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延期,如何用好這 30 天 ?

面對高考倒計時“充值成功”的消息,我市高三學生喜憂參半。高考延期一個月,到底會給考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高考倒計時重新迴歸到近百天,考生該怎麼學?家長該怎麼陪?記者約請了我市名師、相關專家,看看他們會給出怎樣的建議。

高考延期,如何用好這 30 天 ?


調查

通知一出,有人歡喜有人愁

3 月 31 日上午,得知高考延期的消息後,家住讓胡路的高三藝考生徐丹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她把高考倒計時牌上的“67 天”翻回到了“97 天”。 “之前準備藝考花費了我很多精力,藝考結束後,正準備沉下心來專心學習文化課,卻趕上了疫情。”徐丹說,她本想藝考結束後,利用所剩不多的時間奮起直追,可卻因疫情被困在家裡,只能線上上課,她總覺得學習氛圍不夠濃厚,複習效果並不理想。 “多出來的這一個月時間也許就是我的‘決勝之機’。”徐丹高興地說。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許多高三學生都與徐丹有著相似的感受,他們抱著積極態度,準備充分利用好多出來的一個月時間備戰高考。但幾家歡樂幾家愁,也有很多考生對於高考延期一事很牴觸。

“這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不是壞事,給這段時間不適應上網課的同學一個補救的機會,但於我來說,我是真的開心不起來。”高三學生凡碩坦言,“高考延期讓我有了種時光倒流的感覺。高三的學習生活緊張而辛苦,尤其是難言的心理壓力,好容易熬到了最後兩個月,又得到了‘再來一個月’的通知,我真怕我的心態崩塌呀!”

採訪中,還有一部分高三學生表示,在聽到高考延期的消息後有些失落。有的是擔心7月份天氣炎熱,怕考試時影響發揮;有的則考慮得更遠,擔心暑假因此可能會縮短一個月。

“早考完就能早出去玩兒嘛!早就計劃好的旅行也要因此延遲了。如今也沒有別的辦法,只有一聲長嘆複習去。”高三學生小豪無奈地說。

相較於考生們的反應各異,家長們卻大多投出了“贊成票”。

高三學生家長範女士表示,雖然陪考的這段日子很辛苦,但是一想到孩子能多出一個月的複習時間,她還是感到高興。

家長吳先生則表示,看到通知後,他首先想到的是鼓勵自己從容面對,雖多了一個月的煎熬,但是也應該直面挑戰。 “對考生和家長來說 ,備 戰 高 考 都 是 一 場 考驗。高考推遲,良好的心態更加重要。”


高考延期,如何用好這 30 天 ?


解讀

高考延期,體現的是教育公平

高考延期一個月,究竟會給考生帶來哪些影響?對此,記者採訪了大慶實驗中學高三年級主任魏代強和大慶一中高三教師、清北班班主任馮春豔。兩位老師均表示,從目前備考狀況來看,考綱沒有發生變化,高考延期與高考考察內容之間也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所以提醒考生複習時一定要緊跟老師的步伐,不要“掉隊”。

魏代強表示,教育部出臺高考延期政策,主要是體現“教育公平”,特別是將偏遠地區和貧困地區考生複習備考的影響降到最低。而且,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也能讓考生有更多時間按教學計劃在校集中學習,並針對網課階段學習出現的漏洞進行彌補。

“對於我市大部分學生來說,前期的網課學習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家長也能積極配合。但一部分學生出現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心理問題,比如網課學習的特點是‘看不見隊友,也看不到對手’,學生缺少在學校時相互之間的對比,心情難免焦躁,也可能會出現鬆懈。所以,高考延期一個月,其實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考生可以將自己在網課階段暴露出來的弱點加以分析、對比、改正,讓自己不留遺憾。”魏代強說。

馮春豔認為,高考延期一個月,是對考生意志力和自制力的一種考驗。 “很多家長都非常關心考綱和命題範圍是否有變化,但其實大可不必如此在意。比如去年高考,就有一些變化,家長們比考生還要焦慮,但考後成績一出來,才發現對考生的影響其實並不大。因為高考考察的是考生的素質和綜合能力,只要考生跟住老師的步伐,穩住心態,就一定能贏得最終的勝利。”

建議

學習篇: “以考代練”,試卷覆盤

高考延期一個月,是機遇也是挑戰,考生該如何抓住這個“黃金期”,在學習上實現快速提升呢?採訪中,馮春豔和魏代強兩位名師,依據多年輔導高考生的經驗,提出了相關建議。

1、 “以考代練”

馮春豔說,眼下考生已經進入了新一階段的複習,如何快速知悉自己的知識漏洞,不妨用“以考代練”的方式查找知識盲點。 “每天對一個類型的題進行一個小考,專項檢測、專項解決,掌握自己的弱項和不足。”

2、試卷覆盤

魏代強建議考生,要整理好自己的試卷,尤其是要對已經完成的大型考試、模擬檢測試卷進行復盤,看看哪些是自己的失分點,然後總結網課階段出現的問題,根據自己的情況迴歸教材,夯實基礎。

3、制訂計劃

現階段,考生除了要緊跟老師的節奏進行復習、學習之外,也要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可行的學習計劃。馮春豔說: “有的考生基礎不算紮實,此時光跟住老師,提高得並不快。建議考生給自己制訂計劃時,要嚴格根據這個計劃來執行。比如每天20時之前完成老師佈置的學習內容,20時之後不管老師佈置的內容完沒完成,都要以自己制訂的學習內容為準,這樣雙管齊下,才能事半功倍。”


高考延期,如何用好這 30 天 ?


