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靈緹犬的見解

近幾年來,有人以格力快於靈緹而作為選擇優秀賽犬的標準,其實存在著許多弊端,其一:格力靈緹本是一個品種只不過是翻譯的不同罷了(最早賽犬傳入中國時大陸地區音譯為靈緹,港臺地區音譯為格力),只不過港臺地區專業賽犬發展的比較早,注重賽犬的挑選,培養、引進、血統等,內陸賽犬在早是為狩獵所用,雜交的比較嚴重,數年後內陸狗不入港臺狗的情況便出現了,也就是人們認為靈緹不如格力了。其二,世界紀錄保持者是一隻靈緹,所以不能說靈緹不如格力。

一、本人的衡量標準:

(一)體形:優秀賽犬體形要勻稱,身材稍長但不要比例失調,身材的作用在這裡我用數字說明一下:假如身高相同的兩條犬伸長相差10CM,按時速60公里算,即每秒17M左右,按每秒5步算,每100M就會有29-30步,每步差10CM,100米就會拉開3M的距離,300米就會拉開將盡10米的距離,可見身材的重要性。但是身材長也會影響步頻,就拿上面兩條犬為例,只要身材短者比身材長者步頻快1/30,即每30步比他快1步,那麼兩條犬的速度會是相當的,如果步頻再快些達到1/15,那麼就會每100米反超3米多,所以要適中為好,由此可見挑選與培養一條賽犬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時賽犬也不能太矮,太高,太胖,太瘦等。具體如下:

(二)身高:一般在71-75CM為好,不是說不符合此標準的就一定不好,也有特殊的,只不過是在這個身高範圍內的犬大概相當於人類(亞洲人)1.78M-1.87M是比較靈活且身高比較高的,最為適合奔跑,(如狩獵用最為靈活),但超出這一範圍的如76-78CM,一但保持著靈活性則是頂尖的賽犬,(此高度相當於人類1.90-1.95,賽犬300-500米的比賽相當於人類100-200米賽,即短跑,事實上在短跑中人類的運動員超過1.90的很少,不過今年奧運會出現了一位1.95的超級百米飛人,此屬百年罕見的),事實上這個身高的犬一般比較笨拙(肉眼是看不出來的,只有到了賽場上就會表現出來,就按每20步慢一步算,也會是不小的差距)。同時71CM以下的也有步頻非常快的,進而彌補身高的缺陷,但作為專業賽事,面對高大且步頻快的犬則顯得無能為力。但作為狩獵用還是可以的。

(三)胖瘦:專業賽犬不能太胖,也不可太瘦,不能太胖好理解,不能太瘦我做一下解釋,瘦的賽場中快狗不少,但我認為這種快不是真正意義的快,500米快1000米是不是還快?賽道上快狩獵時與獵物廝殺尤其是地面不很平坦時是不是還快?總體說瘦狗其體能會差很多,也不符合競技賽的大思想,我們既要追求速度又要保持強壯。(不能為當模特就弄得跟“殭屍”似的,那樣不會為大多數所接受的)

(四)身形:身材修長,健壯,腰細但要結實有力,腰部是衡量其快否的重要因素,挑選腰部肌肉發達的犬(甚至有一些看起來不太像細狗的細狗反而不錯),再就是腿要有力肌肉發達,包括前肢(前肢肌肉發達與否可通過肩寬衡量)。在這裡我介紹一下我的簡易方法:目測肩寬與臀寬相當,由上向下目測脊柱兩側有明顯的肌肉條從肩部一隻貫穿到大腿,側面目測腰細且腰的粗細接近或小於腿的粗度為好。

(五)四爪:四爪一定要緊湊有力(千萬不能分開太大),如兔子爪差不多,本人個人經驗:足部偏小者為好。

(六)本人的獨家經驗——意識狀態。

我以人為例說明:作為人來說,有的人天生好動,協調好;有的人天生沉穩,冷靜。其實這並不是人類的特性,而是所有哺乳類動物均如此。挑選賽犬自然挑選那些機靈的活躍的這種犬爆發力會比較好(但也較容易受傷)。可通過幾方面來挑選。1、看對外界事物的好奇心。2、對奔跑的小型犬或小型獵物的反映是否足夠興奮。3、由慢到快的跑看奔跑時是否輕盈快捷(足部與地面接觸時輕、快,全身放鬆,步調、步幅、步頻、頭、勁、腰、尾配合的協調),這就需要經驗了。同時還有其他一些辦法被人們廣泛應用,最好的方法就是帶到賽場實測一回,但這對於成年犬可以,對於幼犬挑選則不太合適。再者,作為養犬人總是到賽場測試是不是顯得太無能了,對於沒有賽場的縣市,誰能在犬市上慧眼識寶,比得就是自己的本事了(任何市場都有好東西),想一想在市場上以不多的錢淘回一隻狗,稍加訓練在賽場上跑出成績來也是一件幸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