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是不可多得的政治軍事人才,為何會含冤而死結局悲慘?

孫權和陸遜曾是一對相知相得數十年,同心協力打贏夷陵大戰,配合默契,留下許多佳話軼事的君臣,最終卻以悲劇收場。他們的衝突根源是由他們各自出生的宗族立場決定的,終不以其個人意志為轉移。

孫權逼死陸遜確有其事,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陸遜一不小心趟了渾水。什麼渾水呢?孫權與大臣楊竺私下秘商廢除太子之事,而這件事情被人捅了出去。於是孫權徹查告密之人,陸遜也是嫌疑人之一。

陸遜是不可多得的政治軍事人才,為何會含冤而死結局悲慘?

作為江東世家大族,陸遜及其家族姻親在東吳擔任要職,特別是陸遜自己,就被拜為丞相、荊州牧、右都護,這成為其功高震主,被孫權猜忌的原因之一。

當然,對於孫權來說,也不是一開始就防備著陸遜。但是,在周瑜、魯肅、呂蒙等大臣相繼病逝後,陸遜一直鎮守武昌,聲望至隆,而且和東吳的太子孫登,將領步騭、諸葛瑾、潘浚、朱據等將相交好。而這,顯然是一個讓孫權感到不安的情況。到了三國後期,魏蜀吳三家的格局日漸穩定後,孫權最終選擇逼死了陸遜。

陸遜是不可多得的政治軍事人才,為何會含冤而死結局悲慘?

晚年的孫權,重用校事呂壹監視百官,搞得朝野上下人人自危;既立太子又寵愛魯王,導致朝野百官結黨互鬥家國不寧;廢掉賢德儲君冊立孤弱幼子埋下死後亂國禍源;借兩宮之爭大肆屠殺江東豪族埋下亡國禍根。

孫權知道,陸遜對自己絕無非分之想,但是,陸遜對看上去仁弱的孫和,對看上去外強中乾的孫霸有沒有非分之想呢?一旦自己死後,孫和與孫霸能否鎮得住陸遜及一班江東豪族呢?孫氏江山會不會在自己死後也面臨改朝換代的危機呢?

陸遜是不可多得的政治軍事人才,為何會含冤而死結局悲慘?

這些,孫權不確定。但孫權能確定的是,孫和與孫霸不團結,兩子為爭儲君之位,已經各自勾聯起一半的大臣們開始勾心鬥角,開始黨同伐異。如果自己死後,陸遜及江東豪族們利用孫和與孫霸的兄弟相爭,來個後發制人的漁人得利,那孫氏江山就極有可能易手於異姓。這是孫權能確定且絕對不願意看到的。所以孫權才會防患於未然地先發制人,去逼迫陸遜自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