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恨希特勒嗎?

無聊的凡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現在德國人談不上恨希特勒,當然也不喜歡,基本是不關心。

不過,德國人中仍然有一部分人支持希特勒。

要知道,在德國有非常嚴格的立法,堅決禁止宣揚法西斯思想。

如果有人在公開場合歌頌希特勒、納粹黨,就可以判刑入獄。

然而,就在這種嚴格法律下,仍然有人支持希特勒。

其實,二戰結束的時候,大部分德國人厭惡希特勒。他們覺得今天的厄運,是希特勒帶來的。當時德國幾乎被盟軍夷為平地,青年男人死傷大半,超過百萬婦女被蘇軍強姦、輪姦。

德國還被一分為二,直到40多年後才合二為一。即便如此,德國也丟失了包括東普魯士在內大片領土。

更別說,德國人還背上了屠殺猶太人的惡名。

所以,德國人很長時間都厭惡希特勒。

但是,大部分德國人承認希特勒的天才,承認他曾經為德國做出貢獻。

根據傳記《阿道夫H》的作者Thomas Sandkühler,1950年代的一項調查表明,西德有將近一半人認為,如果希特勒沒有發動戰爭,他將是“德國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

但是,時代變了。

90年代,經歷過二戰痛苦的人都已經是老人了,年輕人和中年人並不知道那個時代。

尤其是年輕人,對希特勒毫無概念。

中年人雖認為希特勒做過很多壞事,但驚歎他的才能。

希特勒帶領德國,幾乎征服了整個歐洲。

在競爭激烈的德國,人們都會崇拜有能力的人才,對於希特勒的厭惡感逐步降低。

更重要的是,德國社會出現很多比較嚴重的社會問題。

其一是外來移民超過百分之十,還有數量更多的非法移民,帶來了很多嚴重的社會問題。尤其是接受了大量中東難民以後,德國社會治安惡化,嚴重刑事犯罪大大增加。

走在今天柏林、法蘭克福這些大城市的街頭,隨處可見移民。

德國人自豪的日耳曼純正血統,早已是過去式。

移民只是其中一點,還有很多複雜的社會問題。

德國雖然有很高的福利,但日耳曼人並不敢生育。

由於社會矛盾激化,民粹主義甚至種族主義開始流行。

早在2012年,一部小說和後來的電影,大紅大紫。

它的名字叫做《他回來了》!

這本小說說的是,希特勒自殺時沒有死去,反而直接穿越到了現在。

他驚訝的發現,柏林滿街都是土耳其人和黑人,猶太人仍然四處開店。

德國軍人已經不是國家的精英,甚至德國的總理竟然是一個苦瓜臉的女人。

開始希特勒非常不適應,鬧出很多的笑話。

然而,很快他發現了這個社會的問題,同當年的納粹掌權之前的德國有異曲同工之妙。

於是,希特勒開始是在脫口秀節目,裝作是模仿希特勒的演員,做一些電視節目,賺取生活費。

然而希特勒很快就像當年一樣,輕鬆抓住了德國大眾的心理。

他富有煽動性的演說,宣揚民族主義,國家主義,激發人民的仇恨心理和不滿情緒。

很快,他的節目成為全德國最熱的爭論節目,希特勒也成為大明星。

在電影的最後,希特勒已經試圖從政。通過希特勒的言行來看,他對當時德國政黨領袖不屑一顧,認為他們都是平庸之輩。

電影就此終止。

然而,我們按照當時的情況類推,希特勒最終會再次合法獲得德國的政權,納粹黨也許回變個名字再回來。

自然,這是電影而已,然而它如此受歡迎,也是有原因的。

在電影拍攝的時候,扮演希特勒的演員曾經到實地去彩排,同路人交談握手。

沒想到,希特勒大受歡迎,無數德國年輕人簇擁在他的身邊,有人甚至高喊“元帥,你快回來吧!”“用集中營對付非法移民”“德國民主已經墮落,我們需要的是紀律”。

扮演希特勒的演員大感震驚,一度不知所措。

事後回憶,他體會到了當年希特勒被狂熱民眾擁護的一些感覺。

也就是說,今天有一部分德國人對希特勒的態度,已經發生了改變。


薩沙


這個問題是極不嚴謹的,就好像我國人民都喜歡巴黎聖母院嗎?這本來就是一個眾說紛紜的事情。

而對於8000多萬德國人而言,情況似乎更為複雜。

作為二戰後最先崛起的西歐國家,德國在美蘇英法四大戰勝國的影響下,嚐到了去希特勒主義的甜頭。德國尤其是聯邦德國在戰後重新融入歐洲,和法國一道成為歐洲的領導者。德國也一再進行二戰的反思,特別是1970年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向波蘭華沙猶太隔離區起義紀念碑下跪,使聯邦德國重新贏得了世界的尊重。

