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眾共線"對江淮幫助有多大?看完嘉悅A5,一切都明白了

很多人都將去年開始的汽車銷量負增長稱之為"車市寒冬",不過在筆者看來這更像是汽車行業發展的分水嶺,銷量普漲跟風賣車的時代已經終結,國內車市進入價值銷量階段。此階段將會對汽車行業進行洗牌,有品牌口碑有技術底蘊有產品特點的車企只要對營銷策略進行適當調整仍能從容應對,甚至在完成洗牌後會迎來又一發展小高峰。反之,對那些品牌口碑一般且無太多技術兩點的汽車品牌來說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

與

在"車市寒冬"中江淮汽車顯然是以後者的身份存在著,於是決定拉上大眾集團為新產品進行背書,於是才有了"大眾VDA質量標準"打造的嘉悅A5,那麼江淮嘉悅A5的產品力究竟如何呢?

·外觀協調犀利 但不夠亮眼

與

可以看得出,這次由意大利汽車設計師Daniele Gaglione操刀設計的嘉悅A5相比江淮之前的產品有了階段性的提升,整體設計的和諧性毋庸置疑,達到了當今主流的設計水平。當然這隻意味著它在"車群中"不會讓大家感覺不舒服,例如分體式前大燈等最新潮設計元素並沒有出現,未有眼前一亮之感。而且它的前臉與上半年推出的全新起亞K3形成了撞臉,或多或少會在消費者心中減分。

與

與

另外,嘉悅A5與眾不同的掀背造型在筆者看來也是一個減分項,對於大部分老百姓而言傳統的三廂造型比轎跑造型的接受度更高,大眾邁騰和大眾CC的銷量足以說明。不過2760mm的軸距要比同級的競爭對手更具優勢,畢竟大空間還是國人所愛。不過有一點筆者覺得值得商榷,緊湊級轎車是否能夠完全展示溜背造型的美感,不僅設計難度較高,而且市場的包容度較低,不是實力大廠的話確實有點冒險。

·內飾設計僅是主流水平 用料較有誠意

與

嘉悅A5的內飾採用對稱式設計,以直線條為主,最吸引眼球的要數中央的這塊10.4英寸的豎屏,還有副駕駛區域以及車門板上的氛圍燈。這樣的設計如果放在兩年前還能算是比較時尚的,放在2019年底來看的話並不出彩。首先是缺乏立體效果,2019年主流的手法是通過內凹外凸的設計並搭配不同的材料來呈現立體感和層次感。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嘉悅A5的內飾與最前沿的設計還有部分差距。

與

與

與

除此之外,儀表盤也並非是全液晶彩屏,這種設計放在2019年底來看的話或多或少有些過時,並且與中控臺的大豎屏在風格上有些不搭配,如果能採用全液晶彩屏的話整體風格會更協調。另外,方向盤的設計也同樣過時,當下流行的設計是縮小方向盤中心區域面積,細化左右兩側的條幅,已達到精緻的視覺效果。檔把設計存在同樣的問題,當前的流行趨勢是縮小化、電子化和按鍵化,嘉悅A5顯然還有差距。

與

(圖片來源汽車之家)

不過用料方面還是值得肯定的,儀表臺上方為搪塑+縫線,下方為帶紋路的皮革材質,對於10萬元級別的產品來說還是很有誠意的。

·中控系統誠意十足 還要有更高要求

與

對於自主品牌來說,唯一值得驕傲並有競爭力的就是智能車機系統,因此也要用更高的要求來評價自主品牌的車機系統。首先值得肯定是嘉悅A5的中控屏幕尺寸足夠大、顯示足夠細膩、車聯網功能比較豐富。操作流暢度達到主流水平,不過按照自主品牌的標準來要求還有提升空間。當然,在智能語音交互方面嘉悅A5的表現還是沒有讓人失望,能夠快速準確的理解語義並作出相應操作。同時還集成了車輛的基本設置與空調車窗的操作,集成度令人滿意。

與

在2019年底這個時間節點來看,能夠實現以上這些功能嘉悅A5的表現是合格,但要作為突圍產品還是需要再提高一些的。例如,如果能夠實現兩屏(中控屏+儀表屏)聯動或是三屏(中控屏+儀表屏+手機屏)聯動的話,將把使用體驗提升一個檔次。

·得益於2760mm軸距 後排空間表現出色

與

(圖片來源汽車之家)

對於採用溜背設計的緊湊級汽車來說,後排乘坐空間是否會受影響是很多人比較關注的。嘉悅A5的車身尺寸為4772mm/1820mm/1492mm,軸距為2760mm,從參數上看已經達到越級的水平。實際的空間表現也是不錯的,相比同級對手有一定優勢。

·動力系統中規中矩 沒有太多驚喜

與

嘉悅A5全系搭載1.5T全鋁發動機(代號HFC4GB2.4E),最大功率110kW/5500rpm,最大扭矩210N·m/2000-4500rpm。橫向對比來看,目前大部分自主品牌1.5T發動機的最大扭矩都在240N·m以上,長城的GW4B15 的1.5GDTI發動機最大扭矩已經達到285N·m,相比之下嘉悅A5的1.5T發動機的動力水平還停留在上一個階段。同樣來自安徽的奇瑞已經推出了最新的1.6T發動機,最大扭矩290N·m,最高熱效率高於37.1%,並且已經大規模使用。相比之下,嘉悅A5的1.5T發動機並無太多亮點。傳動系統,提供6速手動變速器和來自邦奇的CVT變速器,也是同級的常規水平。

與

總結:

與"大眾共線"生產說的簡單一點就是按照大眾目前採用的生產標準進行製造,縮小誤差已達到提高製造精度的目的。不過生產汽車要經過設計、研發、製造、標定等很多環節,是綜合體系協同配合的結果,提升製造工藝提高加工精度值得肯定,但僅靠這一點來提升產品的競爭力顯然是不夠的。從產品力角度來看,嘉悅A5是一款合格的產品,各方面表現均能達到同級應有的水準。不過作為江淮"車市寒冬"打翻身仗的產品,嘉悅A5還缺乏成為爆款的亮點,甚至在某些細節上還有提升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