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明是夏朝文化嗎?還是舶來品?

很有可能!而且甚至比夏朝更早!
我們大家都知道一個故事,就是后羿射日的故事,講的是十隻神鳥輪流值班,後來因某種原因一起值班了,於是導致大地乾旱,農作物都都被曬死,於是便有了后羿射日的後續。我們暫時先不管此故事的真實性。但我們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找到一顆青銅神樹,上面六有十隻鳥,上門還有龍。還有一隻揹著太陽的鳥。這不正是傳說中的金烏輪流值班的故事嗎?


在《山海經·大荒東經》中:
有夏州之國。有蓋餘之國
東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黃蛇,踐兩黃蛇,名曰禺【豸虎】。黃帝生禺【豸虎】,禺【豸虎】生禺京。禺京處北海,禺【豸虎】處東海,是惟海神。
其中提到夏州之國。提到人面鳥身,珥兩黃蛇。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就有幾件人面鳥身的文物。《山海經·大荒東經》提到黃帝一直到他的孫子,禺京。所以很可能是黃帝時期的文明。
另外《山海經·大荒東經》還提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搖【君頁】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葉如芥。有谷曰溫源谷。湯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載於烏。(圖1)
意思是說,在大荒中有座叫做“孽搖【君頁】羝”的山,山谷中有一座湖,叫做溫源谷,湖中有扶樹,樹幹高三百里,葉子像芥菜。日出和日落都靠鳥載著。
青銅樹的葉子像芥菜,青銅樹上立著九隻鳥,有一隻沒找到,估計是值班去了。(圖2)
在《山海經·大荒東經》中還提到:
有神,人面、犬耳、獸身,珥兩青蛇,名曰奢比屍。(圖6則為奢比屍神)
在出土的玉璧中,有13道鋸齒組成的一個太陽(鋸齒和其他表示太陽的鋸齒數量相同)表示13個月,在這個時期,月數還是13個月,以女性月經為準,女性月經為28天左右,一年13個月,則一年的天數為28×13=364天左右。四條龍表示一年的春夏秋冬。以及闡述龍是圍繞太陽轉的。中國龍是中華文明獨有的文化,而在青銅樹上,玉璧上等多處都有發現龍的痕跡,所以三星堆文化一定不是舶來品。是和中華文明一脈相承的文化。

在出土的文物中,並沒有找到文字。也就是說,三星堆文化並不屬於殷商時期,因為殷商時期已經有了成熟的甲骨文,應該比殷商更早。那麼這個時間就可能是夏朝或者夏朝之前。那我們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文字?
在周興嗣的《千字文》中:
龍師火帝,鳥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火帝應該就是炎帝,鳥官人皇呢?三星堆文化中到處都是鳥的影子(圖3圖4),這些鳥分別承擔不同的職能,不同的鳥代表不同的職位。人皇,指的是黃帝,三皇五帝中最後出現的是黃帝,而金木屬火土中最後出現的是土。《說文》中解釋“黃”為大地之色。古人把動物分為五類,即羽蟲(禽類)、毛蟲(獸類)、甲蟲(昆蟲類)、鱗蟲(魚類)、倮蟲(人類),他們同樣表示了金木水火土。也就是說,人是屬於土的分類。人皇則是黃帝。鳥官也是黃帝的部下。
那麼文字和衣服就是在黃帝之後造的,那麼這個之後是多久?始制文字,也就是說在黃帝統治時期就製造了文字。而文物中並沒有文字,所以三星堆文化應該還在夏朝之前。
在黃帝末期,發生了一場政治運動,就是我們熟知的后羿射日的故事,其實它是一場政治運動,也是夏朝建立的最後一戰。

我們看原文:
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 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 猰貐yà yǔ、鑿齒、九嬰、大風、封豨xī、修蛇皆為民害。 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兇水之上,繳大風於青邱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擒封豨於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
大意是,黃帝末期,各部落衝突不斷,燒殺搶掠,民不聊生,於是堯派自己的弓箭部隊斬殺了崇拜太陽的各個部落的首領。統一了天下。這則從側面反應了三星堆文化是在夏朝之前的。
那麼是究竟在什麼時候呢?會不會在黃帝之前呢?我們注意到,青銅人上面是有衣服的,說明這個時候已經會製作衣服了,根據《千字文》描述,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是制文字在先呢還是穿衣服在先呢?很明顯是穿衣服在先。先得解決溫飽問題,才能想文字的事。那麼製衣服是什麼時候?是在螺祖之後!那麼三星堆文化的時間就確定了,是在黃帝時期螺祖開始做衣服後,在夏朝建立之前!
三星堆是黃帝時期的文化!

三星堆文明是夏朝文化嗎?還是舶來品?

圖1

三星堆文明是夏朝文化嗎?還是舶來品?

圖2

三星堆文明是夏朝文化嗎?還是舶來品?

圖3

三星堆文明是夏朝文化嗎?還是舶來品?

圖4

三星堆文明是夏朝文化嗎?還是舶來品?

圖5

三星堆文明是夏朝文化嗎?還是舶來品?

圖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