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专业,编程学习让格斗机器人更灵活

随着科技的发展,普及是行业发展最快的方法之一。

人工智能专业,编程学习让格斗机器人更灵活


懂得机器人编程将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动创造者。

人工智能专业,编程学习让格斗机器人更灵活


人工智能在学校已经开始,新增备案本科专业最多的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新增审批本科专业最多的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等。被撤销最多的专业是服装与服饰设计、教育技术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产品设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

人工智能专业,编程学习让格斗机器人更灵活


审批面向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支持高校设置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设备、节能环保等相关专业。范韶彬说,高校专业设置在保证基础专业的前提下,要匹配社会发展需求,为当下输出人才,为未来储备人才。

人工智能专业,编程学习让格斗机器人更灵活


由此可见,让孩子尽早学习机器人编程,受到越来越多学校和家长的重视,这是教育领域一种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世界潮流!

人工智能专业,编程学习让格斗机器人更灵活


事实上,从2016年开始,国家各部委就相继高频率推出多项与人工智能、编程等相关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学校将信息技术(含编程)纳入日常课程,甚至纳入到高考的选考科目中。

人工智能专业,编程学习让格斗机器人更灵活


2018年1月教育部颁发的《新课标》指出:信息技术将从兴趣课程变为必修课程,并大幅度提升了学生在编程、计算思维、算法方面的思维要求。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计划强调通过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将人工智能切实融入实际教学环境中,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

2018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印发的通知》,要求在中小学普及编程教育。目前,南京市已有部分学校尝试在一、二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学编程、做动画,培养孩子计算思维。

2018年9月重庆市教委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编程教育的通知》,就加强中小学编程教育提出要求:小学3至6年级累计不少于36课时,各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编程教育专职教师。

2018年11月中国首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材《AI上未来智造者》正式出炉,并且在上海嘉定等区域进行试点教学。

人工智能专业,编程学习让格斗机器人更灵活


在全球范围内来看,STEAM教育早已是主流了,机器人编程已经成为孩子,继阅读、写作、算术三项基本能力外所需掌握的第四项必备技能,全球已有超24个国家将机器人编程纳入中小学课程大纲及教学场景。

人工智能专业,编程学习让格斗机器人更灵活


2012日本改课,中小学普及课程

2013美国总统奥巴马呼吁全国学习编程

2014英国课改,欧洲兴起少儿编程

2017中国发2017年第35号文

2017年4号文件: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编程成为必修课

2018韩国2018年开始全面推广中小学编程课程

2020日本从2020年开始推广编程数学

欧盟中15个国家(不完全统计)课程中增加编程教育,其中12个国家在高中设立编程课,9个国家在小学设立编程课程。保加利亚、丹麦、爱沙尼亚、希腊、爱尔兰、意大利、立陶宛、葡萄牙等11个欧洲国家都将信息、通信和技术课程的重心转移到了编程和计算机科学上。

机器人编程培养的是孩子21世纪4C必备技能:即创新与创造能力、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机器人教育让学生更自信

人工智能专业,编程学习让格斗机器人更灵活


机器人课堂由无数个大小任务组成。每一位学生不管能力如何,在课堂上都能够因为完成与他相适应的能力而充满自信。

丰富学生知识让学生适应时代要求

机器人技术融合了电子、造型、传感器、机械、人工智能等当今多项领域的先进技术,它不仅体现了对未来科技发展的认识,也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举措。

机器人教育提升学生IQ水平美国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将人的智能(智力)分为言语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人际智能、自省智能、观察智能以及音乐智能这八个智能水平,机器人教育恰恰全面覆盖这八点。

人工智能专业,编程学习让格斗机器人更灵活


能力结构进一步优化和提高,学生的能力结构通常有:想象力,创造力,创新力,耐挫折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

而每个学生的能力结构通常都会参差不齐,在机器人教育活动过程中可以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薄弱能力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机器人教育在教学中充分作用,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现状,理解机器人的概念和工作方式,为进一步学习人工智能技术打下基础;了解机器人传感器功能,学习编写机器人控制程序,提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编程学习让机器人更灵活,竞赛和完成任务,使学生在搭建机器人和编制程序的过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