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巨頭+全球王牌,恆馳背後的造車大格局

汽車,改變世界的機器。

一輛汽車包含超過2萬個零部件,其技術含量和複雜程度,是所有民用工業品中最高的。汽車產業,對資金、技術、人才的密集化都有著非凡的要求。

做一輛面向未來的汽車,讓設計師手中的圖紙從概念轉化為產品,在阡陌的大地上改變社會,讓公司獲得盈利,路漫漫而修遠。既考驗著人類的創造力,也考驗著團隊的膽量。

汽車企業,通向未來的管道。

在中國大地馳騁的新能源汽車,已達到千萬數量級。這意味著,新勢力造車企業想進入汽車紅海中,必然牽涉到產業鏈上下游公司同儕共濟。如何將眾人之柴聚成沖天火焰,這是行內的學問,更是對企業家人脈、經驗、眼界的叩問。

恆大,這家房地產巨頭的造車之路,起初面對的問題,和那些“造車新勢力”一樣:沒有經驗,沒有成熟的上下游供應鏈體系,沒有渠道方面的支持。

有的只是許家印拍給汽車的一紙軍令狀,“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大做強做成功”。

怎麼做大、做強、做成功?大在人心,強在人志,最終才能巧奪天工。

01

深耕技術,大定位


9月25日,恆大在深圳總部,再度與世界頂尖汽車工程技術龍頭匯聚一堂。一場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這裡舉行。本次簽約的五大巨頭,均為來自全球汽車工程技術領域龍頭企業的高管。

如,德國FEV集團CEO Stefan Pischinger、德國EDAG集團CEO Cosimo de CARLO、德國IAV集團CEO Ulrich Eichhorn、奧地利AVL集團主席兼CEO Helmut List、加拿大MAGNA集團歐洲區CEO兼MAGNA STEYR全球CEO Gunther Apfalter。


五大巨頭+全球王牌,恆馳背後的造車大格局



其中FEV有41年曆史,在45個國家擁有6500人的研發團隊;MAGNA STEYR有120年曆史,在28個國家擁有13000人的汽車工程研發團隊;EDAG有50年曆史,在18個國家擁有8600人的研發團隊;IAV有36年曆史,在12個國家擁有8100人的研發團隊;AVL有71年曆史,在34個國家擁有10400人的研發團隊。

過去數十年裡,它們已為法拉利、保時捷、寶馬、奔馳、奧迪、豐田、福特等全球知名車企研發設計了無數款經典車型。

這次戰略合作,是恆大在造車路上的組合拳之一。


五大巨頭+全球王牌,恆馳背後的造車大格局



在造車這件事上,恆大看得準,一開始就確立了恆馳新能源汽車的定位——“核心技術必須世界領先、產品品質必須世界一流”,而且敢於擲重金,做好技術導向,讓整個造車流程“提速”,並且讓同行難以超車。

今年1月,恆大與世界頂級超跑科尼賽克合作,後者是世界頂級豪車技術研發供應商。3月及5月,分別通過收購荷蘭e-Traction和英國Protean,二者擁有代表世界級動力總成未來發展方向的輪轂電機技術。

7月,恆大的恆馳汽車與德國hofer合作。將世界最先進的三合一動力總成核心技術納入囊中。9月,恆大又與德國BENTELER和FEV集團強強聯手,獲得世界頂級新能源汽車3.0底盤架構知識產權。

錦囊已收,用好,才叫“妙計”。

02

開門造車,大格局

中國有一句流行千年前的古話:“閉門造車。”

事實上,作為領先技術的結晶體,今天,已經沒有哪一家整車廠商可以閉門造車,獨立於全球汽車產業鏈之外了。全球汽車工業處於高度分工和協作的狀態,宛如汽車上的兩萬個零件。舉個例子,大眾、奔馳、寶馬等德系車之所以稱雄全球,恰在於,其周邊圍繞著併為其服務的一大批全球數一數二的汽車工程技術龍頭企業和零部件龍頭企業。

得道多助,這是過去的哲學。多助者必有道,這是許家印篤信的道理。

中秋節前兩天,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以在全世界都富有盛名的法蘭克福車站為契機,做東組織了一次晚宴。他邀請赴宴的全球上60多位頂級汽車工程技術龍頭企業和汽車零配件供應商。


