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父母不能 “刀子嘴豆腐心”?因为会被动引来“贿赂式教育”

父母一开始的“刀子嘴”

在孩子的哭闹下

就变成了“豆腐心”

有第一次就会有无数次

进而演变成满足孩子的“贿赂式教育”

01 孩子不会屈服于父母的“刀子嘴”,反而父母的“豆腐心”会向孩子屈服

当孩子一开始哭闹时,面对“刀子嘴”和“豆腐心”的天平,很多父母往往会在“刀子嘴”那边添加上砝码,因为他们觉得那样才可以树立起自己严厉的父母形象,让孩子擦干眼泪,嘴角扬起微笑。

但是,当孩子不仅没有停止哭闹,反而变本加厉后,他们想想还是把砝码添给“豆腐心”那边,让“豆腐心”帮助我们止住孩子的哭闹

就像曾经看到过一个视频,妈妈强行拖着不肯上楼的孩子,凶巴巴地对孩子说:

“妈妈不想再听你哭了,你要想跟妈妈回家你就不允许再哭了”。

看到孩子仍然听不进去自己的话时,妈妈果断地把孩子丢在了身后。她认为只有自己语言的“这把刀”刺向孩子,孩子才会被吓唬到,然后屈服,乖乖跟自己上楼回家。

可惜,孩子并没有感受到母亲“那把刀”的杀伤力,反而认定了母亲就是会投降于自己的哭闹之下,会乖乖回来哄自己。

为何父母不能 “刀子嘴豆腐心”?因为会被动引来“贿赂式教育”

在旁边的专家的亲眼描述

孩子开始用各种可怕的方式大喊大叫,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母亲听到感受到。大喊大叫后还做起了各种危险的动作,爬上楼梯后又从楼梯摔下来,之后一直重复这样的动作,甚至想方设法把自己撞伤了,撞淤青了

在做这些危险动作的同时,孩子会不断地抬起头,看看母亲是不是会走下来。当他觉得这样还不足够让母亲冲下来阻止他的时候,他居然把头撞向了栏杆

此时母亲立马收起了几分钟前自己的“刀子嘴”,护子心切的她立马冲了下去,抱住准备撞向栏杆的孩子,并对着他说:

为何父母不能 “刀子嘴豆腐心”?因为会被动引来“贿赂式教育”

母亲的心疼正是孩子想要达到的

妈妈温柔地抚摸孩子的头部还不够,还得把心底里一切心疼孩子的话倾泻出来:

“妈妈在这呢,你这样子你知道妈妈心里有多难受吗?”

而正是母亲的这番话,给孩子传递了一种讯息:我这样子哭闹妈妈会难受,我做所有的哭闹都是为了可以让妈妈难受。因为妈妈难受后就会乖乖屈服于我,达到我自己想要的目的

当孩子完整地接收到讯息后,他会在下次母亲不能满足他要求的时候,再次出演自己的哭闹来达到目的。这次,他为了一小包薯条,竟然趴在大街上很肮脏的地板上不断打滚,想利用自己出众的哭闹来博得母亲的难受和心疼

为何父母不能 “刀子嘴豆腐心”?因为会被动引来“贿赂式教育”

无理取闹的儿子闹闹

母亲依然没有理他,告诉他身上没有带钱后,就拉着家里人说不管孩子了,我们接着走。而母亲假装狠心丢下孩子要离开的样子,并没有给孩子带来什么震慑性效果,他依然大喊大闹着,硬是要母亲买下那小包零食给他。

孩子哭了一会后,即将声嘶力竭的时候,妈妈还是心疼地走过去安抚孩子,把孩子一把从地上抱起来然后安抚孩子。

为何父母不能 “刀子嘴豆腐心”?因为会被动引来“贿赂式教育”

屈服了的妈妈

“给你买,你别哭了”,听到这几个字,孩子此时的心底里应该是默默地为自己刚刚的闹剧鼓了掌,然后庆祝自己又一个无理的要求达到了

孩子虽小,但他却具有“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本领。当父母常常在“刀子嘴”和“豆腐心”之间切换的时候,孩子只会记住我们的“豆腐心”,然后让我们的“豆腐心”帮助他达到一个又一个目的

02 当父母的“豆腐心”成功止住孩子的哭闹后,“贿赂式教育”就会被动地迎来

当父母的“刀子嘴”被“豆腐心”成功切换下来时,很多的父母这个时候开始思考为啥要把自己和孩子都搞得那么累。

与其让自己出演一场先凶后温柔的剧,倒不如在孩子一开始哭闹的时候就提出让孩子满意的条件

孩子也不至于老是哭哭啼啼下去

正如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片段:视频中的小女孩在家里只是哭了几声,她的爸爸立即以小女孩喜欢吃的东西来“贿赂”她,以此作为她不再继续哭下去的奖励。

为何父母不能 “刀子嘴豆腐心”?因为会被动引来“贿赂式教育”

女儿的目的达到了

而小女孩一听到爸爸给出的令她满意的奖励后,

以最快的速度收起自己的眼泪,然后满脸期待着即将到来的用哭闹换来的巧克力

当妈妈看到爸爸这样错误的“贿赂”方式后,指出了爸爸存在的错误之处,没想到爸爸却给这样的反馈:

为何父母不能 “刀子嘴豆腐心”?因为会被动引来“贿赂式教育”

爸爸和妈妈争执

当爸爸说出“挺有效果”这四个字的时候,我不禁想爸爸此次效果对比的是孩子之前的哪次表现。

是不是之前凶巴巴对孩子,孩子哭闹了很久,到最后爸爸还不是得苦口婆心地返回去安慰孩子别哭,并且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才哄得了孩子?