防疫篇:做好防護,遵守規定

4 月 3 日,高考延期的消息公佈不久,我市教育部門就發佈了4月7日普通高中畢業年級開學的消息。從居家網課如何銜接到入校學習,這也是很多考生和家長關心的問題。

記者在採訪中得知,目前我市多數高中學校教學都採取線上+線下的模式,對考生學習進行實時指導。

“高考延期一個月,其實也非常有利於此時高三年級復課。”魏代強表示,為了讓高三年級順利復課,學校做了大量的、充分的準備。 “原來的一個班按學號單雙號被分為A、B兩個班,兩個班也實行錯時錯峰入學。復課前,我們學校還讓學生簽訂了《入學健康承諾書》《開學14天學生健康狀況登記表》《旅居調查表》等,增進學生之間的相互監督和相互信任。”

馮春豔也表示,大慶一中針對高三年級復課也將嚴格執行市教育部門的相關規定: “校園按照‘網格化’要求,實行劃區劃片管理,每個地方都貼有標籤,指導學生課外活動區域、進出路線。”

兩位老師還表示,復課後,考生和家長一定要配合學校做好相關防護工作,入校必須佩戴口罩,無論在家裡還是學校都要積極配合測溫,家長一定要按時接送孩子、即接即走、避免聚集。


心理篇:正視焦慮,作息規律

高考延期這件事,考生和家長應該怎麼看?當前的焦慮情緒又應當如何緩解?

“競技選手在被通知加賽後,大家不同的心理反應會直接影響比賽結果。”談及高考延期給考生心理和情緒帶來的影響,大慶市第三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任凱打了這樣一個比喻。他說,有的選手可能會立馬進入備戰狀態,調整節奏,堅定信念,以非凡的意志和勇氣參加比賽;但有的選手則會抱怨: “唉,要加賽,真倒黴,我已經快堅持不住了。”他表示,考生產生的焦灼心理、疲憊情緒,都屬於正常現象。

“考生和家長要明白的是,想把焦慮情緒去掉,其實並不現實,適度的焦慮反而能幫助自己主動安排學習計劃。考生平復情緒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自己調整複習安排與進度。”任凱還為考生支招,考生要制定好每天的時間表,過規律的生活。每天睡覺前,可以給自己一天的學習打個分數,用 5 分鐘做一個覆盤。或者找幾個同學建一個小的學習群,互相監督、督促學習,彌補自己在家學習的弊端。

另外,考生要給自己一點儀式感,每天給自己一點鼓勵。居家學習時穿上校服或上學時候的衣服,進入複習狀態。

而且,家長的情緒對考生也會產生重要的影響。除了考生,家長也要儘快調整好情緒。 “家長應當鼓勵孩子將內心的焦慮與擔憂說出來,宣洩情緒,尋求慰籍。”任凱建議,家長既要做好榜樣,還要充分理解和接納考生此時出現的一些應激反應,家長和孩子更需要彼此理解,在情感上多支持、多鼓勵,多引導考生積極看待考試時間調整等變化因素,保持樂觀情緒,傳遞給考生足夠的信心。


家長篇:莫問分數,多些陪伴

由於疫情,這屆考生和家長共處的時間可能算是最長的一屆,不過,很多考生和家長在家中相處得並不太融洽。

“這段時間,有的家長經常求助我,讓我多幫忙監督孩子: ‘這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馮老師,你想個讓他早起的辦法唄。’眼下,家長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管不了孩子’。”馮春豔還幽默地說: “前段時間,有個流行的說法是‘我家的神獸’,大概最能形容家長此時的心情。”

對此,馮春豔表示,考生備考確實很辛苦,很多家長剛得知高考延期的消息首先想到的是“孩子和我們還要再多堅持一個月,有點煎熬,心理上還是有壓力” “今年的高考競爭會不會更激烈”等等,但不妨這樣想: “我能如此親密陪伴孩子的時間也多出一個月來,還是要珍惜。”在這一階段的備考過程中,家長可以是很多角色:優秀的大廚,合理搭配營養膳食,讓孩子精力充沛地複習;合格的心理疏導員,不把自己的焦慮傳遞給孩子,在孩子疲憊的時候引導其學會調整,保持好心態;盡職的督導,在孩子鬆懈偷懶的時候及時提醒,但不嘮叨。

魏代強則建議家長,首先家長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把焦躁的情緒傳遞給孩子;其次,家長不要以某一次模擬考試的分數來定位高考,甚至對孩子批評、指責,通過檢測發現問題是一件好事,一定要正確對待;再次,家長談話時不要總提到“分數” “高考”這樣敏感的字眼,給孩子徒增壓力,可以多和孩子講講自己的人生閱歷,與孩子一同分享工作上的收穫和感受,這些豐富的人生經歷也許能給孩子帶來一些啟示和動力;最後,就是家長要了解孩子的痛苦所在,知道孩子的心理癥結,和孩子一起合理定位目標名次,幫助孩子提高心理抗壓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我曾經見過這樣一位高三家長,他每天騎著自行車接送孩子上學、放學。在離校園不遠的地方,他總會推著車子,和孩子一邊步行,一邊聊天。其實,高考只是孩子人生中的一次機遇與挑戰,但迎戰高考的過程中,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長的指引、鼓勵和陪伴。”魏代強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