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稅率降低後會計如何記賬報稅

最近結束的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上宣佈,我國增值稅基本稅率將

由目前的16%降至13%,10%降至9%,保持6%不變,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繼續由三檔向兩檔邁進。

根據公開資料,目前全世界徵收增值稅的國家和地區近180多個,稅率水平從5%至27%不等,調整後我國目前稅率處於中等偏下水平。其實無論增值稅怎麼變化,增值稅減免後,附加稅也要減免,同樣轉入營業外收入就可以了。企業實際收到即徵即退、先徵後退、先徵稅後返還的增值稅,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補貼收入”科目。對於直接減免的增值稅,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科目,貸記“補貼收入”科目。

增值稅稅率降低後會計如何記賬報稅

深圳記賬報稅

假設增值稅稅率從2019年2月11號開始從16%降到15%,A公司2018年12月20日與客戶簽訂銷售合同,銷售貨物1,160,000元(含稅價),2019年1月30日確認銷售收入。

會計處理:借:應收賬款——A公司 1,16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00,000

應交稅費——待轉銷項稅額 160,000

減少或節約的增值稅額如何處理,是大家關心的問題。我們來看一下銷項稅額的計算:

1、確認收入時,按16%的稅率,確認了“待轉銷項稅額”160,000元。

2、實際開票時,按15%的稅率確認了銷項稅額。

兩者的差額8,695.65是因國家降低稅率而減少(節約)的稅款。這個減少的稅款的歸屬有三種不同的觀點:一是計入營業外收入;二是計入其他收益;三是計入主營業務收入。

我們梳理一下“營業外收入”、“其他收益”科目的核算內容:

根據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營業外收入是指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係的各種收入。營業外收入並不是由企業經營耗費所產生的,不需要企業付出代價,實際上是一種純收入,不可能也不需要與有關費用進行配比。

其他收益科目核算與企業日常活動相關、但不宜確認收入或衝減成本費用的政府補助。而政府補助是指企業從政府無償取得貨幣性資產或非貨幣性資產。

從上述核算內容可以看出,減少(節約)的增值稅,計入營業外收入和其他收益均不合適,正確的方法是計入主營業務收入。

正確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應交稅費——待轉銷項稅額 16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51,304.35

主營業務收入 8,695.65

以上就是本期沄匯財務分享的內容,如果您在財稅方面有任何疑問,可以評論區留言或私信給我們,我們將一一為您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