜劉琮能力不行,最終拱手相讓曹操。所以曹操才說了一句:生兒當如孫仲謀,如劉景升,兒子豚犬耳。

論才能和沉穩自然劉琦更優,但沒有辦法,劉琮背後的實力擺在那邊。

辛苦創業,家業由誰來繼承呢?曹操、劉備、袁紹等人的案例值得深思

劉備有四個兒子,長子劉封,次子劉禪,還有二個兒子劉理,劉永,在他死的時候很小,自然沒有競爭的資格。

所以競爭就在劉封和劉禪二人之間展開。有人會對於我說劉封是劉備的長子有爭議,我不在這裡作過多的解釋,我在《 》有過詳細說明。如果你翻開《三國志》,你會發現關於劉封的記載很模糊的,顯然是被人有意抹去的,為什麼抹去,不說大家也清楚。

劉備自立漢中王之後,立劉禪為王太子,封劉封為副軍將軍,這個職位是劉備為劉封量身定做的,並讓他駐守上庸城。

劉備這樣的處理,顯然就是告訴劉封,你失去競爭的資格了。所以劉備在這方面的處理比劉表,袁紹等人理智和果斷很多了。

劉封在上庸城自然心情不好,和駐軍孟達發生矛盾與這個自然也有關係。

最後丟了上庸,關羽兵敗也不救。回到成都,諸葛亮和劉備一合計,劉封的命就交待了,劉禪徹底沒了威脅。

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賜封死,使自裁。——《三國志·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

辛苦創業,家業由誰來繼承呢?曹操、劉備、袁紹等人的案例值得深思

五、優勝劣汰培養型

曹操一開始最喜歡曹衝,所以他想立曹衝為後,可惜曹衝此人命不長,曹衝死時,曹操說了這麼一句話意味深長。

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三國志·魏書·武文世王公傳》

接著曹操又開始重新選擇接班人。此時曹植和曹丕成了競爭對象。曹彰喜歡當大將軍,對這個沒有興趣。

一開始曹操喜歡曹植,因為曹植有才華反應快,但後來發現曹植此人行為有些放蕩,作為文人,詩人沒有問題,但作為家業繼承者,這種性格是致命的。

曹丕自然就成了接班人。

文帝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併為之說,故遂定為嗣。——《三國志·魏書·任城陳蕭王傳》

接班人一旦確定,曹操不像袁紹那樣猶豫,他立馬站到曹丕這一邊,為曹丕保駕護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曹操找了一個理由殺掉了楊修。

辛苦創業,家業由誰來繼承呢?曹操、劉備、袁紹等人的案例值得深思

正因為曹操如此決斷,所以曹操內部雖然有此分裂,比如丁儀、丁廙等人就站在曹植這一邊,但沒有造成大的四分五裂。絕大多數都站在曹丕這一邊。

曹操死後,曹丕順利接班。

結語:

這裡其實漏掉2個人,那就是孫權和曹丕確定接班人的情況。因為他們都已經是稱帝之後確定接班人,這裡情況就很複雜,涉及宮鬥,與上面的不同,所以沒有闡述。

從順利交接的情況看,袁紹是最失敗的,劉表,劉備,曹操是成功的。但是從繼承人的表現看,劉表是最失敗的,劉備次之,曹操最成功。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