直到今日,德國依然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可以說沒有希特勒的德國,是一個真正健康的國家,德國人痛恨希特勒也在情理之中。

但現實情況並不是這樣,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劊子手,希特勒一直以來都是惡魔的化身。在他執政的13年時間裡,整個德國被綁上了戰車,成為希特勒實現個人私慾的炮灰。而德國發動的二戰也讓德國再度成為戰敗國,付出了比一戰戰敗更為慘痛的代價,特別是失去大片領土,這讓今天的德國依然深受其害。

不過幾乎很少有人願意承認,希特勒和日本裕仁天皇及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從來都截然不同,他的上臺不是通過軍事政變,而是通過德國民選。

也就是說,這個大魔頭是當時大多數德國民眾的選擇。不管他們出於什麼目的,希特勒都是他們自己種下的苦果。

這些在戰爭中倖存的德國人,願意承認自己所犯的罪惡嗎?很顯然不是。即便他們在冷戰期間,因美蘇英法等戰勝國的強加意志而高喊消滅希特勒,但他們內心對希特勒並不痛恨,反而有些許好感,正如當時投票時候的心情一樣。

所以在冷戰結束後,德國境內的右翼勢力能夠重新活躍也就不足為奇了。

特別是歐洲難民危機爆發後,先前苦於人口負增長的德國接收了大量的中東難民,希望緩解勞動力不足的情況,怎奈大量難民的湧入使德國不堪重負,社會矛盾迅速激化,讓崇拜希特勒的極右勢力有了上躥下跳的社會條件。

而深陷難民危機中的德國民眾,在生活水平長時間得不到明顯改善甚至越發低下的情況下,對當權政府的失望會逐漸演化為對過往歷史的懷念,比如希特勒時代。

希特勒之所以能夠上臺,源於德國在1929年全球經濟危機中遭受的巨大打擊,剛剛在一戰後恢復元氣的德國,因為這次經濟危機幾乎一夜回到解放前,失業人口一度高達800多萬,這對於人口只有數千萬的德國而言可謂晴天霹靂,希特勒就是在這樣內憂外患的背景下站到了德國民眾的面前。

雖然希特勒組建了臭名昭著的黨衛隊,但他的統治依然是建立在德國民選的基礎上,因為德國和意大利及日本的情況完全不同。

而大多數德國民眾之所以將選票投給希特勒,是因為希特勒對德國各階層都許下了豐厚的承諾。

比如希特勒向大資本家承諾,他將迅速恢復市場經濟秩序,重新讓容克大資本家們攫取海量財富;

希特勒向軍隊承諾,他們將獲得更多的支持,軍隊數量和軍事裝備將獲得巨大提升;

希特勒向搖擺中的中產階級承諾,他們將繼續保持體面的社會地位,並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

希特勒向身處底層的工人階級承諾,他們將擁有體面的工作,麵包和汽車將走進他們的生活;

希特勒向廣大的無產階級承諾,他們將通過雙手獲取想要的一切。

於是希特勒成為二戰前德國的救星,到1936年,德國已經幾乎從經濟危機的泥潭中走出,失業率下降到歷史最低水平,德國還承辦了舉世矚目的柏林奧運會。

所以今天依然有很多人認為,如果希特勒死在1936年,他將成為德國曆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

可以說,經歷過那個時代的德國人,尤其是嚐到希特勒時代甜頭的德國人,似乎並沒有理由痛恨希特勒。

二戰對於希特勒而言,是希特勒龐氏騙局的進一步發展,是德國必須要承受的折磨。

但戰爭中的德國人並不愛好和平,因為希特勒讓他們相信,只有戰爭才能徹底改變德國的被動地位,讓德國重新回到世界霸主的寶座。所以他們對德國的侵略擴張,從來都是積極而狂熱的,這和當時的日本如出一轍。

希特勒之所以能夠得到德國民眾的擁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希特勒抓住了大多數德國民眾的心理:

