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日记55:给孩子一个安慰自己的角落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原来的两室一厅开始显得有些局促了,于是乎,我们就搬了家。在新的家里,两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房间,而小山则独自拥有了那个宽大的上下床。

他把下铺整理得整整齐齐,上铺放了一些玩具,还有书。我看着地上那一大堆还没整理的东西问他:“这些东西你为什么不放上去呢?”

“那里不能放!上面是我难过的时候用来安慰自己的,我需要在那里哭!”

我很难过,为我们不好的做法使一个稚嫩的生命需要躲到角落里去哭泣!但是,如果没有这个角落,我想,我会更难过!

养娃日记55:给孩子一个安慰自己的角落


在后来的日子里,孩子确实经常会用到那个角落。有时他会躲在下铺的床角用被角遮着自己,但更多的时候则是躲在上铺的角落里,藏在枕头的后面。他哭的原因,有时是因为我和他的妈妈,有时是因为他的姐姐,有时则是他自己的原因。

我想保护那个角落的安静,所以,我先后定出了两条规则:

1、没有允许,不可以进入别人的房间。

2、如果门上有“禁止打扰”的牌子,连门也不可以敲。

我想给孩子们提供足够的安全感,给孩子们心灵的自愈留出充足的空间和时间。

昨天晚上我和两个孩子在床上支起小桌一起玩扑克牌,小山总是把扑克牌故意从桌子上弄下去。我和他的姐姐便要求他遵守规则,他似乎受了很大的委屈,“恼羞成怒”,直接把小桌掀了,收起桌脚,抱着就回他的房间了。

我想引导他承受不遵守规则的后果,也就没有阻止他,继续和他的姐姐玩牌。

过了一会儿,我微信里收到了他发过来的语音消息。我轻轻地点开来,手机里传出了他奶声奶气的声音:“爸爸,等我哭完了,我还要抱着小桌子和你们一起玩呢!”

他的姐姐听完笑了起来,似乎是在说:“真可笑,折腾了一番不还是要抱回来!”我马上制止了她,告诉她:“不要嘲笑弟弟,弟弟需要时间!”

我也用语音消息温和地回复了他:“嗯,好的,爸爸和姐姐等着你呢!”

过了一小会儿,孩子抱着小桌子出现了。我们继续玩牌,他变得比刚才更遵守规则了!

在这方面有三点我很有感触:

1、小孩子总能跟我真实地交流和沟通。他才六岁,但我们俩已经可以谈论很多东西。我总是问他:“我想跟你讨论个问题,你有时间吗?”我会告诉他我真实的感觉:“我想一个人待一会儿,但你们总是来打扰我,我心里很生气!”他也会提出一些问题:“姐姐有时候会跟我说‘你屁股是不是痒痒?’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你觉得她有权力这样说吗?”

我以真实的自己面对他,同时,也允许他以真实的自己面对我。无论他给出什么样的想法或观点,我都会予以尊重,不批评、不嘲笑、不评判。我想,这就是我们能真实地交流和沟通和秘诀。

2、关于勇敢。他的妈妈有时候会批评他眼泪不值钱,太爱哭,但我有不一样的看法。如果孩子在哭过之后,能转回来平静地面对问题,面对冲突,继续和大家建立关系,那他就是勇敢的。

3、感谢他的妈妈不久前找到了他的微信密码,让孩子又可以登陆上他的微信,并自由使用。如果没有微信,他就没有办法在他愿意走出那个角落前就把他的想法传递给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