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超過50萬的存款,存在農村信用社上,100%安全嗎?

  出於未雨綢繆這種內心想法,長久以來,中國人一直秉持著存錢這個優良傳統。在很多人看來,將錢存在銀行,不僅是一種無風險的投資方式,同時銀行存款的安全可靠性,也讓許多人完全了卻後顧之憂。

將超過50萬的存款,存在農村信用社上,100%安全嗎?

  喜歡存款、堅持存款,是一種積少成多的積累過程,這種操作不僅可以為自己塑造一座"後盾",也能在必要時運用儲蓄資金救急。就比如在今年初,因為疫情原因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影響後,自此大環境下多數人深刻意識到,日常儲蓄的重要性。

  有日常儲蓄這個習慣是好事,但或多或少也要對金融市場的風險,有一定程度的認知。銀行存款雖然安全,但時下4000多家銀行中,必定夾藏著一定量的風險性。同時,多數人對於銀行永遠不會倒的這種印象,並不一定準確。因為在金融市場發展的進程中,曾經出現過銀行倒閉先例:

  一家是海南發展銀行;一家是河北肅寧尚村的農信社。

將超過50萬的存款,存在農村信用社上,100%安全嗎?

  央行為什麼會推行存款保險條例?

  在以往的銀行破產案例中,背後都有國家為其兜底,比如海南發展銀行在破產之後,國家指定工行來收拾這個爛攤子。而兩家銀行破產的背後,都有一個通點,即央行為其兜底,優先歸還儲戶的存款。所以,在央行作為後盾的時代,不管銀行大小,儲戶都會認定銀行存款沒有任何風險。

  不過,央行這種做法,在現在看來確實有違機制,拿銀行來說,雖是金融機構,但本身的性質就是企業。而以盈利為目標的企業,不管從什麼去角度理解,都應自負盈虧。如果每家金融企業,都將央行當作一種後盾,而央行也為其兜底清理戰場,那麼在很大程度上,銀行業不僅會出現亂象,也會助長各類不良風氣。

將超過50萬的存款,存在農村信用社上,100%安全嗎?

  同時,這種有違機制的兜底做法,不僅不利於金融市場的成長,也不利於整個金融市場機制的完整。縱觀各國,不允許銀行破產、國家為銀行兜底的操作,少之又少。所以,為了打破現狀,央行於15年推出了存款保險條例,此舉可謂是順應了潮流,也在相應的領域上與國際接軌。

  在我看來,存款保險條例的推出,意味著央行不再為銀行兜底之外,雖然給存款帶來了一定的風險性,但在很大程度上,卻給了儲戶們帶來了一種更清晰的保障。

  存款有風險,但在具體金額內足夠安全

  想要知道央行為什麼會推出存款保險條例?想要知道儲戶存在銀行的錢是否安全?我們需要知道該條例的三個特點:一則是銀行存款本息在50萬元以內,存款保險基本無條件賠付。

將超過50萬的存款,存在農村信用社上,100%安全嗎?

  而這第二個特點,我認為是央行推出該條例的主要原因,據人民銀行的統計數據顯示,國內銀行個人賬戶中存款超過50萬元比例,僅佔0.3%左右。這也意味著50萬元以內的存款保障,足夠覆蓋近99.7%的銀行儲戶。

  第三點則是該存款保險並不需要要存款人交納保費,費用由各家銀行承擔。這也意味著,儲戶將錢存入銀行之後,可以無償獲得這項保險權利。

  因此,存款雖然有風險,但本息在50萬元以內,存款基本等於0風險。

將超過50萬的存款,存在農村信用社上,100%安全嗎?

  存款超過50萬元安全嗎?

  超過50萬安不安全,具體要看什麼銀行,比如在四大行中存入500萬、5000萬存款,基本沒有任何風險可言,因為這種銀行本身就有實力來保障自己的存活問題,同時央行也不會讓這種大銀行倒下去。所以,對於哪種規模越大的銀行,其風險越低。

  而像那些存款利率較高的地方性銀行(如農村信用社),存款超過50萬,還是有著一定風險的,因為能力有限、規模較小,一旦出現虧損和各種突如其來的危機,會出現破產的可能性。所以,資金超過50萬,可以按兩種情況來做選擇,想一次解決存款問題,可以將超過50萬的存款資金,存進規模較大的銀行當中;追求高利息,可以將錢分散開來,選擇那些存款利率較高的地方性銀行中。


將超過50萬的存款,存在農村信用社上,100%安全嗎?

​  不過,以現狀而言,超過50萬的存款選擇雖有風險,但不管是大小銀行,總體上都是非常安全的。因為時下4000多家銀行中,只有兩家破產,從數字上理解,銀行破產的幾率非常小。

  對於存款選擇,你會選擇哪家銀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