為了稱霸歐洲甚至世界,德國願意付出自己的一切。

二戰後德國和法國放下歷史仇恨重歸於好,攜手建立歐洲共同體,都說明即使戰敗的德國也沒有放棄對歐洲霸主地位的憧憬,它的心中始終都有一個大國夢。

在這一點上看,希特勒迎合了大多數德國人的訴求。而二戰後美蘇英法等國對德國的懲罰,對某些德國人而言恰好印證了希特勒主義的正確性。即便在德國全面禁止納粹標誌的出現,也被很多德國人認為是欲蓋彌彰。

所以希特勒在德國人民的心中始終沒有散去,在很多德國人心中,甚至是民族英雄般的存在。這和二戰以來德國全面否定希特勒已是今昔不同往日。

2015年由大衛溫德特·執導,奧利弗·馬祖奇主演的喜劇電影《希特勒回來了》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當下德國對希特勒的複雜感情。

如果希特勒真的穿越到了今天,很多德國民眾會對他拳打腳踢,但必然會有人對他頂禮膜拜。

用愛恨交加,也許最能體現當下德國民眾對希特勒的感情。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先說結論:二戰時,早期對希特勒敬仰,後期痛恨,現在,對待希特勒不痛不癢。

希特勒是民選產生的,雖然說這中間有忽悠的成分,但是哪個政客上位沒有進行一定的超額許諾呢?在哪個經濟凋敝,德國失業率居高不下,政府還在搜刮著民脂民膏用來償還一戰的戰爭賠款,現在出現一個人,承諾上臺之後,你會有工作,國家不會再進行戰爭賠款,將用來發展德國經濟,你是德國人民的話,怎麼選?當時的你恨希特勒嗎?你會覺得他就是救世主。

在希特勒上臺之後,確實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諾,積極的發展本國經濟,雖然是為了戰爭準備,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確實給德國市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工作機會。對猶太人進行了抄家,猶太人是倒黴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希特勒把猶太人的錢弄來之後,去了哪?用在了德國的工業上,說白了,德國人間接的都拿了猶太人的財富,國家也一躍成為歐洲資本主義的領頭羊。

在二戰的時候,對希特勒的仇恨多是自己的孩子在戰場上犧牲的這些家庭,而且這部分人是很少的,因為自己的孩子是為了德國的“偉大事業”犧牲的,有什麼值得難過的呢?更不會仇恨希特勒。希特勒對本國民族是很好的,在當時的歐洲環境下,率先對國內福利進行改革,是當時歐洲最優越的社會福利制度,老有所養,失業救濟金都有,德國人不是一個害怕戰爭的民族,德國在戰場上的一系列勝利,給德國本土帶來了很多財富,歐洲的珍貴寶物都運往歐洲。

再說現在,沒有多少德國人對希特勒恨,最多是反感,德國人民的經過幾十年的時間流逝,對希特勒早已模糊了印象,沒有切實受到過希特勒對其進行的傷害,多是從書本上了解希特勒這個人,又從何談起對他的恨呢?真恨的應該只有曾經德國的發源地(格尼斯堡)的人民,二戰結束後,此地被割佔給了蘇聯,也就是現在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他們被沒收財產,孤零零的來到新的德國,離開自己的故鄉,我想這個過程是長久的。

總之,希特勒已經不在這麼多年了,人總是健忘的,並且自己沒經歷過,是不能感受那種情感的,德國人恨希特勒嗎?誰能說希特勒不是天之驕子?但早已忘了他吧!“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歷史深度揭秘


總的來看,德國當然是恨希特勒的,是希特勒把德國帶入了萬劫不復之境,使得戰後德國特別是在軍事領域受到諸多限制。德國也認真反省了戰爭罪行,在德國,希特勒是一個敏感話題,一切有關納粹的書籍、話題和標誌都是禁忌。

然而,近些年來,人心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由於開放的移民政策對德國乃至整個歐洲的衝擊,宗教矛盾和各種社會矛盾開始凸顯,歐洲社會開始分裂,民粹主義思想開始迴歸。在整個歐洲,極右翼政黨開始活躍在政治舞臺上,並且獲得了廣大民眾的支持,與此相隨的是,反猶主義也在歐洲重新氾濫起來,今年年初法國的黃背心遊行就公然表達了反猶訴求。

作為納粹思想的發源地,德國當然也不會落後,極右翼的選擇黨一躍而成為德國第三大黨,併成功進入議會。危險的民粹思想悄然進入了人們的心,甚至一些崇拜納粹的團體也開始悄悄活動。

