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作了首詩, 沒人能對上, 朱元璋:這有何難?

眾所周知,在我國數千年曆史上,無論是布衣天子,還是盛世明君,在穿上龍袍,坐上龍椅,找到九五之尊的感覺之後,都想在詩詞歌賦上表現一下自己。譬如像漢高祖劉邦,雖不愛讀書卻也寫下了《大風歌》流傳千古;亡國之君隋煬帝楊廣,其本身雖充滿爭議,但文學造詣頗高,在中國文學、詩歌史上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南唐後主李煜更是精於書畫音律,詩詞成就對後世影響深遠。趙匡胤當年寫了半首詩:“未離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萬國明”。臣子們紛紛誇讚,但趙匡胤水平有限,怎麼也接不出另一半了,他是皇帝,宋朝當然沒人敢接,反而是到了400年後的明朝,由朱元璋給補全了。

宋太祖作了首詩, 沒人能對上, 朱元璋:這有何難?

這兩句詩對仗工整、意境開闊,確實頗有水平,大臣們連忙拍手叫好。卻不料這樣一來反倒把趙匡胤給坑慘了——這首詩本來是靈感乍現,被眾人這麼一打岔,下半部分怎麼都續不上了,尷尬得老臉都憋紅了。眼尖的大臣一瞧皇帝這情形,知道是對不上來了,於是趕緊出來打圓場,說陛下這兩句詩氣勢宏大空前絕後,實在是無句可續。大臣們也不敢戳破事實,連忙說皇上您醉了,早點回去休息吧,把趙匡胤請回了寢宮。就這樣,趙匡胤的這半首詩在宋朝沒人接,不了了之了。

宋太祖作了首詩, 沒人能對上, 朱元璋:這有何難?

1368年,朱元璋在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也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明太祖。瞭解歷史的朋友會知道,朱元璋可是一位“草根”皇帝,從小種地、放牛、當和尚、當乞丐,確實沒讀過什麼書,但他很好學,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也讀了不少書,時不時也寫寫詩,比如“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老僧不識英雄漢,只管嘵嘵問姓名。”不過論水平,確實不算高,但結合他的出身,也挺不錯了。

宋太祖作了首詩, 沒人能對上, 朱元璋:這有何難?

趙匡胤的這半首詩,就是有人在慶功宴上拍朱元璋馬屁,告訴他的,那人說,"才到中天萬國明",這正是說我大明必將取代大宋,可見大明建國是上天的旨意啊!朱元璋聽了十分高興,說既然如此,這下半首就由朕來續上吧。他想了一會兒,開口說:"恆持此志成永志,百戰問鼎開太平。"顯然,朱元璋是把自己身經百戰才建立明朝的事,加進這首詩中了,明朝大臣們聽後,也跟幾百年前的宋朝大臣一樣,極力誇讚。

宋太祖作了首詩, 沒人能對上, 朱元璋:這有何難?

趙匡胤和朱元璋,古代帝王幾乎個個都寫詩,而且寫得挺好,比如南唐後主李煜,那一句“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比如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皆是詩中精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