五大巨頭+全球王牌,恆馳背後的造車大格局



晚宴後的5天,許家印又出現在意大利。他接連奔赴都靈和米蘭,約見了那裡的設計巨頭賓法集團和馬瑞利集團的高管。而前者是法拉利的御用設計公司。

有人發現,許家印每出國考察一次,恆大新能源汽車就會向前躍進一步。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許家印為新能源汽車業務七次出國,飛行總時長超過130小時,行程已超九萬公里,是地球周長的兩倍。隨之而來,匯聚領先技術的世界汽車工程技術龍頭和頂級零配件供應商,與恆大達成全面深入的戰略合作。

許家印就這樣張羅起車之“表裡”的兩派大師。“小小”一輛車,展現的是中國民族企業的格局。

03

以車強國,大戰略

2019年,將會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重要節點。以這一年為分水嶺,新能源汽車行業被清晰劃分為“上半場”和“下半場”。

2012年,國務院印發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該對技術路徑、產業目標、基礎設施、財政補貼、金融支持等進行了系統規劃。次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做出上漲調整,中央聯合地方的財政補貼也很快到位,並不斷加碼。

這直接導致了2014年-2018年在市場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得如火如荼。


五大巨頭+全球王牌,恆馳背後的造車大格局



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已分別達到127.0萬輛和125.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了59.9%和61.7%。2019年1-4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累計達到了36.8萬輛和36.0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8.5%和59.8%。自此,中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在今年前5月乘用車春寒料峭的背景下,新能源仍能一枝獨秀,保持了高速的增長。

一面,《規劃》的末年即將到來;一面,補貼的退坡正在深刻地改變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發展邏輯:新能源車市場正在由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

發展新能源汽車,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是中國由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這既是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也是解決能源、環境問題的有效途徑。一個新字,說不盡千年業,萬年功,說不盡祖國青山綠水的未來。

04

胸懷夢想,大目標

近幾年,造車新勢力很多,有互聯網大佬,有金融巨鱷。但很明顯,恆大“一不小心”又走出了和別人不一樣的路。

遙想十年前,中國足球處於最低谷的時期,恆大雖然收購的是已經降入甲級聯賽的廣州隊,但一上來就霸氣宣告:三年內中超冠軍,五年內亞冠冠軍。當時幾乎所有人都把這句宣言當做笑話看,結果這個被外界一致看衰的目標,全部提前達成。

有人說,許家印造車和當年發展足球的操作手法有幾分相像:大步快跑,穩、狠、準。通過引進高水平外援和教練,縮短週期,挖掘俱樂部足球潛力,狠抓技術、踢出炫目。

這一套“打法”,被許家印又複製在造車上。


五大巨頭+全球王牌,恆馳背後的造車大格局



“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大做強做成功”,這是恆大一貫的做事風格。早在佈局之初,許家印就制定了恆大造車的宏偉目標:力爭在3-5年內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10年內實現年產銷500萬輛。

05

步步為營,大布局

一個造車新兵,3-5年內要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談何容易。利潤增長點尚不明確,技術迭代日新月異,市場規律尚且模糊……滄海橫流,誰有魄力去承擔這巨大的市場壓力?

制定大戰略、確立大目標、心懷大格局、圍繞大定位、完成大布局,恆大說:我做好準備了。

準備好了產能。恆大已在廣州、上海、天津、瀋陽等地佈局多個生產基地。這些基地全部按照工業4.0標準建設,是採用世界最頂級的生產設備和生產工藝的高端智能工廠。為“恆馳”全系列產品大規模量產提供強有力保障。

準備好了動力。去年9月,恆大拿下廣彙集團40%的股權,獲得銷售渠道;今年7月份,恆大與國家電網合作,共同經營智慧充電業務,並且與德國hofer動力總成集團成立合資公司。

準備好了人才。值得一提的是,恆大在9月9日發佈了一組招聘啟事。招聘啟事顯示,恆大計劃招聘8000名新能源汽車產業世界頂級專家和技術精英,工作地點遍佈在中國、瑞典、德國、英國、荷蘭、奧地利、意大利、日本、韓國等九個國家。崗位領域全面覆蓋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的上下游各個環節。

此次深圳的簽約,恆大又與全球五大汽車工程技術龍頭強強聯手,在研發設計再次播下深種。特別是15款新車型,實現了國內外同步研發設計的壯舉,開創了世界汽車行業先河。

從研發、生產到使用的,這條產業鏈像是拉緊的弓弦,從內到外,共同收緊勢能。將恆馳彈向地平線,彈向未來,只等一聲清脆的響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