德國人對於希特勒的態度,目前可以說呈現了多元、分化的態勢,大多數人還是能夠清醒認識那一段罪惡的歷史,並且堅決反對納粹主義,反對希特勒。少數人則因為痛恨移民政策和對社會現實的不滿而懷念希特勒起來,甚至有人說:如果希特勒還在,就沒有難民了。


這一點可以從德國拍的一部喜劇電影《希特勒回來了》看出來。劇組為了體現真實的效果,並沒有進行彩排和安排群演,而是讓演員穿著納粹的軍服頂著希特勒的扮相直接走在大街上,以觀察人們的反應。據說,當人們看到“活生生”的希特勒走在大街上,很是吃驚,很快他們紛紛圍過來和“希特勒”握手、拍照和合影,甚至還有人問:“何時把猶太人趕回去。”

演員說,群眾這種態度讓他很不安。還有些人,看到“希特勒”後非常憤怒,驅趕他甚至打他,演員表示,雖然捱了打,但這時他的心情最好,因為這才是人們應該對待希特勒的正確方式。


萌叔觀世界


有多少國人會恨征戰四方的成吉思汗,又有多少法國人會恨征服歐洲的拿破崙,還有多少日本人會恨靖國神社裡的戰犯?說到這裡,有多少德國人會恨希特勒,應該不言自明瞭吧。當然了,和平作為這個世界的主旋律是毋庸質疑的,給世界帶來深重災難者,也絕對會倍受世人唾棄。

其實,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希特勒究竟帶給德國人民的是利大還是禍大?答案自然也就呼之欲出了。

二戰前德國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有多屈辱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組成的同盟國,敗於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意大利王國和美利堅合眾國組成的協約國。

因此,於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爾賽宮,戰敗的德國被逼迫與英、法、俄、意、美等協約國簽署了喪權辱國的《凡爾賽條約》,並於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標誌著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自此,德國損失了13.5%的領土,12.5%的人口,16%的煤產地、半數的鋼鐵工業以及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全國上下陷入了一片屈辱恐慌之中。例如:一戰後,法國軍隊迅速控制德國的魯爾工業區,並將該地區出產的煤通過鐵路輸送到法國。對於反抗的德國鐵路工人,並進行血腥鎮壓,其中約有200多名德國鐵路工人被法國當局殺害。

軍事上,更是被削減到極低水平:

  • 邊防:將萊茵河西岸的領土,割讓給協約國15年,德軍不得在東西岸50公里以內駐防。

  • 陸軍:不得設置總參謀部,兵力必須控制在10萬以內,還不能擁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進攻性武器。

  • 海軍:不得製造和擁有潛艇,限定輕型巡洋艦6艘,驅逐般和魚雷艇各12艘,裝備主炮口徑280毫米。

  • 空軍:不得組建。

  • 軍備:不得進出口武器,確實需要,商品則額外徵收26%的費用。

  • 兵役:解除義務兵役制,限制參加軍訓士兵人數,並將士官、士兵的役期延長到12年,軍官25年。


  • 軍產:不得生產、儲存化學武器以及不得生產重機槍。

可以說,此時德國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已經極其低下弱小,基本上沒有尊嚴可談。13年後,希特勒被德國民眾推舉為國家元首,帶領德國人民迅速重新站了起來,並一舉躋身世界強國之列。

德國人民眼中的“俾斯麥”,國家復興的英雄

希特勒上臺初期,以帶領德國人民走出困境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為目的,趕走了在德國的美國財團和猶太資本家,快速扭轉了德國經濟的頹勢。1933年國民生產總值約為737億帝國馬克,到了1938年的德國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了1264億帝國馬克。同時,到了1939年,德國的失業現象不但基本“消滅”,甚至還出現了勞動力短缺的現象。

此外,國家實行免費教育,並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為了作戰需要,希特勒下令建造了世界第一條高速公路。這條高速公路不但改善了德國的交通,還促進了交通運輸的新模式,影響了全世界。

