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邊界,創業者要學會用“無界”為自己賦能

在創辦蘋果公司早期,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接受採訪時,最喜歡用自行車來類比計算機:

我小時候曾在《科學美國人》上讀過一篇文章,文中對比了地球上各種不同物種的移動速率,比如鳥,貓,狗,魚,山羊等等,當然還有人類,計算它們每移動一公里消耗的熱量,最後禿鷲贏了,它的移動率最高。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排在倒數幾位。不過,雜誌特地測量了人類騎自行車的速率。結果把禿鷲遠遠甩在了身後,在排名上遙遙領先。這篇文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類擅長髮明工具,工具賦予我們奇妙的能力。蘋果以前有一條廣告:計算機是頭腦的自行車,我堅信如果將來有人回顧人類歷史,計算機將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

的確,計算機已經成為了人類最偉大的發明,給人類社會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過,就計算機本身而言,其也需要不斷的升級,跟上時代的變化,才能真正做到不斷地為人類賦能。比如,現在讓你用當初非常受歡迎的Macintosh(麥金塔)電腦去辦公,肯定會非常痛苦。

跨越邊界,創業者要學會用“無界”為自己賦能

順時而變,才是計算機獲得長久生命力,不斷給人類賦能的關鍵所在。但是正如我們觀察到的那樣,曾經的計算機行業開荒者中,IBM淪為棄“業”者,戴爾、蘋果則成為了守“業”者,每一次的產品更新迭代,都在想辦法艱難地突破計算機行業固有的桎梏。

與此對應的是,我們所處的時代已經發生了變化,移動商務時代現已降臨,工作與生活的無縫切換勢在必行。怎樣讓人們能夠“無界限”的多場景轉換、隨時隨地開啟高效辦公模式,是這個時代對於計算機行業的新考驗。為了助力移動辦公,各大計算機企業都在角力耕耘。近兩年,除了戴爾、蘋果等企業大舉進軍超輕薄本市場,華為也朝著這個方向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2016年2月,華為在巴塞羅那高調發布MateBook筆記本,引發了巨大的關注,隨之而來的也有濃濃的不解。PC行業在當時已經被公認為是“夕陽產業”:從2010年開始,全球PC的增長率就開始放緩了。在智能手機領域如魚得水的華為何還要“趟渾水”?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華為消費者BG CEO餘承東表示,20年來自己已離不開筆記本,但是,由於傳統的筆記本續航能力差,硬盤也容易壞,而且又大又重,用戶體驗不盡人意。在經過數年準備後,華為決定推出新一代的筆記本電腦。

跨越邊界,創業者要學會用“無界”為自己賦能

2018年2月,在發佈第一款筆記本產品的兩年後,華為發佈了全球首款全面屏筆記本——MateBook X Pro。有媒體給出的評價是“給PC界的前輩們上了一課”。無論是高佔屏比還是觸控交互體驗,以及長效續航能力都讓人們眼前一亮。不過,這款筆記本給使用者的賦能,已經不僅僅在於硬件上了,它也代表了一種“無界”的精神,激勵著眾多創業者一路前行。

MateBook X Pro與創業者的五種跨界精神

跨越時間的邊界,讓碎片化的時間變得更有價值

移動商務辦公時代,時間被快節奏絞成粉碎,擺在人們面前的是,過剩的信息像洪流一樣衝擊著思想,怎麼保持深度學習與工作的狀態,為自己打破邊界儲蓄力量?

