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皆有因,但,你以為的原因真的是原因嗎?

1、凡事有因

凡事皆有原因,我們對此深信不疑。

幼兒園小朋友因為“乖”,所以得到老師的“表揚”。

上學因為“成績好”,所以得到“表揚”和“喜愛”,所以“考上好學校”。

二十年這樣強化下來的結果是,我們對“因為......所以......”的邏輯判斷深信不疑且依賴。而且,這種判斷往往會是在瞬間發生。

這樣的瞬間判斷,大多數時候是有效的,特別是在面對簡單問題的時候,雖然偶爾也會有失誤,不過影響不大。

比如:為什麼早入職三年的小王升職加薪了?因為他的經驗豐富,業績更好。

但是,我們會在作某些判斷時,會出現偏頗:

為什麼一位似乎演技不怎樣的女演員紅了?因為有“潛規則”。

為什麼一個年輕人開著豪車?因為有個“好爸爸”。

為什麼某人創業成功了?因為他趕上了那個“風口”。

類似以上這些的“原因”還有很多,其中最神奇的一個叫“運氣”。

2、“簡單歸因”與“牽強歸因”

之所以說是“偏頗”,是因為在原因與結果之間,還有些我們看不到、不知道,甚至不知道它們存在的東西。

也就是說,我們自認為完整的因果邏輯鏈,事實上是不充分、不必然、甚至是牽強的。

這是正常的。人天性是就需要“合理性”和“確定性”的生物。這種需求源於對“未知”的恐懼。

就像人在不理解氣候變化的年代,會通過“造神”來解釋氣候變化的“合理性”和“確定性”。

當有了這種解釋之後,人們就踏實了。—— 乾旱,那就向龍王爺求雨。求來了,謝謝龍王爺!求不來,那是我們不夠虔誠。

直至今天的信息科技時代,這種“簡單歸因”和“牽強歸因”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幾乎在任何人身上都還存在,只是範圍不同、程度不同。

對哪些我們無能去思考或者不願去思考的問題,我們就用採用這個策略。

這個策略的產生,大約有兩類四種形式:

1、強者的謙辭或搪塞。就像雷軍在解釋成功的原因時,謙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2、弱者的藉口或安慰。就像前面提到的“造神”、“好爸爸”和“運氣”之類。

第一類不用深究,別人說什麼是他的事,自己無腦相信而摔了跤,那是自己活該。

至於第二類就要慎重了,哪怕是看起來非常客觀“合理”和“確定”的原因,都不妨深入探究一下。

3、窮是無法改變的?

香港電臺(RTHK)的一檔真人秀節目《窮富翁大作戰》,讓富翁和窮人互換身份,結果富翁每天為了基本的吃飯問題就已經竭盡全力、疲憊不堪,完全沒有時間和精力來實現上升。

所以得出結論:“窮是無法改變的。”

這個實驗太可怕了,它用實實在在的“事實”,似乎確鑿無疑證實了“階層固化”、“窮是無法改變的”這個因果關係。

可是我們身邊那些由窮變富的人是怎麼出現的呢? 簡單:祖上積德,貴人相助,意外好運......總之就不是“努力”。

其實,對這個實驗稍作分析就能發現漏洞:

首先,這個實驗時間太短,只持續了一週,那如果持續一年、五年、十年呢?他畢竟是曾經站到過那個高度,具有那個高度所需的見識和思維,具有對那個高度運行規律的理解和掌握。他就抓不到、創造不了任何機會嗎?

其次,適應為吃飽飯而努力,一週的時間看起來是不夠的。但一旦適應,他是不是還是會一直保持那種全部精力和時間投入進去也只夠只飽飯,再也沒有多餘的精力和時間的狀態呢?

這個實驗的險惡在於應和了弱者的共鳴,讓他們可以安慰自己。—— 這是命啊。

一旦真有人有意無意地認同了“因為這是我的命啊,所以我就該窮。”這個邏輯,結果就是:

“反正我再做也沒用,何必去付出那些艱苦的努力讓自己更痛苦。我就繼續趴著,及時行樂吧。”

4、魔咒依然存在

誠然,現實很冰冷,天花板真實存在,並不是靠著喊喊“努力”的口號就可以一步登天。而是需要付出長期、切實、按照規律行事的艱辛努力。

然而,即使我們願意付出努力,“因為......所以......”的魔咒依然存在。

炒股,有K線指標,有成交量指標、換手率指標。作移動商務有內容為王、流量為王。開家小飯店有地段為王,味道第一。

凡事皆有因,但,你以為的原因真的是原因嗎?

因為K線指標符合形態,所以可以買進。

只要重視引流,就可以賣出爆款。

只要選好地段,開餐館就能賺錢。

我們總是喜歡通過這樣的判斷,把期待的結果依託在這些類似“秘技”一樣東西上面。

這些東西重要嗎?重要!可能還是非常重要。

但僅僅是基於這樣“簡單歸因”和“牽強歸因”而實施的行動,無數人已經用真金白銀為此交了“智商稅”。

複雜的商業活動,它的結果不是一個兩個“因為”、“只要”能夠支撐得住的。

那怕小到一家街邊麵館,它也是一套系統,一個生態,也需要對它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流程付出深入的思考和切實有效地行動。

孫子兵法說:廟算多者勝。確是至理。

我在《你也能成為別人仰望的高手。這不是雞湯,是方法》文中說到,對複雜商業行為,要把你正在做或想去做的事,拆分成多個流程或環節。

在各個環節比別人做得好30%。最終會形成一種複利效應,可能你比別人多付出30%的努力,就能做到別人8倍甚至更好的結果。

相反,如果你被那些“因為”、“只要”矇蔽了智慧,即使你在這些“因為”、“只要”上做得很好,那也可能慘淡謝幕。

結語

請記住兩句話:

原因與結果之間的東西,有許多肉眼無法看到。—— 尼采

成長的本質是變得複雜。—— 羅振宇

凡事皆有因,但,你以為的原因真的是原因嗎?

原因與結果之間的東西,有許多肉眼無法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