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自己,追求太陽—凡·高,永遠的凡·高

因為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的寒假延長再延長。終於靜下心來,居家讀書。我細細讀了葉廷芳先生主編、楚水先生編著的《凡·高》(《世界藝術大師傳記叢書》),總的感受是:凡高是為其所愛而獻身的天才藝術家,是執著而熱烈的追夢者。

我很欣賞一句話:“你可以欣賞不了《向日葵》,但你不能不瞭解凡高。” 凡高中等身材,紅頭髮,紅鬍鬚,有著一雙明亮的藍眼睛。作為一個荷蘭人,一個新教徒,一個鄉村教師的兒子,最初文森特·凡·高註定要獻身聖職,儘管他曾經有過這樣的打算,但是最後他還是遵循內心、轉向了繪畫的道路。

菸斗、畫布、畫夾以及繪畫作品,伴在凡高左右從不離身。凡高熱愛生活,熱愛藝術,不論是在清冷的房屋內或是溫暖的田野間,他總是拼命地畫,發瘋地畫,速度之快令人目瞪口呆。只要有人誇獎他的畫,他便會不吝嗇這些誕生於他手中的藝術品,衝動地將作品送人……如此諸多故事,凡高的形象在我的心中逐漸樹立起來,鮮活而又深刻。

我讀的這本《凡·高》傳,採用的是倒敘手法。全書從 “序幕:最後的時刻”開始,中間十章敘寫了凡高短暫而又絢麗的生命歷程,最後是尾聲,全書首尾呼應,渾然一體。這本傳記富有特色,不同於其他同類書往往注重描寫凡高的個人生活和怪誕行徑的小說寫法,更多地強調歷史的真實性,而排除任何的虛構和編造。力圖使讀者的注意力集中到凡高的藝術道路和藝術成就上來。我個人認為這本傳記比較適合中學師生一讀!

燃燒自己,追求太陽—凡·高,永遠的凡·高

第九章《巴黎的夢》和第十章《阿爾》,我一讀再讀。凡高在阿爾生活了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但正是由於阿爾,他的藝術才得以成熟,他的許多優秀之作都是在這裡完成的。從1888年2月到1890年5月,文森特在阿爾完成了三百多幅油畫。有人覺得他畫得太快,他的回答是:“這難道不是用激情、用一個人對大自然真摯的感情畫出來的嗎?如果感情強烈,工作起來就會忘記一切,畫筆一筆連著一筆不斷。”廣闊的克洛平原,高高的引水渠、吊橋,卡馬克沙灘上的漁船,阿爾的女人,郵遞員,醫生,一切阿爾地區的風景和人物都成了文森特的繪畫題材。他那無限瑰麗的畫幅,向日葵、龍柏、麥田、橄欖樹彷彿都是活的,在騷動,在跳躍,天空中的太陽、雲,還有燈火,都在燃燒,向上飛騰。每一幅畫都是畫家自己,都是畫家的靈魂,凡高是在用生命作畫。在炎炎烈日暴曬下,在凜冽的寒風呼嘯中,在白天,在夜晚,凡高總是不停地作畫。

《向日葵》可以說是凡高最富盛名的作品,凡高在阿爾創作了大量描繪向日葵的作品,他說:“向日葵稱得上是我的東西”,向日葵幾乎成了凡高的化身。向日葵是生長在大地上的太陽。燃燒自己,追求太陽,更是是藝術家凡高不朽靈魂的象徵。“向太陽!向太陽!”向日葵苦追太陽的壯烈情操,有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令人聯想到中國神話中的夸父追日。

凡高曾醉心於日本、印度和中國的藝術,他在那些具有天賦的東方藝術家當中發現了他取得和諧的驚人技巧——他的繪畫產生了異乎尋常的飛躍。後世藝術家膜拜他“手法的神奇、色彩的高妙,構圖的超絕”。他的畫走向了“抽象”,他成為了後印象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地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表現主義。然而偉大的藝術家總是走在時代的前面的人,在他們活著的時候,往往受到歧視,被人攻擊,他們的藝術天才甚至遭到扼殺,這便是偉大藝術家的歷史命運。用凡高自己寫給他親愛的弟弟提奧的信裡話來說,那就是:“金錢匱乏,身體虛弱,遭人反對,孤立無援,憂慮煩惱。”

燃燒自己,追求太陽—凡·高,永遠的凡·高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孤獨的藝術家凡高沉迷於那些面對山巒的麥田,那無邊無際像大海一樣的麥田。他總共畫了幾十幅關於麥田的作品,《麥田上的烏鴉》是凡高最後的畫作,畫的是黑壓壓的天空壓著金黃的麥浪,一群狂躁的烏鴉飛過天空。暴風雨即將來臨,天地之間充滿了騷動與不安。也許凡高在畫這幅作品時,已經預感到了自己肉體生命的死亡,但是也正是這樣的帶著沉重的痛苦呻吟的絕唱,顯出他那用自己生命創造出來的藝術生命永遠不會消失。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用詩聖杜甫的這兩句名詩概括藝術家凡高再也恰當不過了。儘管他一生貧困潦倒,默默無聞,他卻用生命在繪畫領域辛勤耕耘,埋頭苦幹,戰勝了難以想象的精神和肉體的痛苦;儘管社會對他那樣冷漠無情,他卻始終懷有赤子一般的熱愛。他短短十年的作畫生涯,奉獻給人類1700多幅閃耀著藝術光彩的作品。遺憾的是:沒有誰在當時能夠發現,他是未來的偉大天才……

但藝術永遠是藝術!

寫到最後,情不自禁要問:誰敢直視正午的烈日,誰又能畫下那永遠的金黃?

只有凡高,永遠的文森特·凡·高。

燃燒自己,追求太陽—凡·高,永遠的凡·高

(作者:陳國樑,東平高級中學優秀教師,著名學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