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日记48:学校三件事,有样东西我们看不见,但对孩子很重要

第一件 凭券入场

小萌一个星期前就兴奋地告诉我,这周五她们学校有公开课,希望我能参加。我答应她,我一定会到!

周五的早上我送她去上学,到学校门口时大概7:30,但她们学校给家长发的入场券上的入场时间是8:30。

小萌跟我说:“爸爸,你可以现在就跟我一起进去!”

“不!”我回答得很干脆,“你们学校有要求,我会按指定的时间进去!”

孩子走后,我把车停在一个安静的地方,看了接近一个小时的书,然后又折了回来。离孩子校门口还有一段距离我就把入场券拿在手上,摊平了,准备出示。因为学校要求“凭券入场”。

没想到学校安排的有老师专门在门口迎接,不仅满面笑容,而且还特别谦虚:“欢迎到来,不用出示,请进吧,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我把票又装回口袋里,朝孩子的教室走去。

规则:凭券入场 实际执行:不用出示

第二件 8:30入场

到了孩子教室,我一看,心里顿时很过意不去,觉得刚刚没听孩子的有点对不住孩子。——教室的后面已经坐了满满一排的家长。

我非常想了解孩子的状况,所以,也特别珍惜这次与孩子的课堂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但是,我刚刚错过了孩子的早读,原因就是我想遵守规则,坚持准时入场。

我想我做的没有错,但看着其他早已进来的家长我还是感觉心里不舒服。

规则:准时入场 实际执行:早点进来也没有关系

第三件 按流程采购

孩子们昨天组织野炊,孩子的老师在班级群里早早地就把时间安排发出来了,很细致。其中有一项,“9:00-10:00 由家长义工带领本小组同学去附近采购食材”。我和孩子在这一项上有分歧。

孩子所需的食材基本上都是家里就有的,但孩子坚持要现买。虽然从家庭的整体上来讲,孩子这么做完全没有必要,但我没有坚持自己的主张。孩子是想要一点仪式感,是想把一件事情做完整。

我跟孩子提着炊具到了教室之后,我发现,很多孩子的食材是早已准备好了的,都是从家里带来的,并不是就近现买的。我本来的计划是遵循学校的时间表,统一采购,但看到这种情况我也有点坐不住了。我提示孩子,问她要不要现在就出去买一下,因为时间还早,现在不挤,等下大家都去买肯定会拥挤。

孩子很干脆地回答:“不行!老师说了,要大家一起去买!我也想和大家一起去买,因为那样更有趣!”

我无言,跟孩子一起等着老师的出现,期间无聊,便跟一帮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终于在接近9:00的时候,孩子的老师来了,在了解了孩子们的状况之后,他反问道:“你们怎么还没有去买?”

“我倒是想带他们去,但叫不走啊,他们一定要等您的安排!”我应道。其实,他的问题让我很诧异,但老实说,我也在等他的安排!

规则:准时出发,集体采购 实际执行:出发时间之前没准备好食材被认为是意外

对规则视而不见

我一直在想,我们的孩子是如何被训练得对规则视而不见的?如果一条规则制定出来后大家又都可以不遵守,那它存在的意义又在哪里?

在我整个的成长过程中,母亲说过的所有话里我觉得最无法反驳的就是,当我提醒母亲不能那样做时,她会告诉我:“没事儿!罚啥呀?不罚!哪能说罚就罚!”当我告诉她规则里已经明确禁止的时候,她会说:“他们就是那样说说而已,哪能不让干哪?”如果我遵守规则,她会说:“你这孩子傻不傻?他们说不能走你就不走?留着那么宽的路不让走那铺它干啥?”

我母亲的话是一个模式,上面的三件事都可以套进来。拿入场券的事来举例吧,如果套进这个模式里,就变成了这样:“没事儿!哪能不让进呀?让进!哪能说不让进就不让进!他们就是那样说说而已。你这孩子傻不傻?他们说不让进你就不进?”

我拿什么严重得不得了的后果展示给母亲,让她相信,真的不能进?不,没有!所以,每当母亲这样跟我说的时候,我除了生气还是生气——我一个正直的人,在她眼里变成了傻子!

但这也不能怪我的母亲。如果我不小心把入场券弄丢了,而自己又坚守“凭票入场”的规则,任凭迎接的老师百般挽留我仍执意不入场,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我百分百也是个如假包换的傻子!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遵守规则,按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按规则去行事是有压力的!

我一直想让自己变成一个自律的、有条理的人,所以,我曾数次尝试过为自己立规则。比如,给自己一个计划,给自己一个时间表。但是,我最终都放弃了它们。不是因为它们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我总觉得“生活中的意外太多了,导致我很多时候并不能按既定的计划、时间表去行事”。所以,它们很快会从“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希望”跌落为“对充满变数的生活的不合时宜的约束”,它们很快会被遗弃,我也会重新寄希望于下一个计划,下一个时间表。

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对权柄的认知。规则是权柄的体现,遵守规则就是尊重权柄,愿意接受权柄的约束。当一条规则被我制定出来,我即赋予(或者承认,两者有区别)了规则可以用来约束我的权柄,即我赋予规则管教我的权力。但现在的问题是,我可以随意抛弃它吗?如果我不能遵守,是它的错还是我的错?我曾经屡次犯过的错就在于:我随意抛弃了它,并把我们的决裂归绺于它!最终的恶果是:我对通过自己制定规则来约束自己失去了信心。

现在,我要教育自己的孩子遵守规则,但如果连我自己对权柄的态度都摇摆不定,又怎么让孩子们坚定尊重权柄的信心呢?

养娃日记48:学校三件事,有样东西我们看不见,但对孩子很重要


反观上面的三件事,学校就像一个巨人,他在犯着和我一样的错误:他主动放弃了自己的规则。不过,这也正应和了我母亲的话所表达出来的那个模式。但现在要思考的是:如果他放弃对自己的权柄的坚守,我们也放弃对自己的权柄的坚守,那么,孩子将从哪里学会遵守规则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