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節不同直徑,代表不同的癌變可能,8mm以上磨玻璃結節要當心

肺結節如今似乎成了社會問題,隨著影像技術的發展,以前胸片和CT看不到的小問題,如今全部被呈現出來。有肺結節的人真的是太多太多了,不少人一聽肺結節就瑟瑟發抖,把肺結節與肺癌聯繫到一起,或者認為肺結節會不會遲早轉變成肺癌,然後就想著除之而後快。


肺結節不同直徑,代表不同的癌變可能,8mm以上磨玻璃結節要當心


實事求是的說,絕大多數肺小結節並不需要吃藥,也沒有任何藥物能夠讓小結節消掉。唯一有一種急性炎症性結節,可以通過口服一段時間抗生素治療,有可能會使結節縮小。面對小結節,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隨訪。

肺結節並不是一種疾病的名稱,而是肺部影像上的一種描述,通常是指胸片或者CT上小於3cm的團片狀或者近似於球形的病灶統稱。直徑2cm以內屬於小結節,5mm以內屬於微小結節。之所以大家如此在意肺結節的問題,是因為有少部分結節為惡性結節,即早期肺癌。在所有肺小結節中,90%以上都屬於良性結節,惡性結節屬於極少數,尤其是5mm以內的結節,惡性的畢竟罕見。


肺結節不同直徑,代表不同的癌變可能,8mm以上磨玻璃結節要當心


所以,發現肺部小結節,不應該想著吃什麼藥,而是應該找專業的醫生閱片,判斷結節可能的性質,到底是良性疤痕結節,還是炎性增生結節,是結核性鈣化結節,還是腫瘤引起的結節。像疤痕組織增生、機化性肺炎、炎性肉芽腫,可能會長期存在無變化,是無需擔心的,可以不用處理,也沒有什麼藥物可以讓它消失。

由於肺部小結節很小,醫生有時候通過一次的CT片很難判斷出它是良性還是惡性,往往需要對結節進行隨訪觀察來綜合判定。當小結節≤4 mm時,無須複查,保持1-2年常規體檢的節奏就行了。當小結節為4 - 6 mm時,要略微重視,隔一年複查一次,只需觀察大小或密度的變化,如果複查時小結節無明顯變化,仍可以恢復到原來的體檢頻率。如果小結節為6 - 8 mm,可以將複查週期定為6個月,如果複查後無變化,可以將複查週期延長至12-18個月。對於直徑>8 mm的小結節,可以3-6個月複查一次,如果是磨玻璃結節,實性成分增大,也可以至胸外科就診,考慮直接手術切除。


肺結節不同直徑,代表不同的癌變可能,8mm以上磨玻璃結節要當心


當發現肺部結節時,會首先根據大小、位置、形態、結節密度、結節多少等因素將其分類,分為低危、中危和高危結節,對高危結節要重點關注,哪些是高危結節呢?1.直徑在1.5cm以上的實性結節;2. 8mm以上的磨玻璃結節;3.部分實性磨玻璃結節中,實性成分越大,惡性概率越高。4.從結節形態來說,有分葉、毛刺、胸膜牽拉徵、支氣管中斷等惡性腫瘤徵象的結節屬於高危結節。即便高危結節最終發現是早癌,預後也是非常好的,手術都能根治,這類惡性細胞多數呈貼壁生長,比較溫和,生長緩慢,所以不必擔心隨訪數月就發生轉移的現象出現。

好了,今天的話題我們就探討到這裡,我是腫瘤科吳福榮,如果您想了解腫瘤相關的問題,點擊左下方“瞭解更多”立即諮詢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