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淘气不要管,吃了苦头就记住了"你家孩子被这句话坑过吗?

相信很多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听过这样一个理论:

小孩子的好奇心强,喜欢东摸摸西看看,大人不要什么都拦着,即使有点危险,让孩子受点苦也是好的,只有自己经历过才会记住,下次就不会这样做了

很多家长将这句话奉为圣经,在照顾孩子的时候采用"大撒手"的方式,自诩为让孩子发挥天性,自由探索,却不知已经将孩子置于危险之中。

1、

在一些育儿专家的眼中,那些动不动就大惊小怪,怕孩子被磕着碰着的家长是很难教育出个性独立,有好奇心爱探索的孩子的。

他们鼓励家长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发挥,因为孩子调皮捣蛋是天性,你管得越严格,反而越容易引起逆反心理,你越不让孩子做什么事情,孩子越觉得那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就必须要去做。

"你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时看着他们呀,还不如干脆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受点苦头,记住教训,下次就不敢了。"

只有畏首畏尾的家长才会怕这怕那,千方百计阻止孩子做冒险的事情;而"聪明"的家长会懂得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当孩子吃过一次苦头,就会牢牢记住教训,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因为孩子远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聪明很多。

事实真的如我们所想的那样吗?孩子的记性有那么好?

2、

网上经常被拿来举例来佐证这些专家言论的,是著名的"饮水机开关实验。"

有妈妈提出来,说女儿一岁多的时候,对什么都感到好奇,特别是饮水机的开关。

家里老人带的时候就非常担心,一刻不眨眼地盯着,不让孩子去碰。

但是这位妈妈就觉得大人总有会走开的时候,这时候孩子趁大人不注意还是可以摸到开关的。

于是她不再让老人看着,而且认为饮水机的开关不是很危险,与其一直提心吊胆地看着,不如让她烫到来得有用。

在这位妈妈的默许下,孩子成功地摸到了"向往已久"的饮水机开关,当然也"如愿地"被烫到了。

孩子妈妈说,自这一次后,孩子就意识到打开饮水机摸开水是一个危险的动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去触摸。

这个观点一经提出,立刻受到众多家长的追捧。

乍一看确实挺有道理。

孩子也不傻,他摸到开水被烫了就立刻会收回手指,手也不会受到太大的伤害,关键是记住了教训,以后你让他摸都不会摸了。

但细究一下,这个实验的危险性和危险诱导性都是非常高的。

确实,孩子被烫后会自己把手缩回去,但是饮水机里的开水,没有100°也有80°吧,就是大人的手被烫一下,都要疼得龇牙咧嘴,起个大泡破个皮儿的,更何况是孩子细嫩的小手!

孩子被烫伤了,对疼痛的感受会远远大于引起疼痛的原因吧。

他们真的能马上就记住这次教训吗?

而这个实验的诱导性也是很危险的。

有多少家长是看了这个看似很有道理的实验,而放任孩子去玩水,最后被烫得痛哭流涕的?

3、

我家的小孩,前段时间就出现过一次意外。

那天晚上回家,孩子跟我说要玩捉迷藏,让我把眼睛闭起来。

然后就听他说藏好了,让我来找。

我一看,小家伙躲到门后面的一个纸箱里了。

纸箱大概八十公分高,里面装了一些杂物,他站在凳子上正好能钻到里面。

因为孩子只有九十公分左右,纸箱的高度对他来说还是有点高,也不稳定,站在凳子上出来进去都挺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摔跤。

于是跟他说这样很危险,会摔跤的。

但小孩子玩的正起劲,他才不听你的呢。

依然我行我素。

我跟他玩了几次,就去刷牙,结果一两分钟后就听到孩子痛哭的声音。跑过去一看,果然摔的很惨。

牙齿重重磕在嘴唇上着地,嘴唇里面被磕出一个大洞,满嘴的血。

再看外面嘴唇的下方,也有血在冒出,纸巾擦干一看,一个大口子。

当时就下坏了,以为把肉都磕穿了呢。

一路上小家伙还不老实,一边哭一边喊着:妈妈我留了好多血好多血。

我只好不停地安慰他没事没事。

到医院后打了一针百白破,开了消毒的药,要求每天定时消毒。

回家的路上心里真的很后怕,这只是磕出了两个大的伤口,万一当时把牙齿磕掉了呢?如果他手里正好拿着小刀、筷子之类的,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一路上跟他说以后再也不能这样玩了,太危险了。

他也连声说好。

结果第二天晚上,他突然又想玩捉迷藏,而藏身之地还是原来的地方。

真得是伤疤还没好,就忘了当初有多疼了。

而我问他昨天是干什么摔伤了,还疼不疼,他都知道是因为在纸箱里捉迷藏摔到的,再问他还玩不玩?答案是还要玩!

所以,对于危险认知能力还比较弱的小朋友来说,一两次伤害,并不一定能让他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或者说事情本身给他带来的乐趣已经远远超过了伤害带来的痛苦

4、

上面那位妈妈,还举了插座的例子,说跟女儿介绍插头的使用方法以及潜在的危险,告诫孩子手拿着金属部分插进插座会被电死的,必须拿着塑料部分,这样孩子不到两岁就学会了插插座,这位妈妈从那天起经常叫她来帮忙插插座,也很安全地活到现在,从没触过电。

对于这位妈妈的说法和做法,我表示极力反对。

让孩子认识到危险是对的,但是就这样放手让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去接触电器,还自认为很安全很聪明,真是一种极度不负责任的表现。

电器不比别的,手指被水烫了顶多留一个疤,但孩子一触电就是生命的危险,拿孩子的生命开玩笑,做实验,很难想象这位妈妈到底有多爱孩子,还是说,她只是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而置孩子的安危于不顾。

对孩子的人身安全有危险的动作,我宁愿选择强烈制止孩子,而不是让孩子以身体受伤害为代价去尝试

像电器类,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强,看到父母用电线给手机充电,就要自己也去冲。这时候要么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要么就悄悄把电源插头拔掉,留一个空插座给他玩;

像剪刀、筷子这些易发生危险的事物,我都是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因为孩子玩起来是不会考虑有没有危险的,拿着筷子跑来跑去,打打闹闹都是极易出现危险的行为,我一般都是紧盯着孩子,他拿筷子吃完饭后就赶紧收走,不给他们接触的机会。

当然,平时的危险意识教育同样重要。

拿到剪刀、针之类的尖锐物品,我会轻轻在他手上扎一下,让他感受到疼痛,告诉他不能随便拿着玩,会伤到自己,很疼。

然而,我并不会因为跟他讲过这些道理就轻易让他们去尝试,去亲身体会这种伤害,因为在没有真正受伤之前,谁都不知道这个危险到底有多大?你和孩子是否真的能够承受这个危险带来的伤害,毕竟有些伤害是致命的,也是不可挽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