1938年,希特勒一舉佔領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序幕。也因此,德國徹底擺脫了“凡爾賽條約”的束縛。期間,希特勒廢棄原來軍隊的作戰理念,倡導“摩托化的作戰理論”。為此,他任命古德里安為將軍,督造坦克、火炮等重型攻擊性武器。同時,大批生產飛機,組建空軍。待國內政局穩定後,於1939年9月1日,以“摩托化的作戰理論”對波蘭實施“閃電戰”,僅用2個月便全面佔領波蘭。之後,在1939年至1941年間,希特勒陸續攻佔丹麥、挪威、法國(血洗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恥辱)等歐洲14個國家,其中的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南斯拉夫等國成為了德國的僕從國。後來,又打的世界第一大國的蘇聯節節敗退。從而,希特勒帶領德意志帝國登上了稱霸全歐洲的頂峰。

這時的希特勒在德國人民的心目中,絕對是“俾斯麥”式的英雄人物,或者德國的救世主。假如,在德國徹底擺脫 “凡爾賽條約”的束縛時,希特勒沒有全面發動世界大戰歐洲戰場就意外死亡,他不但會成為德國曆史上的英雄,還會成為世界歷史上的英雄。然而,現實沒有如果。死於希特勒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各國人們高達3500多萬人,僅屠殺猶太人就有近600萬,也給許多國家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因此,希特勒被世人稱為魔鬼、戰爭狂人、劊子手、殘暴的法西斯等惡名。對於這樣的一個人,德國人會像其它國家人一樣恨他嗎?個人認為,顯然不會。

德國人為何避免談論評價希特勒

如今在德國,希特勒時期的標誌,如:敬禮手勢、軍服、旗子等,都是禁止公開使用的,並被寫入了法律。

因此,對於德國人說來,談論希特勒絕對是一個尷尬而又難堪的話題。說他是英雄,顯然有違世界倡導的和平主題;若說自己的同胞是魔鬼、戰爭狂人,絕對很難說出口。

但是,希特勒曾經的名言:“對,我知道我會死,但我永遠不會承認自己弱,即使是死也要讓別人看看我最後的掙扎,即使死也要戰死沙場,即使死也要同歸於盡。”依舊成為德國人的一種精神激勵,並在民間流傳。

所以,講到這裡,德國人到底恨不恨希特勒?應該已經很清楚了。


祥子談歷史


正常的德國人都恨希特勒。

戰後的德國實力大損,元氣大傷,國土丟了一半多,德國人死傷無數,幾十年抬不起頭,人人唾罵,揹負原罪。在世人眼裡,德國人就是地獄惡魔,殘暴不仁,殺人如麻。要知道,老德國人榮譽感爆滿,鐵桿忠誠的基督徒,保守穩重,愛好哲學和科學,德國可是盡出思想家和科學家的超級大國。可是保守的德國最後出來了希特勒,還是德國人自己民主選舉的,這讓德國人無地自容,找哪裡講道理啊?

不過右翼極端德國人仍然把希特勒當神。

嗨!希特勒。

右翼分子相互用納粹禮打招呼,問你怕不怕?

其實德國一直嚴格防範新納粹,嚴打。

可是這幾年納粹越來越昌盛,一切的根源是移民惹得禍。過份的政治正確,害慘了德國人,再加上德國總理默克爾這個聖母婊,正在摧毀德國的基礎。大量的中東恐怖分子湧入德國,不做事還享受高福利,加班加點造人,遲早德國會變成德意志斯坦。

日耳曼人排外的傳統死灰復燃了,希特勒回來了。


無事侯


嚴格意義上來說,德國對希特勒應該是愛恨交加,愛愛在他發生資本主義大蕭條時期將德國從經濟崩潰的深淵中徹底解放出來,成為當時資本主義國家的新星。希特勒讓德國從一個戰敗國成為一個正常國家。希特勒搞起了西方世界最優越的社會福利制度。使整個德國的經濟發展到巔峰,民眾獲得大蕭條時期最好的生活保障,恨便恨在希特勒發動了世界大戰將之前美好的一切化作泡影,使德國重新淪為戰敗國至今仍不能是一個正常國家。其實德國對於整個西方世界而言都是舉足輕重的,無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都在戰後實現了,迅速崛起。當然,德國也對二戰和一戰進行了反思,特別是在1970年德國總理在猶太紀念碑前下跪一定程度上也使德國擺脫了戰爭的陰霾。



