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顛倒夢想

遠離顛倒夢想

“遠離顛倒夢想”,前面說了“顛倒”,現在接著說“夢想”。佛教經常用“夢”來作比喻。是因為釋加牟尼自稱是buddha,這個詞翻譯過來,基本的意思是就是“醒了的人”,也就是說釋加牟尼在在三十多歲的坐在菩提樹下頓悟,他說他自己醒了,言外之意就是,他認為我們還在夢中。夢裡的東西都是不存在的,都是我們想象出來的,都是我們心的顯現。

為什麼說我們還在夢中呢,這裡舉一個例子,一個人晚上睡覺,做夢夢見一隻老虎,這隻老虎要吃了他,他在夢裡非常害怕,他撒腿就跑,但是兩隻腿的人那能跑贏四隻腿的動物呢,老虎幾下就追上來了,然後嗷地一聲撲上來,他從夢裡醒來,醒來之後他的衣服都溼透了,他很害怕。為什麼害怕?因為在遇見老虎的時候,跑的時候,老婆撲上來的時候他都不知道這是夢,他在夢裡,他認為這個夢就是真實的世界,所以他害怕。現在他醒來了,他知道剛剛的情景就是一個夢。他發現,剛剛令他恐懼的老虎是不存在的,沒有的。所以現在他也是一個buddha,一個醒了的人。

所以釋加牟尼是一個醒了的人,他想告訴我們,我們現在的世界就是一場夢,人生如夢。我們平時睡覺睡覺做的夢,是夢中夢。當我們一天從人生的這個夢裡面醒過來之後,你會發現,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飛禽走獸就像剛剛夢裡的老虎一樣,都是不存在的,根本就不存在的,“本來無一物”。根本就沒有。

在《金剛經》的最後,快要結束的時候,有四句,翻譯過來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首先解釋什麼是有為法,這是佛教的一個專有名詞,通俗的說,就是指我們凡夫境界上面自認為的真實存在的種種事物。這四句話告訴我們,我們凡夫境界上的這一切我們自認為真實存在的,我們都要作觀出,其實是夢幻泡影,是露水,是閃電。我們眼前的世界,要能領受,它其實和夢境一般,它一點都不真實,只因為我們還未來醒來。很多人覺得佛法晦澀難懂,就是難懂在這裡,因為我們總是覺得我們看到的就是真實的,升不起來這個夢的感覺。這裡我可以舉個例子,一個盲人,如果從來沒有人告訴他,蘋果是什麼樣子,我拿著一個梨告訴他這是一個蘋果,那麼在的他的認知中,這個梨就是一個蘋果。到底這是梨還是蘋果,取決於我們心對他的定義。這就說明了,一切外在的物的存在不過是我們的心的顯現。

到現在我可以試著對佛法,特別是大乘佛法的教理做一個簡單的概括,它的教理體系可以分成兩個部分,首先是佛陀想盡一切辦法,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緯度來告訴我們,我們自認為真實的世界其實一點都不真實。這裡可以用三個詞來形容這段教法“破除,顛覆,結構”,通過這三個詞,他首先破除我們相信這個世界是真實的看法,然後再顛覆我們這個世界的理解,最後再通過解構主義的手段告訴我們為什麼這個世界不真實。教理的第二部分就是通過了教理的第一部分的學習,認同了佛陀關於我們凡夫境界上,我們過去自以為的真實的世界都是不真實的人,佛陀給他們講什麼是真實的。佛陀的教理基本上就分為這兩部分,第一部分告訴我們凡夫境界的存在都是不真實的,第二部分告訴我們什麼才是佛陀認為的真正的真實。

對於我們而言,這兩部分那部分更重要呢,其實是第一部分,因為這是我們最難以理解的,如果這個坎我們邁過去了,那麼對於佛陀所認為的真正的真實的理解,就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情。學習佛法我們首先就要努力解決第一個問題,而《金剛經》的重點就是講這個問題。《金剛經》讓我們從教理上,從切實修行的實證上,一步一步的,告訴我們凡夫境界的那種真實的執著,一切的存在都是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