因为有对比,爸爸才会说出这番话。“贿赂式教育”肯定是爸爸自己从很多的经历中总结出来的。在他的眼里,与其像之前那样凶巴巴后还得温柔,倒不如从一开始就温柔点。甚至还发现这样“贿赂”的方式是让孩子停止哭闹的最佳方式。

我们可以看到,最终都是相同的结果。一个是弯弯曲曲蜿蜒不断才到达的终点,另一个是直接一条线段到达的终点。谁都会选择第二条路。毕竟我们学过的初中知识教过我们,“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正因为这样的原理,久而久之,“聪明”的父母为了追求孩子不哭不闹的结果,都会在比较之下迎来“贿赂式教育”。

03 为了不毁掉我们的孩子,父母都应该抛弃“刀子嘴豆腐心”教育和“贿赂式教育”

教育学家苏霍林斯基曾经说过:

“倘若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确认,他的任性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他的不听话并未遭致任何不愉快的后果,那么就渐渐习惯于顽皮、任性、捣乱、不听话,之后就慢慢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孩子在每一场哭闹之后,收获的都是父母“豆腐心”的教育和“贿赂式教育”,这样只会越来越助长孩子的无理取闹。而每个人能力都有限,不管有钱还是没钱。既然做不到一辈子都给孩子任何他想要的,那么在面对孩子对我们提出要求时,父母都应该正确对待。

无理取闹的时候冷处理,无条件爱孩子不等于无原则

我很喜欢有位网友说的一段话:

“我们要接纳的,是孩子的情绪,而不是孩子的行为。


从‘爱’到‘溺爱’,中间就差了执行,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只要父母对孩子有一次妥协投降过,后面只会爆发越来越多的无可奈何,这样害了孩子也会累了未来的我们。要想让0在孩子身上出现,不让1有点苗头,我们就一定要狠下心冷处理孩子的哭闹

外国有一位爸爸带着女儿逛商场,结果小女儿任性地在超市里哭了起来。爸爸没有惯着她,而是直接拎到停车场让女儿哭个够。

在女儿自己主动停止哭泣后,爸爸问她:“哭完了吗?能好好听话了吗,安静地,不吵不闹?”

甚至还警告女儿,她如果待会再哭,那么停车场只会是她“落叶归根”的地方。

为何父母不能 “刀子嘴豆腐心”?因为会被动引来“贿赂式教育”

爸爸坚持自己的原则

通过这样的冷处理,孩子会明白下次再哭闹的话,自己也不会得到什么好的下场,还不如乖乖听话。

孩子的爸爸在视频的末尾真诚告诫了每一位家长:“孩子其实会听话的,他们也必须听话,不然他们就有麻烦了。如果孩子在公众场合大吵大闹,父母一定要坚持自己。”

对于孩子有理的要求,家长应该做到“迟延满足”

朱丹有一次在节目跟大家分享她教育女儿的故事:

她将1岁女儿弹钢琴的视频发给做音乐的朋友看,当听到朋友夸奖自己的女儿有这方面天赋的时候,朱丹和周一围两人二话不说就赶紧给女儿买了一架钢琴。

没想到故事一分享完毕,旁边的应采儿立马说了这么一句:

为何父母不能 “刀子嘴豆腐心”?因为会被动引来“贿赂式教育”

朱丹夫妻俩大错特错了

她说当初儿子想要学钢琴,希望妈妈给他买的时候,她只会说:

“太贵了家里没办法买。如果你真想要就好好在兴趣班里学,然后有一天生日我会送你。”

听了妈妈的话后,儿子为了得到钢琴,日夜勤学苦练,终于在生日那天迎来了自己向往已久的钢琴。

如果孩子想要什么就满足她什么,即便是再有理的要求,太容易得到在孩子那里都会演变为不珍惜。反而通过“迟延满足”的方式恰恰可以让孩子明白哭闹不是收获某样东西的捷径,努力才是。

孩子虽小,但他的观察能力和领悟能力不输给大人。他会通过他的哭闹观察大人的反应从而提炼出关键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会在潜意识里指导控制孩子的行为

面对孩子第一次哭闹要某样东西的时候,父母的反应尤为重要。只有狠下心以后孩子才能让我们放心。如果一开始就“刀子嘴豆腐心”,只有被动地引来“贿赂式教育”,因为父母会觉得那样才省心。然而真正的费心就在后头

每位父母都不希望毁了自己的孩子,但恰恰是很多父母的行为无形之中毁掉了自己的孩子。希望你们都不是。


文/没有感情的情感。喜欢用文字观察世界,喜欢用文字打动读者,喜欢就请关注我。

\u001b���\u00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