其實單就希特勒而言,一直以來都被妖魔化了,在他執政的十幾年的時間裡,雖然將德國綁上了戰車,將自己的野心包裝成國家既得利益,但同時希特勒在前期的執政也使得德國真正成為一個強國。希特勒與日本和意大利的法西斯有根本不同,那就是他並非通過軍事政變掌握政權而是通過選舉,他是德國人民的選擇。當然,德國人民並不是想要選擇戰爭。但就當時的情況而言,只有選擇希特勒德國才能恢復自己的經濟和國力。事實證明,希特勒也做到了。在德國戰後經濟發展的年代似乎沒有人會去懷念,希特勒,但是如今尤其是歐洲難民危機爆發之後德國首當其衝大量的中東難民拖累著德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甚至引發了一些政治動亂在這種矛盾激化的情況之下,一些崇拜,希特勒的小黨也開始活躍起來,這讓民眾又想起了希特勒時代在希特勒時代。



德國民眾的生活不會因為難民,也不會因為外國經濟的低迷讓普通的民眾承擔這一切。德國在1929年世界經濟大蕭條時被一受打擊,剛剛有些恢復的德國再一次面臨經濟崩潰的絕境,當時失業人口高達800萬對於當時的德國人口總數而言,800萬的失業意味著這個國家已經崩潰。希特勒也正是在這一歷史環境之下佔大的德國民眾的一邊。希特勒曾經對德國民眾所許下的承諾,其實都實現了。首先希特勒保證了大資本家的利益,迅速恢復了整個國家的市場經濟秩序,讓在德國擁有雄厚經濟政治基礎和實力的容克大資本家們獲取了豐厚的利潤,也正是這些容克大資本家成為希特勒的後臺,也是希特勒堅強的依靠。



在軍事方面,希特勒雖然在開始算不上瘋狂備戰,但是希特勒為了獲取軍隊的支持,在軍隊的質量方面進行了徹底的改革,軍隊成為希特勒的主要政治基礎。在中產階級面前,希特勒保障了,所有中產階級的社會地位以及他們的工作。為此希特勒不遺餘力的增加社會就業崗位保障中產階級的家庭獲得高質量的教育工作醫療和社會保障。對於底層人民,尤其是工人階級,希特勒也在工作環境薪資待遇。工作時間和工作強度方面進行嚴格的管控,保障德國工人階級有體面的工作,較高的社會福利和令人羨慕的工資。到1936年,希特勒的德國成為整個西方世界最發達的經濟體。完全走出了經濟危機,還舉辦了當時令世界所矚目的柏林奧運會。當時的希特勒不僅在德國在整個西方世界都是耀眼的明星,是一個偉大的人物。



但是希特勒所做的這一切並沒有停止,這些並不是他的最終目標。他讓德國如此強大是為了實現他統治世界和歐洲的理想。當所有的人認為這就是希特勒的目標和最終結果的時候。希特勒告訴了歷史這只是它的過程。在德國走出經濟困境成為世界正常國家以後希特勒開始了,自己侵略擴張的計劃。而之前所做的一切,也都被人們認為是希特勒蓄意狂騙民眾最終發動世界大戰的原因。究竟從最開始希特勒是否就是為了發動戰爭而掌權。其實我們不得而知。但至少無論希特勒如何,他都迎合了當時大多數德國民眾的訴求。



在二戰之後聯合國對德國的懲罰,其實也驗證了一些德國極端主義者的言論。即便現在德國全面禁止納粹的標誌在一些德國人看來也是欲蓋彌彰,因為對於希特勒的懷念德國人是複雜的。他給德國帶來了無比的光輝。同時又將德國推進了深淵。在德國即有想要將希特勒碎屍萬段的人,也有要希特勒永遠懷念在心目中的人。對於一個不被承認的政治領導者而言希特勒應當是一個被德國民眾愛恨交加的歷史人物。


世界史圖鑑



希特勒,世界近代史上不可迴避的一個人物,有人說他是千古罪人,也有人說他推動歷史發展。或許對於我們來說,希特勒還很遙遠,可對於德國人,他們既享受過希特勒帶來的麵包,也飽嘗了他種下的惡果,恨還是不恨?這是一個問題。


(1938年的希特勒)


二戰前,全民擁戴


1933年,希特勒實現了鯉魚躍龍門,從一個街頭乞討的流浪漢,變身為德國元首。要知道,他不是搞政變,而是遵循遊戲規則,民主投票上位的,換句話說,當時的德國老百姓無疑是愛他的,甚至可以說是崇拜。


一戰後,作為戰敗國,德國受到了嚴厲的制裁,不僅割讓領土,還面臨著鉅額賠款。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德國更加如履薄冰,工業生產水平倒退,工業產量大幅下降,通貨膨脹,失業率嚴重,階級矛盾愈演愈烈……


