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明是夏朝文化吗?还是舶来品?

很有可能!而且甚至比夏朝更早!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故事,就是后羿射日的故事,讲的是十只神鸟轮流值班,后来因某种原因一起值班了,于是导致大地干旱,农作物都都被晒死,于是便有了后羿射日的后续。我们暂时先不管此故事的真实性。但我们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找到一颗青铜神树,上面六有十只鸟,上门还有龙。还有一只背着太阳的鸟。这不正是传说中的金乌轮流值班的故事吗?


在《山海经·大荒东经》中:
有夏州之国。有盖余之国
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豸虎】。黄帝生禺【豸虎】,禺【豸虎】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豸虎】处东海,是惟海神。
其中提到夏州之国。提到人面鸟身,珥两黄蛇。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就有几件人面鸟身的文物。《山海经·大荒东经》提到黄帝一直到他的孙子,禺京。所以很可能是黄帝时期的文明。
另外《山海经·大荒东经》还提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君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载于乌。(图1)
意思是说,在大荒中有座叫做“孽摇【君页】羝”的山,山谷中有一座湖,叫做温源谷,湖中有扶树,树干高三百里,叶子像芥菜。日出和日落都靠鸟载着。
青铜树的叶子像芥菜,青铜树上立着九只鸟,有一只没找到,估计是值班去了。(图2)
在《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还提到:
有神,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比尸。(图6则为奢比尸神)
在出土的玉璧中,有13道锯齿组成的一个太阳(锯齿和其他表示太阳的锯齿数量相同)表示13个月,在这个时期,月数还是13个月,以女性月经为准,女性月经为28天左右,一年13个月,则一年的天数为28×13=364天左右。四条龙表示一年的春夏秋冬。以及阐述龙是围绕太阳转的。中国龙是中华文明独有的文化,而在青铜树上,玉璧上等多处都有发现龙的痕迹,所以三星堆文化一定不是舶来品。是和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文化。

在出土的文物中,并没有找到文字。也就是说,三星堆文化并不属于殷商时期,因为殷商时期已经有了成熟的甲骨文,应该比殷商更早。那么这个时间就可能是夏朝或者夏朝之前。那我们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文字?
在周兴嗣的《千字文》中: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火帝应该就是炎帝,鸟官人皇呢?三星堆文化中到处都是鸟的影子(图3图4),这些鸟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能,不同的鸟代表不同的职位。人皇,指的是黄帝,三皇五帝中最后出现的是黄帝,而金木属火土中最后出现的是土。《说文》中解释“黄”为大地之色。古人把动物分为五类,即羽虫(禽类)、毛虫(兽类)、甲虫(昆虫类)、鳞虫(鱼类)、倮虫(人类),他们同样表示了金木水火土。也就是说,人是属于土的分类。人皇则是黄帝。鸟官也是黄帝的部下。
那么文字和衣服就是在黄帝之后造的,那么这个之后是多久?始制文字,也就是说在黄帝统治时期就制造了文字。而文物中并没有文字,所以三星堆文化应该还在夏朝之前。
在黄帝末期,发生了一场政治运动,就是我们熟知的后羿射日的故事,其实它是一场政治运动,也是夏朝建立的最后一战。

我们看原文: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 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猰貐yà yǔ、凿齿、九婴、大风、封豨xī、修蛇皆为民害。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大意是,黄帝末期,各部落冲突不断,烧杀抢掠,民不聊生,于是尧派自己的弓箭部队斩杀了崇拜太阳的各个部落的首领。统一了天下。这则从侧面反应了三星堆文化是在夏朝之前的。
那么是究竟在什么时候呢?会不会在黄帝之前呢?我们注意到,青铜人上面是有衣服的,说明这个时候已经会制作衣服了,根据《千字文》描述,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是制文字在先呢还是穿衣服在先呢?很明显是穿衣服在先。先得解决温饱问题,才能想文字的事。那么制衣服是什么时候?是在螺祖之后!那么三星堆文化的时间就确定了,是在黄帝时期螺祖开始做衣服后,在夏朝建立之前!
三星堆是黄帝时期的文化!

三星堆文明是夏朝文化吗?还是舶来品?

图1

三星堆文明是夏朝文化吗?还是舶来品?

图2

三星堆文明是夏朝文化吗?还是舶来品?

图3

三星堆文明是夏朝文化吗?还是舶来品?

图4

三星堆文明是夏朝文化吗?还是舶来品?

图5

三星堆文明是夏朝文化吗?还是舶来品?

图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