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關節的損傷,是造成腰疼的重要因素,治療方式很精準



這個小關節的損傷,是造成腰疼的重要因素,治療方式很精準

在今天的科普之前,我們先拋出一個問題:您覺得腰椎中承受壓力最大是那個部位?

有很多人可能第一反應就是椎體或者椎間盤。

沒錯,椎體和椎間盤確實起著非常重要的承重功能,但並非全部。

這個小關節的損傷,是造成腰疼的重要因素,治療方式很精準

有文獻報道,腰椎的75%~97%的壓力負荷由椎間盤承擔,3%~25%的側方壓力由脊柱後方的椎小關節承擔。

這個小關節的損傷,是造成腰疼的重要因素,治療方式很精準

所謂的椎小關節,是指上下相鄰的兩個椎體,各突出一個小的骨性凸起,從而形成一個關節,因為特別小,所以我們稱之為椎小關節。椎小關節雖小,但是和人體的膝關節、髖關節一樣,都有完整的關節囊、關節面、和關節間隙,椎小關節活動度非常小,但有了它的存在,才讓我們的腰椎既穩定,又可以靈活的做各種動作。


而且在椎體後方,左右兩側的兩個椎小關節和椎間盤之間,形成了一個穩定的三角關係。這樣就能很好的保持脊柱的的穩定。

這個小關節的損傷,是造成腰疼的重要因素,治療方式很精準

但是當腰椎發生突然的外傷、或者是椎間盤退變支撐能力下降、椎小關節發生關節炎後,椎小關節的承重就會由原來的25%左右,增加至47%,甚至是70%,從而加重椎小關節的的損傷。

這個小關節的損傷,是造成腰疼的重要因素,治療方式很精準

當椎小關節發生損傷之後,就出產生一種無菌性的炎症,炎症因子刺激神經末梢,從而出現腰背疼痛的症狀。

同時,椎小關節損傷後出現的慢性炎症會向後方的腰背肌肉筋膜漫延,形成肌筋膜炎,導致肌肉痙攣,加重腰痛症狀。

01X光/超聲引導下關節突關節封閉術

這個小關節的損傷,是造成腰疼的重要因素,治療方式很精準

利用介入引導技術,能夠精確定位小關節,然後向小關節表面注射藥物,能夠封閉分佈在關節囊上的痛覺神經末梢,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這種方法比較簡單易行,起效迅速,也可作為一種診斷工具在臨床廣泛應用。

02脊神經背內側支封閉術

這個小關節的損傷,是造成腰疼的重要因素,治療方式很精準

脊神經背內側支是脊神經的一個分支,其主要支配範圍就是關節突關節,通過對脊神經背內側支的靶點注射,能夠更加精確,更加高效地阻斷所有來自於關節突關節的痛覺神經衝動。

03內窺鏡下脊神經背內側支切斷術

這個小關節的損傷,是造成腰疼的重要因素,治療方式很精準

現有的循證醫學證實,脊神經背內側支切斷術是治療小關節源性腰痛的唯一有效方法。而技術的改進也是日新月異,早期的脊神經背內側支切斷術創傷較大,治療效果多被手術創傷的副作用所掩蓋。最新的方法藉助內窺鏡技術,能夠在鉛筆粗細的刀口內直視精確定位脊神經背內側支,然後利用射頻技術、激光技術等完成神經切斷,最大程度保證手術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微創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