(一戰後,德國民不聊生)


在內憂外患的形勢下,民眾需要一個救世主來帶領他們、帶領德國走出旋渦,這個救世主,就是希特勒。


不吹不黑,希特勒的確是一個非常有政治天賦的領導人,如果不發動侵略戰爭,他將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希特勒上臺後,僅僅5年,德國失業率迅速下降,1938年底,失業率只有1.3%,到1939年,基本已經消滅了失業現象,甚至還一度出現了勞動力短缺。國民生產總值增加了102%,國民收入也翻了一倍。


(此時的納粹黨受全民擁護)


二戰後,全民憎恨


如果說,二戰前,希特勒是德國人心中的英雄和希望,那麼二戰後,希特勒則變成了不能揭的傷疤和恥辱。


1949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後,在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領域對納粹進行了徹底的清算,不僅否定了納粹德國的歷史,也徹底將軍國主義思想拔除。反納粹成了戰後德國的“政治正確”,任何人都不能歌頌納粹功德,凡為納粹說話的,幾乎都不會有好下場。


(波蘭閃擊戰,二戰打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的災難和痛苦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作為始作俑者,有關希特勒的一切,全盤否定,就算是對德國的貢獻,也被定義為“為了侵略發動戰爭做準備”。


特別是對猶太人的大屠殺,違背了西方主流的價值觀,戰後德國首任總統曾表示:“這將是德國人永遠抹不去的恥辱”,先後兩任總理也在紀念碑前下跪,乞求原諒。希特勒必須為這些無辜的生命負責,這也是他一輩子都無法洗掉的黑點之一。


(納粹集中營中的小孩)


如今:矛盾態度


70年過去了,德國也重回到了歐洲大國之列,現在的德國人還恨希特勒嗎?


如今,希特勒不再是一個禁忌的話題,德國人更是以一種戲謔的方式去諷刺。希特勒不僅可以在小說中被調侃,甚至還曾有個電視臺做了這樣一個“希特勒回來了”的街頭節目,讓演員扮希特勒走上大街,觀察路人的反應。結果顯示,有的路人痛恨移民政策,希望希特勒把那些移民趕走,也有的路人見到希特勒後非常憤怒,直接上前毆打他……


(戰爭狂熱分子,希特勒)


我們可以得知,反對他的人不在少數,可也有一些人是矛盾的。一些德國民眾表示,他們不支持法西斯主義,不支持納粹主義,但是對希特勒的行為表示可以理解,在那個環境下,就算沒有希特勒,也會有東特勒,北特勒……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8000萬的德國人,希特勒在他們眼中,是天使還是惡魔,恐怕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但只有正視歷史,才不會重蹈覆撤……


關注“全歷史”

在這裡

文明脈絡隨心玩轉,關係圖譜任你來盤

世有萬象,史有千面

換個角度看世界!!!


全歷史


如果你問的是歷史,那麼我想告訴你,納粹和希特勒從來沒有在選舉中獲得超過40%的選票。也就是說有60%的德國人即使面對納粹的皮鞭和棍棒也選擇不投票給希特勒。


長期以來在中文互聯網上有一種說法非常流行,認為希特勒和納粹是被德國老百姓選上臺的。


但我要說這種看法是錯誤的,當時德國分別有總統選舉和國會選舉,總統選舉參選的是個人,而國會選舉選舉的是黨派。


希特勒1932年3月參加了總統大選,第一輪沒人過半數,無人當選,按照選舉規定,得票低的候選人放棄。 第二輪選舉,興登堡得票53%,希特勒得票36.8%,興登堡當選魏瑪共和國總統。


而國會選舉,是選舉國會的議員;當時德國各黨派競爭608個席位。國會選舉產生608名議員, 然後由608名議員們選舉總理和內閣人選。


希特勒和納粹黨雖然在1932年7月國會選舉中一舉成為議會第一大黨,但是納粹得票率只有37.3%,只獲得230個議席,根本沒有過半數,無法組閣。


由於第一次選舉希特勒和納粹黨沒有獲得國會多數席位無法組閣,魏瑪共和國只能在1932年11月舉行了第二次國會選舉,這一次選舉中納粹比第一次選舉還少了200萬票,雖然還是國會第一大黨,但是反而比7月還多丟掉了34個議席。