比如,自媒體“週末做啥”的創始人王健他們平時做線下活動,經常需要全天捧著電腦在活動現場跑來跑去,只有間隙的午休等時間可以找到一個地方“充電”。

這個充電有兩個層面,一是為電腦充電,二是為自己充電。就前者而言,需要一個的快速充電的筆記本電腦就非常重要,MateBook X Pro充電半小時就可以用上六個小時,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難題。就後者而言,則需要一個強大的設備,能隨時隨地進入學習狀態。

跨越邊界,創業者要學會用“無界”為自己賦能

“華為MateBook X Pro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二次元空間。”他說。“我們從上海出差到外地辦活動的時候,經常需要在高鐵或者飛機上處理許多活動開始前的繁瑣的事務,這款產品本身輕薄便攜,正切中我們這些互聯網‘空中飛人’的痛點。特別是鼠標觸控板體驗也很好,帶出去向客戶介紹自己產品的時候,也很方便。”

在這種情況下,時間並不是所謂的海綿裡的水,而是一塊塊樂高積木,拼接起來,就會形成完美的建築。

跨越設備的邊界,讓工作變得不再手忙腳亂

在剛工作的時候,戶外旅行攝影家郭誠(網名行者橙子)有個願望就是擁有一部輕薄便攜、高性能的電腦。這跟他當時的經歷有關:

公司有次派我一個人去做一場網絡直播,專題頁面提前一週搭好,所有的稿件提前整理出框架,做好上傳準備,直播時一邊錄視頻,一邊拍圖片,上傳電腦,調整大小,再加上編輯好的文字,發佈。整個人上了發條,還是跟不上現場的節奏,中午大家都吃飯回來了,我才忙完,剛要啃兩口麵包,下午的直播又開始了......

跨越邊界,創業者要學會用“無界”為自己賦能

想象一下這個場景,隔著屏幕就難免會讓人覺得手忙腳亂。各個設備之間的協同操作,彷彿成了“天塹”。現在,華為MateBook X Pro中的電腦管家可以輕鬆解決手機和PC之間的高速互通互聯,還能實現多個設備數據同步無縫連接。他早已習慣整日帶著電腦,在新西蘭米爾福德步道的休息處用它整理圖片;在西班牙格拉納達的咖啡館裡與客戶跨越時差探討工作……

而且,那個關於“輕薄且便攜、高性能的電腦”的願望也變成了現實。“從外形來看,華為MateBook X Pro比大部分書還要薄,重量也只有1.33KG,對於我這個經常旅行的人來說,它可以為我的行囊減去不少重量,節省出來的空間,也可以用來裝更多的物品,”他說。“就產品本身來說,除了最新的英特爾處理器之外,還有英偉達的獨立顯卡,足以保證日常辦公的需求,做一些高難度的任務也是遊刃有餘。”

“一款好的設備,就像我的兄弟和助理,”他說。“它使我們的心變得更大,視野更遼闊,更有‘去做’的勇氣。”

跨越過去的邊界,讓未來變得不再缺乏想象力

經濟學中有個名詞是“路徑依賴”。是指人類社會中的技術演進或制度變遷會有一種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這個定律放到人的發展與成長方面也依舊有用。一旦人們做了某個選擇,慣性的力量就會形成約束,讓人難以跨越邊界。

王奇很慶幸自己勇敢走了出來。一年前,他從一家公司副總裁的位置上辭職了。他之前的工作在外人看來非常輕鬆:

每天出入在北京國貿高檔的寫字樓裡,業務上山高皇帝遠,身在廣東的老闆管不著,一切都由自己說了算。

跨越邊界,創業者要學會用“無界”為自己賦能

但這並不能讓他安心:“身在北京,偶爾參加一些行業峰會,看到同行已經在數字化技術、廣告營銷創意、新媒體矩陣佈局、直播網紅節目等各種新打法上突飛猛進,時常有被時代拋棄的焦慮感。”他也曾經想過推動公司去跨界,但是後來不了了之。儘管很多朋友都勸他不要“想不開”,但他還是做出了離開的決定。

走向創業的道路之後,王奇對跨界的認知更加清晰了。在他看來,創業者只有真正擁有廣博的見識,開闊的眼界,跨越邊界的思維才能有效地拉近自己與成功的距離,就像華為將手機全面屏技術引入筆記本領域的做法一樣,在跨界中求變,在MateBook X Pro高達91%屏佔比的全面屏設計中,進一步拓寬屏幕的界限與創新的邊界,而這也正是創業者們所需要具備的思維。

