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有差距,幸福是一樣

人生如戲,演技全靠自己。看過很多人過的風生水起,背後的辛苦也是無計其數。看過很多人,生活自由,心裡卻不自由。雖然生活富裕,經濟上沒問題,但更嚴重的問題接踵而至。對絕大多數的人來說,經濟脫貧了,精神是否脫貧更重要。

貧富有差距,幸福是一樣

幸福由心不由境。《莊子》書中寫一匹好馬,本來在草原上啃草奔馳,自由自在,烈馬無韁。有一天被一個識馬人“白樂”看中,給馬蹄上打上最好的蹄鐵,配上華麗的馬鞍,住進了麥草鋪墊的屋子裡。可是馬的內心失去了快樂。“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御風寒,齕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好的生活待遇,限制了馬的天性發揮。

人的天性就是幹活。現代人的身心遺傳還是保持了五萬年前的祖先一樣。那個時候,人就是打獵採集幹活。人類祖先的身體在漫長的歷史時期都是在勞動和遊戲。採集與種地是幹活,打獵實際是高級的遊戲。今天的人,身體仍然需要勞動的快樂,和遊玩的快樂,缺一不可。

人的身體有對體力勞動有著天然的記憶,對勞動中苦與樂轉化的刺激有著深刻的需求。

貧富有差距,幸福是一樣

不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勤奮似蜂釀蜜。人生苦痛無定數,唯有勤字寫富貴

今天的人每天都在進行著一場大的遊戲,經歷著千辛萬苦,重重阻礙,不懼萬難,風吹雨打,飽嘗各種酸甜苦辣,遇到各種考驗,爭取相應的回報。一當失去這個遊戲,同時也失去了根本的刺激與快樂。

富閒的人失去了勞動,就失去了主要的快樂。賣保健品的人,不是保健品好,而是通過多次接觸,給人心帶來了快樂。賣服裝的店鋪,有讚美顧客的語言,有休閒放鬆的感受,才能得到更多的顧客。很多人有錢了,會辦理幾張喜歡去的保健卡,目的更多的是,改善心境,獲得快樂。

人生的路程,如果脫離了勞動,喜怒哀樂無需預約便匆忙而至。心裡情緒還要發洩出來,一直隱忍,便容易生病。解除情緒問題的唯一方式,只有每日的勞動。任何非真正的勞動,只是快樂地玩,都是“水裡按葫蘆飄,這裡按那裡出”。任何文化學習,藝術玩味,都無法代替日常的勞動。

馬克思說過,“體力勞動是一切社會病毒的偉大的消毒劑”。列夫•托爾斯泰說,“脫離了勞動就是犯罪”。

貧富有差距,幸福是一樣

缺少真心的勞動,永失心靈的真實,永遠找不回,啥也補不上。這是生活的遺憾,人生的短板。人生苦痛無定數,唯有勤字寫富貴。

心靈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可以把一朵花變成一座花園,可以把一滴水變成一片清泉。

只有體力勞動,給心靈帶來持續的陽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