只是因為魏瑪共和國規定總統可以在政府內閣未獲得50%的選票時,自行指認總理,這樣希特勒才在興登堡的指定下勉強擔任了德國總理。


這是歷史。


如果你問的是現在,那麼至少我得到的資訊告訴我,目前在德國確實有些人開始崇拜和推崇希特勒,但那絕對是少數中的少數。


2015年帶有歷史學家註釋版的希特勒著作《我的奮鬥》出版就在德國引起了軒然大波,德國輿觀調查公司的調查顯示有47%的德國民眾依然不贊同出版帶註釋版的《我的奮鬥》,而在支持出版的民眾裡又有30%的民眾僅支持出版歷史學家註釋版的《我的奮鬥》,也就是說有77%的德國民眾不贊同直接出版希特勒《我的奮鬥》。


而同年,德國“愛國歐洲人反對歐洲伊斯蘭化”運動(PEGIDA)(其實不是新納粹,但被德國市民認為是新納粹)舉行遊行,一共有400人參加,結果反對他們的遊行有5000人參加。


德國AFD(德國的選擇黨)其實不是納粹,但是由於他們立場偏極右,所以在柏林、在慕尼黑火車站、地鐵口,到處都貼著FxxK AFD的小貼紙。


目前德國社會環境依然是如果一個德國人敢私下表達喜歡希特勒,那他在社交圈就“完了”,就會直接“社交死亡”。


所以,現在看,德國人就算不恨希特勒,也至少很厭惡希特勒。


蘭臺


希特勒的存在給歐洲甚至世界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當年正是在他的帶領之下,德國率先發動二戰,以閃電式的速度侵佔了波蘭以及周邊小國。但是希特勒的胃口不僅僅止於這些土地,他還想征服蘇聯。

由於當時德國的工業水平確實非常的強悍,軍事設備生產能力確實也非常的先進,所以德國在短時間內取得了超乎意料的成果,而這些也促長了希特勒的野心,希特勒更加肆意的擴張。而最後由於戰線拉的太長,德國開始出現頹勢。

不過儘管如此,希特勒的上臺的確改變了之前德國的狀態,降低了德國內部的失業率,讓德國工商業得以迅速發展。

希特勒在接手德國的時候德國的狀態並不好。因為當時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之後除了損失了自己的國土,同樣也流失了一部分的人口,還有重要的礦產資源地以及將近一半的國家工業生產線。

如此的一個結果造就當時德國境內的就業率非常低,很多家庭因為沒有工作只能靠政府的救濟來生存。

而德國海外的殖民地也迅速被其他的幾個帝國瓜分,所以德國整體的生產資源也難以供給德國內部的需求,同時德國還需要不停的向各國賠款。

而當時德國國家的財富主要掌握在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家還有猶太人的手裡,如此的一個現狀,造就了德國內部的矛盾極其尖銳。

當時希特勒在參與競選的時候向德國的民眾保證他上臺之後會改變如此一個現狀,所以希特勒也就得到了德國民眾的支持。

希特勒上臺之後拿猶太資本家開刀,迅速改變了德國內部的經濟趨勢,並且大力發展了工商製造業。

從1933年全國出現勞動力剩餘到1939年出現了勞動力短缺,國民收入也幾乎翻了一倍。

德國有錢之後便開始發動了對外侵略,一步步的將周圍的小國吸納,通過戰爭的方式獲取生產資料。

希特勒也確實的改變了德國內部的現狀,讓民眾生活過得更好,所以在希特勒當政期間是非常受到歡迎的。

不過在德國二戰戰敗之後,有一部分德國人開始痛恨希特勒,因為希特勒雖然曾經給他們帶過去希望,但是現在帶來的卻是無窮無盡的黑暗。

比如在戰敗之後,德國分裂成兩個陣營,讓無數家庭走向分裂。雖然後來東德西德再次合併為一,但德國的戰後賠償一直都沒有中斷,而這也給德國民眾帶來了很大的經濟壓力。

時至今日,希特勒的時代已經徹底過去了,德國民眾對於希特勒的感情自然也就不會像上一代人那麼敏感,所以談不上痛恨,但也談不上喜歡,因為畢竟他們沒有經歷希特勒所統治的時代,也並沒有經歷二戰之後的那一段痛苦時光。

不過希特勒現在在德國年輕人中的受歡迎程度還是比較高的,因為德國曾拍過一個《希特勒回來了》的電影,在街拍期間贏得了德國年輕人的巨大反響。

甚至有人提倡按照希特勒的制度將那些非法移民趕出去,讓德國避免受到侵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