跨越傳統的邊界,用創新來推動行業的發展

吉他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兩三千年前古埃及。與現代吉他非常相似的樂器也大概出現在公元前1400年前。這是一個已經成熟到不能再成熟的行業了。想要有所顛覆,就需要跨越傳統的邊界。

視感科技聯合創始人駱石川說,華為在這方面做的就蠻好,也帶給他們很多的啟發。把MateBook X Pro的攝像頭裝在鍵盤上,改變了裝在屏幕上的傳統做法,最大限度提高了屏幕佔比。這個設計突破,要做很多嘗試,從功能設計,到產品量化生產流程,都要有很多創新性的改變。

視感科技的做法是在琴頸上鑲嵌了一塊裝有120顆LED燈的集成電路板,能通過藍牙把吉他與APP上的遊戲同步起來,讓吉他彈奏的把位變得“可視化”,從而告訴你哪裡需要改進。

“製造業想要創新並不難,難的是量產後市場和消費者能否接受,”駱石川說。“製造新的硬件產品,通常要加很多的功能,依靠想象力可以設計出各類眼花繚亂的產品。但是作為商品去賣,就要量產,很多的地方就得妥協。但這並不是束手束腳的藉口,想要有所突破,再難也需要創新,這樣才能跨越傳統的邊界。”

跨越自己的邊界,才能在創業的荒野中求生

戶外星球已經是徐徵第四次創業了。

徐徵是個傳統媒體人,從中戲畢業後一直在電視臺謀生,拍電視劇、拍電影、做後期、拍紀錄片,做製片人,不出意外,這條路可以一直走下去。 但不安分的他最後還是一頭不回的踏進了浩浩蕩蕩的創業大軍,先做酒店,後來又做了活動公司,接著又做了有機農場。到現在又有了戶外星球。

“創業者需要這樣不斷的打破邊界的勇氣和決心,要有足夠的勇氣去跨出原有的行業,去涉足一些新的行業,這樣才有可能成功,” 徐徵說。“這樣做的好處是還可以擁有一個更全面的思考看待問題的方式,當你有更正確的思維,往往更容易獲得成功。”

跨越邊界,創業者要學會用“無界”為自己賦能

他最喜歡拿身邊正在用的筆記本舉例去跟人解釋自己的想法:

說起“全面屏”,只能想起手機。但如果將全面屏思維應用在筆記本電腦上,會發生什麼呢?華為將全面屏首次帶到筆記本領域,在MateBook X Pro13寸的機身中,竟然能裝下13.9寸電腦的屏幕。這就是跨界思維帶來的突破。

“創業猶如現實版的絕地求生,就要像荒野求生中的貝爺一樣去戰鬥,你應該努力去超越人生的處境或者是限制,打破邊界,你才能堅持下來,獲得最後的成功,”這是徐徵的感觸,正激勵著他一路前行。

結語:打破桎梏,跨越邊界,擁抱無界

這是一個非常強調跨界的時代,也是一個強調變革的時代。就像華為在手機行業如魚得水,現在猛然闖入PC行業,藉助智能手機積累的經驗與技術,用MateBook X Pro給“PC前輩上了一課”。毋庸置疑,在整個經濟環境中,這種情況將會越來越多。馬化騰在香港向青年創業者提出建議時說:

給創業者的第一條建議是關注跨界的部分。因為一個產業做得很久之後,已經是一片紅海,可我們看到,將新技術作用在兩個產業的跨界部分,往往最有機會誕生創新的機會,那可能是一片藍海。只有對自己不設限,用更為廣闊的視野關注新的機會點,才能笑到最後。

當然,需要注意的是,跨越邊界永遠都是當下發生的事情。當你在為跨越一個邊界沾沾自喜的時候,你跨過去的邊界可能就成了你的新桎梏。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生活永遠都不是公平的,因為它只會犒賞敢於跨界、擁抱無界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